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及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资料,其中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176例,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1 15例,比较接受这两种术式的患者的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情况及配偶受孕率.结果:显微镜组患者较腹腔镜组术后精子密度改善率更高(87.6% vs.73.7%,P=0.006),显微镜组的术后配偶怀孕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为45.4% vs.30.3%,P=0.017).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效果优于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2.
张利  杨嵘 《新疆医学》2007,37(3):25-26
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共检测门诊以精索静脉曲张就诊的患者1235例,检出720例,其中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599例,占83.2%,单纯右侧精索静脉曲张34例,占4.7%,双侧精索静脉曲张87例,占12.1%,临床和超声诊断二度精索静脉曲张以上者685例,全部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显微镜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在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6例,以患者的个人意愿为分组依据,将56例入选者分成以下两组:予以28例实验组患者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予以28例对照组患者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比对照组的21.43%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2.6±0.9)d,明显比对照组的(3.5±1.1)d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显微镜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施以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四种精索静脉曲张症诊断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用的4种精索静脉曲张症诊断方法进行评价。方法①临床体检;②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检查;③精索内静脉造影;④临床体初诊为精索静脉曲张症的582例患者,492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检查,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占12.8%63例/492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为87.2%(429例/492例)。40例进行了精索内静脉造影术,均发现左侧精索静脉血液返流,右侧精索静脉插管困难,未能进行造影检查。38例进  相似文献   

5.
<正> 精索静脉曲张(VC)症的发病率约占男性人群10%~15%。由于其影响精子的发生和精液的质量,男子不育症者有35%~40%患VC,格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在大多主张手术治疗,术后基本可以恢复生育能力。传统的手术方式是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其复发率约为5%~25%。近两年笔者采用精索内静脉钛轮钉大隐静脉分支转流术选择性治疗重度VC患者15例取得显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15例,年龄在20~41岁,平均29岁,均为左侧精索静脉重度曲张。已婚13例,约占87%;未生育12例,占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自1993年以来采用腹股沟管上切口高位结扎加远端灌注硬化剂。治疗精索静脉曲张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26.5岁。病程:0.5—10年。因男性不育而就诊者22例。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中度22例(44%)、重度28例(56%)。 1.2手术方法:取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斜切口,自腹股沟管内环向上,切口长约4cm。自腹股沟内环稍上方仔细游离精索血管约2cm。输精管在内环上方转向后上方,应注意保护。精索内静脉多数只有1条,也可有2—3条者。将游离精索内静脉近心端结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16例睾丸扭转症,均于发病后20h内获得诊断,并在精索麻醉下施手法整复,结果成功15例(93%)。 睾丸扭转症的睾丸疼痛较力严重,不行精索局部麻醉整复较为困难。在进行精索麻醉时,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将患侧精索抬高,用0.5%BiPiracain盐酸溶液15ml将皮肤和精索进行浸润麻醉,再行睾丸扭转整复时便可完全无痛,易予操作。本组发病后经过的时间平均为6.5h(3~20h),患者平均年龄24岁(17~41岁),其睾丸扭转的方向,角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多数向右侧扭转,并且从尾部向头部方面扭转,加上提睾肌的挛缩,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156例隐睾行阴囊肉膜囊法加牵引线外固定或精索内固定术。牵引线外固定98例,精索内固定58例。随访139例,随访时间7月至3年零2个月,牵引线外固定组术中外观睾丸形态正常30例中术后发现睾丸萎缩7例(23.3%)。我们认为,低位隐睾以采用肉膜囊加精索内固定法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患32例,并记录有无返流,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有返流的精索静脉曲张在Valsalva试验时,其内径要大于无返流的精索静脉内径,与手术结果比较,彩色多普勒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常见病,可引起男性不育应手术治疗,儿童患者宜早期治疗,作者对近20年共收治的218例患者,采用经腹股沟高位结扎静脉85例,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102例,经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31例,治愈率分别为93%、95%、91%。术者根据临床体会和结合文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行自身血管壁套叠瓣膜再造术式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并观察了成人标本精索静脉60例。对精索静脉的起始,行程,属支类型进行了观测,并且对精索静脉血管壁自身套瓣膜再造术式进行了模拟。结果:精索静脉左侧平均长度201.64mm,右侧平均长度190.35mm,腹环起始处三支型者87%(52例),平第五腰椎高度一支型者80%(48例);平贤下端一支型者98%(58例)。  相似文献   

12.
