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 《中国临床护理》2013,5(5):439-440
目的 探讨院内宣教和家庭护理指导对压疮预防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3月院外带入的30例压疮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4~6月院外带入的3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培训和进入家庭进行护理指导。根据回访登记记录,评价2组患者出院后压疮再次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未再发生压疮,而对照组20例再次发生压疮。 结论 院内宣教和家庭护理指导能有效预防院外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脊髓损伤3月内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47例脊髓损伤3月内患者的性别、年龄、脊髓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瘫痪程度,压疮的发生情况,压疮风险Waterlow评分,压疮是否院内发生,压疮的部位、分期、预后、护理治疗方法等。结果 47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42例患者(89.4%)发生压疮,共58处;主要发生在骶尾部27处(46.6%)和足跟部15处(25.9%);以I期、II期压疮居多,分别为14处(24.1%)、32处(55.2%);28例患者院外带入压疮40处,其中III期及以上压疮11处(27.5%),14例患者院内发生压疮18处,无III期以上压疮。经治疗与护理,除3例III期、2例IV期患者压疮未治愈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治愈出院。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是压疮的高危人群,医护、患者及家属均应重视,采用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减少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3.
【】 目的 分析从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常见病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47例入院时填报带入压疮传报表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带入压疮的年龄分布特点及压疮高危评分与压疮发生之间的符合率。结果 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压疮高危评分大于10分的96例,符合率为38.86%。结论压疮防治工作需要前移。  相似文献   

4.
2005-06以来,我院伤口护理组采用康惠尔溃疡贴与氟哌酸粉剂治疗、护理压疮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压疮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5~84岁。其中院外带入36例(58处)入院后发生难免性压疮20例(30处)。Ⅲ期压疮36例其中:足跟部10例(14处),股骨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链式管理在神经科患者压疮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2016 年1月-12月收治的申报难免压疮患者60例与院外带入压疮患者41例,为观察组,观察压疮发生率和治愈情况。收集2015年1 月-12 月收治的申报难免压疮患者54例与院外带入压疮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结论 2016年实施压疮链式管理后,高危压疮院内发生率由5.56%下降至3.33%,院外压疮治愈率由58.82%上升至65.85%。结论 实施压疮链式管理,可有效预防神经科高危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提高院外压疮的治愈率,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病人压疮的护理对策,提高肿瘤病人压疮的治愈率。方法:对194例院外带入压疮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入院评估,分析产生压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及环境支持。结果:194例病人381处压疮,治愈率67.19%,显效率21.0%,有效率8.92%,无效率2.89%,总有效率97.11%,全部病例未发现新压疮。结论:尽管晚期肿瘤病人产生压疮的原因复杂多变,采取了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地治疗晚期肿瘤病人压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9例骨科患者给予早期压疮预防及积极护理干预。结果:本组24例院外带入压疮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15例难免压疮患者中13例未发生压疮,另2例发生Ⅱ期压疮,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有效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压疮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加强压疮质量管理,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采取压疮三级质量管理评估,院外带入压疮皮肤记录单等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完善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使护理管理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结论通过实施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使压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有效预防压疮,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张红英  王婷婷 《华西医学》2014,(11):2141-2143
目的讨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6月收治的33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入院后即行压疮预测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采取使用软床垫、及时变换受压部位、保护骨隆突处等预防措施,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加强护士交接班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结果院外带入的1例Ⅲ期压疮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转为Ⅰ期,4例Ⅰ期、2例Ⅱ期压疮患者均治愈,住院期间无新发压疮患者。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可预防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对近2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按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压疮的预防护理并作好观察记录,研究护理效果。结果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内科收治脑卒中病人共41例,除1例为院外带入压疮外其余均无压疮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方法在脑卒中病人压疮预防护理中起了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对近2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按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压疮的预防护理并作好观察记录,研究护理效果.结果 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内科收治脑卒中病人共41例,除1例为院外带入压疮外其余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在脑卒中病人压疮预防护理中起了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压疮一直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极大地浪费医疗资源,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压疮可分为院内压疮和院外带入压疮,院内压疮又可分为可预防性压疮和难免性压疮[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开放床位400张.2009年1~6月,本院发生院内压疮17例,经过分析院内压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一些列护理干预措施后, 9~12月,除3例难免性压疮外,院内没有发生因护理不到位而产生的压疮.  相似文献   

13.
