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孟祥  倪青 《北京中医药》2017,36(6):571-575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代谢亢进、突眼等症状,以Graves病最常见。中医学并没有甲亢的病名,但是根据甲亢的临床表现,探究古代文献可将其归为"瘿病""瘿气""瘿囊""影袋""心悸""震颤"等范畴。《灵枢》中"马刀侠瘿"最早谈及"瘿"。《诸病源候论·瘿候》进一步将瘿病分为血瘿、气瘿、肉瘿等。朱丹溪将颈下肿物归为"痰核"。清代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造成的一种代谢性内分泌疾病。中医将甲亢列于瘿瘤范畴。瘿瘤一病,多发于颈部,漫肿或结块,但皮色不变,无疼痛感,缠绵难愈。《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气瘿、肉瘿、石瘿三类。薛立斋又将其分为五类,即气瘿、肉瘿、石瘿、血瘿、筋瘿。但以气瘿、肉瘿为常见。由于甲亢患者伴有多食善饥、消瘦乏力等症,所以又与“消渴”、“食亦”等病相似。一、病因病机近年来,随着对甲亢的治疗,对其病因病机也进行了探讨。有的认为肝气不舒,气郁痰  相似文献   

3.
消瘿甲亢片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瘿甲亢片治疗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作用及治疗优势,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8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疗程3个月,观察消瘿甲亢片对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主要中医证候、体征及西药不良反应.结果:消瘿甲亢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与他巴唑对照组93.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改善甲亢痰瘀症状及甲状腺肿、突眼等痰瘀兼证方面优于他巴唑组(P<0.01或P<0.05);在改善免疫指标方面消瘿甲亢片治疗组优于他巴唑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消瘿甲亢片治疗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疗效满意,中西药联合治疗有明显优势,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相当于中医学"瘿气"[1],并与"气瘿""忧瘿",还有"食亦"、"中消"等有关.但由于本病常伴颈部瘿肿,病情变化常与情志因素有关,症状以烦躁易怒、心悸、汗出等肝旺证候为突出表现,中医病名仍以"瘿气"最为合适,属于广义"瘿病"范畴.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在此谨对近年期刊报告的中医药治疗甲亢文献予以综述,愿公诸同好.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以内分泌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但副作用大且易复发,中医治疗优势明显,疗效显著。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和治疗等方面对近年中医辨证论治甲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整理,发现学者多认为甲亢病名应属于"瘿气"范畴,其发病与体质和情志密切相关,病位主要责之于肝、脾、心,以气、痰、火、瘀为主要病机,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辨证分型治疗、分期治疗、针刺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富碘及单味中药治疗等,且各具特色。但目前行业内对于甲亢的研究多自成一说,其规范化有待提高,且在甲亢的中医药预防方面存在较大的空缺,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瘿病"记载最早见于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瘿瘤等病诸候";清代名医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说:"何谓瘿?其皮宽,有似樱桃,故名瘿,亦名瘿气,又名影袋"。"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气、痰、瘀为基本病机,因气生痰,因痰致瘀,痰贯穿于始终;痰凝气结、火盛阴伤乃病机重点。治疗有辨证分型、经典方剂、中药外敷、针灸等。中医药治疗多局限于临床观察,缺乏现代医学支持。期待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符合中医辨证动物模型,提供更加可靠、全面、系统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瘿病原道说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理中医古典文献关于瘿病病因、症状、治疗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对瘿病及其分类进行了现代医学释名。瘿病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疾患,与缺碘密切相关,用富含碘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这类瘿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另有一部分应用动物甲状腺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推测此类瘿病应该属于桥本氏甲状腺炎或甲状腺肿瘤导致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瘿病在中医文献上分为气瘿、肉瘿、血瘿、筋瘿、石瘿等,目前临床常见的多为气瘿、肉瘿、石瘿。气瘿相当于地方性甲状腺肿;肉瘿相当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结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石瘿相当于甲状腺癌。因此中医古籍记载的瘿病大多不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甲亢不能按瘿病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调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遵列 《中医研究》2001,14(4):38-3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西医对本病症缺乏理想的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 ,取长补短 ,是目前较理想的选择。但必须注意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 ,正确处理好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辨证、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之间的关系 ,以及含碘中药治疗的问题 ,这样才能突出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势。1 辨病治疗与辨证施治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 ,而中西医结合则应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 ,而瘿病又分瘿囊、瘿瘤、瘿气等。我们对甲亢临床…  相似文献   

9.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多种原因致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多,引起机体精神突眼和/或甲状腺肿、神经兴奋性增高、代谢亢进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中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为常见。本病属中医"瘿病"范畴,又名"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大多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中没有甲亢这个相对应的病名.古代称甲状腺肿为"骨核"、"瘿"病,早在<山海经>、<神农本草经>、<巢源瘿侯>、<千金>、<外台>、<圣济总录>、<三因方>等古籍中就有记载.历代治瘿方很多,如海藻丸、昆布丸、海藻玉壶丹等,绝大部分离不开海藻、昆布等含碘中药.可惜古代始终将瘿病置于外科范畴,在众多方论中,从未明确涉及过甲状腺功能异常所反应的病症.大部分甲亢虽然与甲状腺肿关系密切,应考虑到二者的关系,但古代"瘿"病,秦汉时认为其发生是地方水土使然,显然指今之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它与甲亢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显然不是一个病,治法也迥然不同.甲亢属中医内伤杂病范畴,故以脏腑八纲辨证最为合拍,不可循古代瘿病治法.  相似文献   

