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为提高脊柱结核外科的整体治疗水平,拟定于2011年4月15~17日举办2011’全国脊柱结核诊疗新技术研讨班。  相似文献   

2.
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国内各级医院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脊柱结核整体治疗水平尚不甚满意。为促进脊柱结核外科整体治疗水平、共  相似文献   

3.
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性研究近年来大量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文献,探讨儿童脊柱结核的特点,分析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进展,总结了儿童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指征,分析各种脊柱结核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目前认为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前后路植骨融合往往能获得良好的生长率和畸形校正。椎弓根内固定对儿童脊柱结核是安全可行的。早期积极手术,能防治儿童脊柱后凸畸形。微创外科技术是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为提高脊柱结核外科的整体治疗水平,拟定于2011年4月15~17日举办2011’全国脊柱结核诊疗新技术研讨班。届时将邀请国内脊柱结核外科治疗领域的多位著名专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l临床特点及脊柱结核与肾结核二者外科治疗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我科1963~2000年间收治的30例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者全部为18岁以上成年人。骨病灶相对集中于胸腰段及其上下椎体。临床症状以脊柱结核症状为主,而肾结核l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均行3~4联抗痨药物规范治疗,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7例。除术中死亡1例外,余29例随访1~10年,平均3年,病变治愈者28例,1例截瘫者大部分恢复,但仍需扶拐行走。结论: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者肾结核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漏诊。脊柱结核伴尿常规异常者应警惕有合并肾结核之可能。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外科治疗应在规范化疗支持下进行,如骨、肾病变均需外科治疗,不论同期或分期手术,均以先处理肾脏病变为宜。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根据脊柱稳定性的状况,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本组为1997年10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共72例,根据结核破坏程度及手术可能带来的脊柱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本组有1例术后慢性窦道形成,其他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57例有脊柱后凸畸形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7.8°,随访中平均丢失2.4°。55例前路椎体间植骨病例,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4个月。47例有明显神经损害的患者手术后除1例外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根据脊柱稳定性改变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国内各级医院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脊柱结核整体治疗水平尚不甚满意。为促进脊柱结核外科整体治疗水平,拟定于2012年7月13~15日,举办"第二届全国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国内各级医院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脊柱结核整体治疗水平尚不甚满意。为提高脊柱结核外科整体治疗水平,拟定于2012年7月13~15日,举办"第二届全国脊柱结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结核杆菌自身的固有特点,脊柱结核较易复发,尤其是随着当前耐多药结核杆菌病例的不断增多,使得一些脊柱结核的治疗更加棘手。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国内各级医院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脊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脊柱结核2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占的比例较高,而一般统计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是以青少年居多,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脊柱结核的较少。根据我们1978年~1988年10年间收治的3012例脊柱结核中,5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就有227例,占7.2%,因此老年脊柱结核并非少见。现将本组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27例中男性114例,女性113例;年龄50~73岁,平均61.5岁。职业:农民90例,工人80例,家务 35例,职员 18例。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1年,平均7.5个月。患病部位:颈椎9例,胸椎81例,胸腰椎21例,腰椎94例,腰骶椎12例。患病节数:最少的1节,…  相似文献   

11.
对脊柱结核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近年来脊柱结核的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手术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简单的脓腔和痛灶清除到强调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逐步出现单纯前路椎间植骨、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前路内固定等术式,明显缩短了病程,降低了畸形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促进了结核病变的愈合。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普及、脊柱内固定技术理论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脊柱结核的治疗水平,但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指征的确定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使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脊柱结核发病率的增长及治疗手段的多样化为国内外同道所关注。手术对早期清除病灶、改善神经功能、防止和矫正后凸畸形以及缩短化疗疗程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但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多及外科过度干预,手术并发症增加,因而不少学者对非手术治疗或非内固定的有限手术治疗重新重视,包括介入科医生在内的不少专家在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成功,丰富了脊柱结核的治疗手段;而内科治疗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始终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围手术期化疗方案的新理念也在不断深化。因而如何正确选择和客观评价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式,即脊枉结核外科治疗的策略亟待获得共识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国内各级医院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脊柱结核整体治疗水平尚不甚满意。为促进脊柱结核外科整体治疗水平共同进步,在成功举办首次会议的基础上,拟定于2012年7月13~15日,举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脊柱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局部表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化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基石或核心.手术只是辅助治疗方式。但是,对于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周期.促进结核病灶愈合,减少伤残,提高生命质量。因此,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随着对脊柱节段稳定性认识的深入,以内固定应用为特征的外科术式广泛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及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统计2002~2004年收治1d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翼妻方案、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恢复优良,术前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病灶区融合牢靠。[结论]脊柱结核彻底清创、一期植骨固定后,经正规化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67,自引:13,他引:54  
目的根据脊柱稳定性状况,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成人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17~75岁,平均39.4岁;病史1~60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结核破坏程度及手术可能带来的脊柱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12例脊柱稳定性无明显破坏的病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8例脊柱稳定性部分破坏的病例采用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术,而80例脊柱稳定性显著破坏的病例则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结果10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5例失访外,其余95例均获得1~7年随访(平均2.9年)。68例前路椎体间植骨病例,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5个月。65例有后凸畸形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2°,随访期内丢失2°~4°。除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组1例因抗结核化疗周期不足复发外,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32例有明显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脊柱稳定性改变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前 ,一度得到较好控制的结核病流行重新加剧。中国是全球 2 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 2位[1]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 ,其中约一半累及脊柱。随着结核病流行的加剧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亦明显上升 ,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近年来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有关进展作一综述。1 脊柱结核治疗原则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 ,应采取局部与系统兼顾的综合治疗 ,包括 :全身治疗 (休息、营养、一般支持疗法 )、局部制动、药物化疗及外科治疗等。化疗应遵从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用的原则并强调全程督…  相似文献   

18.
《脊柱外科杂志》2010,(6):330-330
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结核杆菌自身的固有特点,脊柱结核较易复发,尤其是随着当前耐多药结核杆菌病例的不断增多,使得一些脊柱结核的治疗更加棘手。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国内各级医院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9.
浅谈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近年来随着我国活动性结核患者数量的明显上升,脊柱结核发病人数亦明显上升。而作为脊柱结核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的手术治疗,其进展却并不令人满意。由于我国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方面交流不够,学术思想不统一,因而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原则、方式方法、新技术的采用等,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有不同观点和争议是好事,但不同的观点和争议应该通过相互交流达到一致,提高我国脊柱结核手术的技术水平与治疗水平。在此,对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一些有关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20.
成人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成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我院手术治疗的100例成人脊柱结核病例,研究其临床合并症与脊柱结核的关系,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结果100例中共有54例(81例次)患者存在不同合并症,发生率高达54%。包括肺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贫血、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易罹患合并症,合并症与脊柱结核本身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外科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临床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