熊爱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65-5665,5763
目的通过加强压疮质量管理,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建立压疮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压疮监控记录单,对压疮高危患者和带入压疮患者进行科学管理。结果通过完善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结论实施压疮三级质量管理,能有效预防压疮,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压疮小组在临床压疮管理中的运行及效果。方法以压疮小组成立前2011年的压疮高危和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共145例为A组,采用传统防治压疮的方法;以压疮小组成立后2012年的压疮高危和院外带人压疮患者共199例为B组和2013年的压疮高危和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共380例为c组,由压疮小组制定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并监督实施;各护理单元推荐1名临床护士作为科室压疮督导员,共30人,成立压疮小组后进行统一培训与管理。比较压疮小组成立前后患者住院期间难免压疮发生率、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及压疮督导员的压疮相关知识水平。结果A、B、C组难免压疮发生率分别为76.20%、17.02%、14.61%,带人压疮治愈率分别为54.84%、86.84%、87.97%,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压疮相关知识水平明显提高(P〈0.001)。结论成立压疮小组使临床压疮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压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压疮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2015年全院压疮发生情况。[结果]2013年—2015年共收治住院病人70 506例,高危病人院内发生压疮302例,发生率为0.4%,院外带入压疮642例,发生率为0.9%。压疮好发年龄段≥80岁,压疮好发科室前3位分别为老年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压疮好发部位前3位分别为骶尾部、髋部、臀部。[结论]通过对压疮上报数据进行分析,可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工作,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加强压疮质量管理,降低或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建立压疮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压疮监控记录单,对压疮高危病人和带入压疮病人进行科学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完善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使护理管理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结论通过实施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使压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有效预防压疮,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压疮管理小组,确立管理目标,实施专项理论培训,制订压疮危险评估表和压疮情况报告表,建立管理流程。结果压疮管理小组成立2年内,共收治院外带入压疮患者134例,治愈104例,好转19例,治愈及好转率为91.79%,实现了院内压疮零发生。结论压疮管理小组的建立对压疮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督促作用,能为临床护士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重度压疮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36例院外带入重度压疮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干预压疮;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36例院外带入重度压疮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式干预压疮。结果观察组压疮患者对医生、护士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4.44%、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75.00%,观察组压疮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重度压疮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干预能提高压疮治疗效果及医护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压疮上报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压疮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2年压疮上报数据。结果2011年至2012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40839例,共发生压疮193例,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05%,院外带入压疮占0.09%。院内压疮发生患者Braden评分在6—12分。发生压疮最高的年龄段是70-79岁,压疮发生部位前3位分别为骶尾部、髋部和足跟部,压疮发生原因前3位分别为强迫体位、低蛋白、大小便失禁。结论通过对压疮上报数据库的数据分析,能够为指导临床压疮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带入压疮的好发部位、分期和数量,压疮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度住院患者中带入压疮466例。结果 70岁以上的带入压疮患者超过80%,位居前三位的疾病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恶性肿瘤,发生压疮的主要部位依次为骶尾部 338例 (29.83%)、足跟部161例(14.21%)、髂部和大转子156例(均为13.77%),分期为Ⅰ期321例 28.33%、Ⅱ期688例 (60.72%)、Ⅲ期95例 8.38%、Ⅳ期29例 2.56%。结论 加强社区与家庭中的老年护理,更新压疮知识和技能;通过医疗联合体实施医院与社区、家庭的无缝隙链接,减少院外压疮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