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人住我院呼吸科的AECOPD患者79例.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法分成2组:PCT治疗组38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41例(对照组).对照组根据临床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患者的抗生素疗程,PCT组根据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天数,血清PCT<0.25μg/L时停用抗生素.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3个月内复发率、临床有效率,并比较2组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1n,CRP)、白细胞总数、肺功能、血气分析之间的差异.结果 PCT组抗生素疗程平均为(7.43±2.95)d、住院时间(11.05±2.91)d,对照组为(10.76±2.64)d、(15.73±2.8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临床有效率、3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白细胞总数、PCT均较治疗前改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PCT水平指导AECOPD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治疗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中的价值。方法入选56例AECOPD患者(入选标准为当日血清PCT>0.25μg/L),随机分成PCT组(n=26)和常规治疗组(n=30)。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如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功能状态评分,加重例数以及死亡例数等。结果PCT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多分布在7~10d;而常规治疗组大部分在2周甚至更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P<0.01)和二重感染发生例数(P<0.05)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临床有效率、功能状态评分、死亡率、加重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T具有指导AECOPD抗菌治疗的作用,能够减少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水平分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10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PCT组(n=54)和对照组(n=52),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则根据临床经验、患者的临床症状决定抗生素的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抗菌疗程、二重感染例数、抗生素使用人数、抗生素费用、功能状态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人数。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功能状态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人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CT组的住院总费用、抗菌疗程、二重感染例数、抗生素使用人数以及抗生素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T可指导AECOPD抗菌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PCT指导组和对照组,PCT指导组当PCT<0.15 μg/L时停用或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经验决定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 血清降钙素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天数(P=0.005)、抗生素使用率(P=0.023)、抗生素费用(P=0.001)、总费用(P=0.006)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可以用来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的使用与停用时机,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间及费用,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AECOPD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PCT组和常规组,各60例.PCT组病人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和停用(PCT≥0.25 μg/L 时使用抗生素,PCT<0.25 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常规组病人由主治医师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经验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二重感染率、半年内复发率、血液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二重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P<0.01和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PCT组使用抗生素病人、PCT组未使用抗生素病人同常规组比较,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临床有效率、半年内复发率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AECOPD病人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率,并且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治疗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96例AECOPD患者(入选标准为当日血清PCT〉0.25μg/L),随机分成PCT组(n=50)和常规治疗组(n=46).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如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加重例数以及死亡例数等.结果 PCT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多分布在7~10 d;而常规治疗组大部分在2周甚至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P〈0.01)和二重感染发生例数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死亡率、加重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指导抗菌治疗策略在AECOPD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减少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及抗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AECOPD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以常规临床症状、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等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观察组以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比较2组不同时点血清PCT、WBC、CRP水平变化、血气指标及转归。结果入院第3~7天,2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F=6.23、4.23,P<0.01),而WBC水平2组相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8,P=0.062)。入院第3天起,2组血气指标(pH、PaO_2、PaO_2、SaO_2)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F=8.98、5.92、7.97、4.29,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明显缩短,抗生素费用明显减少(t=9.33、38.04、11.95,P均<0.01),复发率、病死率均降低(χ~2=4.66、3.98,P=0.031、0.047)。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可指导和优化老年AECOPD患者抗生素治疗策略,改善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清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93例)和PCT指导使用抗生素组(93例)。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患者急性加重期时,常规治疗组常规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PCT指导使用抗生素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使用方案。结果 PCT指导使用抗生素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医疗费用、抗生素使用率、随访12月内复发率四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血清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1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PCT检测结果指导抗生素使用,对照组由临床经验丰富医生指导抗生素使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hs-CRP及白细胞计数,同时对比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费用、住院天数、二重感染率及1年内AECOPD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含量及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费用、住院时间、二重感染率及1年内AECOPD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为AECOPD患者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复发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五、七和十天测定PCT水平,当血清PCT≥0.25ng/m1时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ng/ml时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经验使用抗生素。