11.
马国庆教授在临床实践多年,对于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其认为甲亢应归属于"瘿气"范畴,病位主要在肝;初期病机主要为心肝火旺,后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治法治则上,主要以清热养阴、消肿散结为主;同时注重证与症结合,还运用现代中药药理的作用。此外,适当运用含少量碘的中药。笔者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原则等出发,结合典型病例,将马教授治疗Graves病甲亢的理论和独到之处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本院于志强教授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运用对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甲亢属中医"瘿气""瘿病"等范畴,其病理机制复杂多变,累及多个脏腑,但究其根本,与肝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于师基于五行生克理论,临证以酸泻肝木为主,并融强金制木、培土荣木、理气化瘀、平肝熄风为一炉,创制"甲亢煎",效验良好。现将其常用对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甲亢祖国医学应称为"瘿气",多因情志内伤、气郁痰火等因素引起内分泌紊乱、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属新陈代谢亢进类疾病.笔者10多年来吸取他人经验用玉液汤治疗甲亢病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以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加、作用增强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虽无甲亢的病名,但有类似甲亢的记载.古人将甲状腺肿大类疾病统称为“瘿病”或“瘿瘤”,将与甲亢有关的甲状腺肿称为“瘿气”,而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甲亢,隶属于“消渴”、“惊悸”、“振颤”等范畴[1].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甲亢,不仅可以减少西药的用药量和毒副反应,而且在改善症状、治疗合并症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该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辨证分型复杂多变,因此,深入探讨甲亢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心悸易怒、怕热多汗、多食消瘦、指、舌颤抖、甲状腺肿大及突眼征为主要表现,病位在颈部甲状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免疫失常和神经精神因素所导致的一种多系统综合症.中医将本病归于"瘿、瘿气"范畴.一般认为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阴虚阳亢,加上情志失调,变生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痰湿阻滞等病机,其病位涉及肝、肾、心、脾、肺,而以肝肾为主.在甲亢的辨治中,笔者认为火热亢盛和痰瘀交阻是中心病机,甲亢症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并存复杂的渐进的病理过程,病位在肝、心、脾、胃.  相似文献   

16.
消瘿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附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病理上以甲状腺肿大,同时有多种脏器和组织病变为特征;临床上以代谢率增高和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要表现。本病属中医“瘿气”、“瘿证”范畴。“消瘿汤”是湖南中医学院曾君望副教授治疗甲亢的经验方。笔者运用“消瘿汤”治疗甲亢42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观察对象为1988年8月~1989年5月甲亢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前均经放射免疫测定 T_3、T_4含量高于正常值确诊为甲亢者。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肝损伤的概况。甲亢合并肝损伤可归属中医“瘿病”“瘿气”“黄疸”“胁痛”等疾病范畴,病位在肝,与心、脾、肾、脑密切相关;早期多表现为肝郁气结、湿邪内蕴,治疗采用抑木扶土之法佐以祛瘀化痰之药;久病耗气伤阴,后期多见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后期可酌加滋阴益气药以固护正气。治疗方药可采用复方如清肝泻火方、柴芍二至散、护肝方、疏肝消瘿汤、愈瘿降酶汤、疏肝消瘿合剂等,并可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佐以保肝降酶作用的中药如柴胡、茵陈、五味子、灵芝、甘草、半枝莲、白芍、黄芪、田基黄、垂盆草等。甲亢合并肝损伤的中医药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多仍停留在自拟方的临床试验阶段。今后可开展采用经方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治疗甲亢合并肝损伤的研究;拓展中医药干预甲亢合并肝损伤的疗法可基于甲亢导致的肝损伤通路着手。  相似文献   

18.
育阴补肾治甲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铁力  邓朱  琴珍 《山西中医》2001,17(1):57-58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多见于女性。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急性感染、创伤、长期的精神刺激、忧虑、惊恐、紧张等 ,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 ,应属中医瘿病范畴。其中因特征不同 ,又有瘿囊、瘿瘤、瘿气之别。“瘿气”与甲亢较为接近。古今医家对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从育阴补肾立法 ,初步探索中医诊治甲亢的规律 ,论述如下。1 探病源 ,多责心肝火旺先贤认为 ,该病与情志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正如《圣济总录·瘿病门》言“忧、劳、…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是临床常见病,以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心悸、自汗、失眠、口干、烦躁易怒、舌颤手抖,或伴有甲状腺肿大为特征,属中医的“瘿气”范畴,其发病与情志、体质等因素有关。临床常分为气阴两虚、阴虚胃热、肝郁血虚。笔者针对病因病机,根据不同证候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疗效。 1气阴两虚证 1.1主症 心悸不宁,自汗乏力,少寐多梦,胸闷气短,口干烦热,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或伴有甲状腺肿大。 1.2施护 1.2.1情志护理 置病人于安静舒适的环境,向患者讲解情志因素是甲亢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恼怒、忧郁可使病情…  相似文献   

20.
黄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其病因多端,病初多实,耗气伤阴,久则由实致虚,而为气阴两虚。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黄精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取得了较好疗效。在瘿病辨证中,无论气郁痰阻,肝火旺盛,或痰瘀化火,均可致气阴两伤。黄精补气养阴,性润而柔,善补五脏虚损,益气无助火之弊。现代医学认为,黄精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