阴囊内肿瘤90%来自睾丸,10%来自附件,即精索、睾丸鞘膜及附睾。其中附件肿瘤90%为精索肿瘤。原发性附睾肿瘤甚为罕见,国内1949年至1979年间仅见5篇个案报告。顾方六等统计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1951年至1979年间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1897例中,附睾肿瘤仅有47例(占2.5%)。现将我院所见一例原发性附睾腺样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辜菡 《中华实用医学》2005,7(3):117-117
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的蔓状静脉丛扩张、伸长、弯曲,约占男性不育的21%-42%,最高达80%,应尽快行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今年我科与普外科合作,对6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实施了经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体积,硬度的影响,对68例不育症伴有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及15例精液正常有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和32例无精索静脉曲张已婚已育男子的睾丸体积、硬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组睾丸体积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睾丸质地变软19例,28%,认为,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睾丸体积减小,部分患者睾丸质地变软,是与精静脉曲张患者生育力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5.
吕国炳  刘德根 《四川医学》1993,14(11):694-695
笔者于1992年11,月对1500名应征入伍体检的男性青年进行了外生殖器疾患的调查,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包茎和睾丸发育不良分别列前3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1500名均为男性。年龄17~20岁。其中农村青年1060名,城镇青年440名。二、结果:精索静脉曲张24例,占1.6%;包茎15例,占1%;睾丸发育不良6例,占0.4%;睾丸下降不全5例,占0.3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5例,占0.33%;龟头尿道炎4例,占0.26%;包皮口粘连4例,占0.26%;尿道外口囊肿1例,占0.0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普通高频B超在精索静脉曲张诊断中意义。方法:采用美国Phashar B超,探头频率7.5Hz,对51例不育症患者行仰卧位扫描。结果:普通高频B超诊断精索静脉曲张28例,占不育症54.8%,精索静脉曲张共38条,与临床诊断一致17例,共25条精索。临床未能诊断的亚临床型有11例,占21.6%,共13条病变精索,其中双侧精索静脉曲张2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血管内径在2.0-2.9mm。28例38条病变精索均经本院手术证实。结论:尽管灰阶显像,不能观察精索血管返流情况,但根据血管内径及ValVas动作时血管内径进一步增粗,以及结合精液质量,对临床不能作出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尤其是临床疑有精索静脉曲张时,该方法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7.
精索血肿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索血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6例精索血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精索血肿的声像图表现为:精索内无回声团块(4例)及低回声团块(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发现团块周围有精索内血管绕行;低回声团块(4例)及无回声团块(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发现团块内有来自精索的血流信号穿过。结论精索血肿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结合病史,应用高频超声能准确可靠地诊断精索血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治疗男性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89例精索静脉曲张伴不育患者行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结果 术后随访1~2年,精索静脉曲张全部消失,无复发,睾丸鞘膜积液和睾丸萎缩,77.53% (69/89例)精液精液质量显著提高,44.94%(40/89例)女方受孕.结论 显微结扎术具有患者术后精液改善率高,术后自然孕率高,术后复发率和鞘膜积液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据文献报道,精索静脉曲张伴发不育的发生率为3%~4%[1]。现报道3例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28岁。临床确诊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结婚5年,性生活正常,朱育。实验室对患者精液分析:精子密度24×105个/ml;精子活率50%;精子活力a级18%,b级20%,c级12%;未成熟精子25%;尖头精子12%;精子畸形李32%。例2,男,32岁。临床确诊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结婚4年,性生活正常,本育。实验室对患者精液分析:精子密度12×105个/ml;精子活率60%;精子活力a级10%、b级30%,c级20%;未成熟精子16%;尖头精子12…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解男性青少年生殖器官常见疾病发病情况,1995~1997年我们对泰州市15所中学5622名14~21岁男性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了生殖器官病变随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资料 均由泌尿外科医师施行检查。5622例男性青少年外生殖器伴发疾病与异常共九种,其中包皮过长4210例(74.88%);包茎260例(4.62%);左侧重度精索静脉曲张49例(0.87%);隐睾症10例(0.18%);其中双侧隐睾2例,右侧隐皋5例,左侧隐睾3例,10例中6例于学龄前行隐睾固定手术,睾丸位于阴囊内,发育良好;睾丸鞘膜积液4例(0.07%);尿道下裂3例(0.05%);龟头型1例,阴茎型2例,2例行尿道成形术,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1例未手术,尿道外口囊肿、附睾囊肿各3例(各0.05%);精索囊肿2例(0.04%)。重度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