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现代化与中药新药研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加大研制经费投入、加强中药制剂量效关系的研究、加强中西复方制剂研究、加强有“毒”中草药研究及药效筛选、加强新药专利查阅及申报等5方面阐述了中药现代化与新药研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概述了当前可运用于中药新药筛选的高通量筛选、生物芯片、分子生物色谱、高内涵筛选、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和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并结合本单位研究开发实践,基于调脂代谢机理,将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技术,如分子对接、药效团、分子相似度等应用到中药新药的筛选、处方优化和作用机理研究中,为中药新药筛选研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应用受体技术从传统中草药中筛选新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体技术作为当今药物研究的一个崭新工具,正在对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产生巨大影响,受体技术在中草药的筛选和研究的应用前景非常令人乐观,使我国的中药新药筛选的由的整体动物模型发展到以微量受体筛选为导向的分子清闲有在地提高我国的新药研究和开发水平,使中药新药研究步入高效率筛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从加大研制经费投入、加强中药制剂量效关系的研究、加强中西复方制剂研究、加强有“毒”中草药研究及药效筛选、加强新药专利查阅及申报等5方面阐述了中药现代化与新药研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发中有效部位筛选存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目前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申报资料中常见的在筛选和确定有效部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强调主动研究意识和比较药理学研究意识,关注对中药有效部位新药安全有效与质量控制的关联性思考,加强对具体方法学的系统考虑和归纳等三个方面入手,重视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发中有效部位有效性的筛选和确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药新药处方发现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工具-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应用此方法进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快速筛选出中药核心组合;对筛选出的中药核心组合进行专家判断,从而确立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候选处方。此方法的应用将为中药新药处方快速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及理念的创新中药研究并没有脱离传统天然药物研究思路,在继承与创新中 医药理论体系中,基本没有继承,创新又不足,使创新中药新药研究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我们在总结“十一五”、 “十二五”课题经验的同时,结合即将开展的“十三五”组分中药的研发思路,分析了影响中药新药现代化研究的 3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①高水平候选处方的科学筛选始终是中药新药研制的瓶颈,是中药现代化的基 本前提;②大力开展中药转化医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药转化模式是推动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出路和举措; ③从组分中药剂型发展和改革的角度,需要遵循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考虑组分中药成药性的特点,给组分 中药剂型的筛选和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中药新药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从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新药,加强有效部位的研究,尤其是对复方有效部位中主要药效物质或者主要药效物质群的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开发中药新药,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中药新药制剂工艺的现代化,以及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的研究等诸方面论述了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药新药处方发现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工具一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并详细阐述应用此方法进行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快速筛选出中药核心组合;对筛选出的中药核心组合进行专家判断,从而确立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候选处方.此方法的应用将为中药新药处方快速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药小复方精选系统操作技术平台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针对当前中药一、二、三类新药研究存在的问题,就中药精选小复方的定义和特点,筛选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认为:根据国情和中医药理论特点,中药新药开发必须走先定病证再选药组方的研究之路;应完善和规范中药组合的君、臣、佐、使法则,且据以选药组方;应系统挖掘古方剂学遗产,探索全面建立和全方位利用古代方剂数据库管理系统。向古方剂要新药。本文提出了一种确立小复方具体药物精选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及不同制备工艺,不同剂量配比最优化的考察方法,以求实现中药新药开发的程序化,规范化,定量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中药现代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道华 《中草药》2004,35(9):961-963
结合我国实际,对实施中药现代化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遴选常用、高效低毒、价廉、易得的中药及处方,建立国家基本中药材及处方目录,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建议由企业牵头,用GAP规范种植与栽培国家基本中药材,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可控性;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确立符合药材提取规范(GEP)的中药材提取方案;加强具有高可信度的中医病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解决中药现代化过程中药物筛选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所需的平台;组建一些符合新药研发规范(GLP)和新药临床规范(GCP)要求的国家中药药理毒理实验室及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形成准确的中药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中的宝贵财富,多成分、多靶点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清,量-效关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是指中药复方中与该复方临床治疗目的密切相关的所有药理活性成分。随着有效成分组概念的提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的基本原理和近几年开展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化合物群分析法,指纹图谱分析,药代动力学,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技术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研究中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药物的继承和发展,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和技术上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并最终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药物依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增加社会经济和医疗压力的精神疾病。药物依赖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与功能,引起脑部微环境稳态失衡。我国历史上对药物依赖的现象早有记录。近代以来,中医药界对药物依赖的理论与治疗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中药及方剂治法对脑部谷氨酸能系统和多巴胺能系统稳态调控治疗药物依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医药戒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理论的学科特点及其现代化、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学是一门与西医学互补的生命科学学科,应使之继续独立发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数字化表达,建立中医理论数字化体系,中医四诊的数字化及四诊相关辅助仪器的研究开发,是中医学,中医,中医院以及中药功效现代化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医学是一门与西医学互补的生命科学学科,应使之继续独立发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数字化表达,建立中医理论数字化体系。中医四诊的数字化及四诊相关辅助仪器的研究开发,是中医学、中医、中医院以及中药功效现代化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应充分重视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实施工作,沿袭过去用1~2种化学成分表征中药质量作法,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医药学的整体理念和思维体系,同时也无法表征中药制剂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群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应高度重视中药质量控制现代化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医学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历经千年不衰,中医学即将跨入21世纪,高科技日新月异,引导中医视野不断开阔和转换,许多问题引人思考。要推动学科加速发展,应认清学科前沿和前沿学科是什么,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自然趋势,中医现代化首先要有中国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科学中医现代化的途径,就是以中医为主体,充分吸取现代多学科成就,来研究、充实、发展中医学。整个中医现代化,必定以中医临床医学的现代化为先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原动力,以基础理论的机理探讨为核心,从而相互带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基础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应充分重视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实施工作,沿袭过去用1-2种化学成分表征中药质量作法,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医药学的整体理念和思维体系,同时也无法表征中药制剂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群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应高度重视中药质量控制现代化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姚新生 《中草药》2021,52(17):5115-5119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中药复方制剂立足"整体观",体现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在多因素复杂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药复方药物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于人类有效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亦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的经验,从药物评价体系、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传统医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药物筛选模型和技术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药物作用靶标的揭示 ,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本文就整体动物模型、受体模型和分子生物色谱、细胞模型和细胞膜色谱、基因芯片技术 4种药物筛选模型和技术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综述 ,为推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加速中药现代化步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