观察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有效率、病死率和有创机械通气率。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临床有效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有利于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减少使用率和使用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PCT组根据患者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应用,对照组按照抗生素应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PCT组不同病情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抗生素使用率组内比较,PCT组轻度~中度患者低于重度~重危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准确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指导抗生素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使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危重哮喘急性加重患者77例,随机分配到两组:PCT指导治疗组38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39例(对照组),检测血清PCT水平。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由经治医师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疗程,PCT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何时停用抗生素,在血清PCT≥0.25ng/m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PCT〈0.25ng/mL时,停止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PCT组抗生素疗程[7(5~11)d]短于对照组[11(7~16)d](Z值=-2.26,P=0.025),抗生素费用[2125(1560—4347)元]低于对照组[3588(2677—5280)元](Z值=-2.01,P=0.033),两组的住院时间及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危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PCT使用抗生素,能够缩短抗生素疗程,减少抗生素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水平,指导抗生素在AECOPD患者中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时间。方法入选当日血清PCT≥0.5μg/L的27例AECOPD患者为PCT组,同期随机选择30例AECOPD患者为常规治疗组。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如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温、WBC计数、CRP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天数、抗生素费用等。结果PCT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10.30±2.76)d,常规治疗组(13.47±1.38)d,PCT组的抗生素费用(3525.76±1162.96)元,常规治疗组(4706.72±803.04)元,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CT水平能指导抗生素在AECOPD患者中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PCT检测指标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或)白细胞(WBC)指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 d后PCT、hs-CRP及WBC指标变化,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8 d后,两组PCT、hs-CRP及WBC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PCT检测对AECOPD抗生素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可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张瑞侠  曾石生 《安徽医学》2014,(8):1136-113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其他炎性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70例AECOPD住院患者,分为PCT组(PCT≥0.5μg/L)和对照组各35例,PCT组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平均每3天检测1次PCT,PCT<0.5μg/L时停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按2013版指南实施治疗,并以临床症状、炎性指标改善做为停用抗菌药物指征。两组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完成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对比两组患者炎性指标及血气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PCT组与对照组在CRP、白细胞计数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气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及临床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做为炎性指标,对细菌诱导AECOPD更具特异性,PCT策略指导AECOPD抗菌药物使用,能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比较其是否与GOLD推荐的抗细菌原则相符。方法选取住院老年D组AECOPD(AE组)患者102例,以GOLD推荐抗细菌原则指导抗生素应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CT水平;同时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CT为对照组。结果(1)AE组治疗前血清PCT水平0.07(0.05,0.68)ng/mL,高于治疗后组0.05(0.04,0.10)ng/mL及对照组0.05(0.01,0.06)ng/m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符合GOLD抗细菌原则的AECOPD患者(即使用抗生素者)治疗后PCT水平0.05(0.00,0.07)ng/mL明显低于不符合组0.06(0.05,0.25)ng/mL(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E组治疗前血清PCT水平与是否符合GOLD抗细菌原则无关(P>0.05)。结论血清PCT有望成为一个独立于GOLD抗细菌原则的、指导AECOPD抗细菌治疗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指导抗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AECOPD诊断并于住院当日检测血清PCT〉0.25μg/L患者87例,随机分为PCT组53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治疗,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决定抗生素的应用。两组同时进行痰细菌学的检查。观察指标为抗菌治疗天数、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加重或死亡病例数等。结果PCT组的抗菌治疗天数多在3~10d;而常规治疗组大多超过14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重感染发生病例数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加重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PCT水平对诊治AECOPD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118-120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病房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降钙素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抗生素的应用根据AECOPD诊治指南制定治疗方案,降钙素原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血清降钙素原≥0.25μg/L时应用抗生索治疗,血清降钙素原0.25μg/L时不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1周时的临床有效率以及1年随访时的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时的临床有效率及1年随访病情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原因及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95例和PCT组95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抗生素指南进行给药,PCT组根据PCT检测结果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即当PCT水平<0.25ng/ml时不予抗生素治疗,PCT>0.25ng/ml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实验室痰培养+药敏结果,采用抗生素治疗,两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AECOPD的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清PCT的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抗生素使用费用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优化全身性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策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EICU收治的46例全身性感染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使用抗生素,观察组监测血清PCT水平,PCT≥0.25ng/mL时使用抗生素,当PCT0.25ng/mL停用抗生素。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ICU时间和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更有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