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风热感冒患者通过中药汤剂治疗的经验总结。方法将风热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汤剂主要成分有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淡豆豉与薄荷等,记录患者使用中药汤剂后的感冒恢复情况。结果风热感冒患者通过中药汤剂治疗1~3 d后风热感冒情况明显好转。结论中药汤剂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的减轻风热感冒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和Embase数据库,纳入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治疗感冒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5月10日,系统评价两者治疗各种类型感冒的临床疗效以及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的差异性。[结果] 对纳入研究的5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s,RCT)进行统计分析,共涉及病例数6 093例。结果显示,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感冒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1.0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1.07),P>0.05]。亚组分析提示,两者治疗风寒感冒[RR=0.97,95%CI(0.93,1.01),P>0.05]、风热感冒[RR=1.04,95%CI(1.00,1.08),P>0.05]、阴虚感冒[RR=1.02,95%CI(0.99,1.05),P>0.05]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分析提示,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感冒退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差值(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06,95%CI(-0.42,0.30),P>0.05];饮片治疗感冒咽痛时间短于配方颗粒[SMD=-0.66,95%CI(-1.09,0.23),P<0.001]。[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感冒疗效相当,分别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阴虚感冒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退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饮片缓解感冒咽痛时间稍优于配方颗粒。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规范化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2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就诊的感冒患者240例,风寒感冒者102例,风热感冒者78例,阴虚感冒者60例。分别给予桂枝汤、桑菊饮、加减葳蕤汤配方治疗。各证型感冒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以中药饮片复方为对照组,中药配方颗粒复方为观察组。治疗3d后观察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评估两组疗效。结果各感冒证型中两组的总有效率及退热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痊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疗效治疗各证型外感效果显著,与同等处方的中药饮片煎剂效果相当,是对中药饮片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68例小儿风热感冒。结果与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疗效好,副作用少,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感冒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持续多发.归属于中医理论的表证,根据临床表现症状的不同,又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三种,其中风热感冒最为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身热,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临床治疗药宜辛凉,以达到清热疏风、发表散肺之功.感冒舒颗粒由中药大青叶、荆芥、防风、薄荷、连翘、牛蒡子、桔梗、白芷、甘草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发表宣肺之功效.用于感冒所致的头痛、体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清热解毒干粉合剂治疗风热感冒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热解毒干粉合剂是清热解毒口服液原方,经煎煮,过滤浓缩,喷雾干燥等程序制成的新制剂。为了验证其疗效,我们选择符合风热感冒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与清热解毒口服液相对照。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标准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均根据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中“中药新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二)观测指标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感冒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患者、医务人员关注感冒清片(胶囊)、脑络通胶囊等中西药复方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通报显示,感冒清片(胶囊)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咽喉肿痛等症状。组方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3种化药成分,及大青叶、岗梅等6种中药成分。监测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国家专利网搜索,筛选出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有164首,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其中,用药频次大于10的有51味中药,排在前5位的是甘草(69)、防风(53)、连翘(52)、薄荷(49)、金银花(46),设置支持度个数为15及置信度0.6时,得出排前3位的药对频次为连翘-甘草(30)、甘草-桔梗(28)、甘草-防风(27)。[结论]可以看出治疗风热感冒主要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并能演化得到核心组合70个,新处方12个,这为临床治疗风热感冒及开发治疗风热感冒药物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小儿推拿对风热感冒发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风热感冒发热患儿2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共110例)、对照组(共10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中药药浴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退热起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小儿推拿对风热感冒发热的临床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感冒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病.可以引起许多继发病,危害极大,中医治疗感冒辨证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临床上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颇多,而治疗风寒感冒的成药确少见.我们同中药厂合作研制的治疗风寒外感的感冒冲剂,临床治疗风寒型感冒108例,疗效满意,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