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目的:探讨:①急性周围神经嵌压性损伤早期c-fos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神经病理及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②Ca2+通道阻滞剂(CCB,氟桂利嗪)对此的干预效应及机制.方法:制作坐骨神经嵌压性损害的大鼠动物模型,予模型大鼠腹腔分别注射氟桂利嗪1mg/Kg、2mg/Kg,或生理盐水5ml/Kg.在嵌压后0、5min、15min、30min、1h、2h和4周时取大鼠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DRG),采用RT-PCR、病理学、电生理学等方法测定各时点DRG c-fos mRNA水平和第4周时大鼠背根神经节病理变化、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足趾间距,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①生理盐水组、氟桂利嗪低剂量(FⅠ)和氟桂利嗪高剂量(FⅡ)组坐骨神经c-fos mRNA表达于损伤30min时开始增加、1h达高峰后开始下降、2h时仍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生理盐水组>FⅠ组>FⅡ组(P<0.05/P<0.01).②损伤4周时,光镜下DRG病理变化严重程度顺序为:生理盐水组>FⅠ组>FⅡ组,对照组未见异常.③损伤4周时坐骨神经NCV,生理盐水组和FⅠ组显著慢于FⅡ组和对照组(P<0.01),F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损伤4周时大鼠足趾间距,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小于其他3个组(P<0.01);FⅡ组、FⅠ组与对照组间相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嵌压性损害后发生神经病损和神经功能障碍,这可能与c-fos基因表达上调有关;早期应用CCB(氟桂利嗪)可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可能与CCB阻断了Ca2+内流过程使早期神经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川芎嗪注射液,0.24g静脉滴注,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8周.对照组(60例)予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及脑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用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增快(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后循环缺血引起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引起的头晕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氟桂利嗪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后循环缺血引起头晕患者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健  李巧兰 《山西中医》2011,27(4):24-2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脑组织供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对照组)和通心络胶囊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头颅C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心络胶囊对改善脑供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改善脑组织供血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舒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服用天舒胶囊及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22例,服用氟桂利嗪胶囊。疗程30天,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程度、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的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头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2组治疗后头痛程度评分、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天舒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对致善偏头痛发作的程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腹针加氟桂利嗪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加氟桂利嗪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腹针加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用氟桂利嗪治疗,2疗程治疗结束后1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加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片,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眩晕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蒌片合用氟桂利嗪。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候、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4.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J晦床疗效。方法:人选的10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用药方法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用药6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头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头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头痛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痫宁喷雾剂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癫痫的机制。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鼻腔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成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喷鼻,丙戊酸钠灌胃,痫宁喷雾剂鼻腔给药。病理切片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fos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鼻腔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水肿、固缩等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对照组与鼻腔组大鼠海马c-fos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鼻腔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痫宁喷雾剂能明显减轻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水肿、固缩等损伤,降低c-fos表达水平,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神经元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种镇痛方法对人工流产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需人工流产的4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I组采用宫颈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Ⅱ组采用异丙酚,Ⅲ组采用杜冷丁及异丙嗪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采用传统人流方法.结果:Ⅲ组的镇痛效果优于Ⅰ组、Ⅱ组;观察三组人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的术中出血及宫颈扩张的情况差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三种镇痛方法均有镇痛作用,度冷丁及异丙嗪联合米索前列醇组较其它两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方便,是人流术中镇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前胶原Ⅲ(PCⅢ)、醛固酮(ALD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确诊为阴虚阳亢型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开搏通(卡托普利)组、天麻钩藤饮组和开搏通加天麻钩藤饮组(中西药联用组)。各组均连续治疗4周。4周后观察各组血压、PCⅢ,治疗前后血浆ALDO和AngⅡ的变化情况。结果开搏通、天麻钩藤饮以及中西药联用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型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P〈0.05或P〈0.01),中西药联用组的效果优于开搏通组及天麻钩藤饮组(P〈0.05)。3组降压有效率相当,分别是16/19、15/18和19/20。3组患者血清PCⅢ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开搏通和天麻钩藤饮的作用相当(P〉0.05),而中西药联用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用药(P〈0.01)。开搏通能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水平(P〈0.01),而对ALDO没有影响(P〉0.05)。结论开搏通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单纯降低血浆AngⅡ的表达而产生的,天麻钩藤饮则是通过同时抑制ALDO和AngⅡ的表达来发挥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而联合应用开搏通和天麻钩藤饮无论在降压方面,还是在抑制心肌纤维化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PAR-1、PAR-4的变化,探讨葱白提取物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随机将新西兰白兔24只分为空白模型组、葱白防治组和葱白治疗组。按照赵学凌的方法构建兔下肢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葱白治疗组给予葱白提取物1周,葱白防治组造模前持续给予葱白提取物1周,造模后同葱白治疗组。检测造模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PAR-1、PAR-4的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模后,各组兔血清中GPⅡb/Ⅲa及PAR-1、PAR-4含量明显升高(P〈0.05),葱白防治组上升幅度较小(P〈0.05),空白模型组和葱白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大(P〈0.01),葱白防治组和治疗组均可以降低模型组兔血清中GPⅡb/Ⅲa及PAR-1、PAR-4含量(P〈0.05);与葱白治疗组比较,葱白防治组降低PAR-1、PAR-4水平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GPⅡb/Ⅲa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葱白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PAR-1、PAR-4的表达以防治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级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抑郁情绪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三级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病例纳入第4周、第12周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抑郁状态问卷(DSI)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在第12周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周后DSI评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在第4周、12周DSI积分无变化(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2周时实验组DS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综合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采用耳穴帖压王不留行籽治疗经生活干预无效,其血压处于原发性高血压1级的患者,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血浆中肾素(Renin,Re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探讨耳穴降压的生理机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设计,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进行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0mg/d),观察21天,每日监测血压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结果:①两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治疗组能使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④治疗前后两组Ren、ATⅡ测定结果对比:治疗后,治疗组Ren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ATⅡ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Ren、ATⅡ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耳穴贴压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EH,均可有效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组能使TC、TG有所降低,对照组则对TC、TG含量无显著影响;两组治疗后对肾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治疗组治疗后可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有所降低,对照组治疗后对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以下简称“三七凝胶”)对硬膜外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耳白品系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制作家兔椎板切除模型,在硬膜囊周围分别滴加三七凝胶、三七浓缩液、透明质酸钠、生理盐水,于术后第2、4、8周取材。通过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局部硬膜外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硬膜外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Tunel染色显示,三七凝胶组在第2、4、8周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透明质酸钠组(P〈0.01),且于第2周与三七浓缩液组无明显差异;透明质酸钠组在第2、4、8周与生理盐水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原位杂交检测Caspase-3表达的结果显示,实验第2周时三七凝胶组的Caspase-3表达量最高,较其他各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七浓缩液组较生理盐水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第8周时三七凝胶组的Caspase-3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三七浓缩液及透明质酸钠组(分别P〈0.01,0.01,0.05)。结论:三七凝胶可明显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促进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的表达;透明质酸钠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大;三七凝胶诱导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促进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火毒”病机观察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皮层的核转录因子KB(NF-KB)、c-fns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效应。方法以Longa的方法略作改良制作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选择Bederson评分〉2分的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对照单纯扶正方药及单纯解毒方药,观察扶正解毒方药对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的宏观表征、NF-KB、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假手术组脑组织细胞核明显呈淡淡的浅棕黄色,模型各组细胞核着色呈现明显的棕黄色,以缺血24小时-48小时为主要变化,给予扶正药、解毒药和扶正解毒药后,神经核着色较浅,其中以扶正解毒药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各药物组着色仍比假手术组明显。脑组织细胞浆呈现相同趋势;(2)缺血各模型组大鼠,缺血侧c-fos和NF-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扶正药和解毒药治疗组c-fos和NF-KB在缺血24小时-48小时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扶正解毒药治疗组在缺血各时间点c-fbs和NF-KB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的NF-KB、c-fos蛋白明显升高;扶正解毒中药治疗重症脑梗死大鼠可能与调节NF-KB、c-f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Ⅰ组)27例和非营养不良组(Ⅱ组)33例,另选择我院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Ⅲ组)。测定3组的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结果:血清瘦素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脂联素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3和T4水平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T3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瘦素、甲状腺素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但脂联素与营养不良是否存在关系尚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且分别予钙离子拮抗剂(CC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药联合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120例轻度高血压患者经积极改良生活方式2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者,在继续生活方式改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组1:晨服氨氯地平5 mg;组2:晨服氨氯地平5 mg+晨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组3:晨服氨氯地平5 mg+睡前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组4:晨服贝那普利10 mg;组5:晨服贝那普利10 mg+晨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组6:晨服贝那普利10 mg+睡前服拜阿司匹林100 mg,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压监测和血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治疗后6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3的降压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组6降压幅度较组1、组2、组4、组5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睡前服用组的降压幅度较晨服组和不服组增高(P〈0.05或P〈0.01),而晨服组与不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比晨服有利于降低血压,与CCB合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