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妊娠期哮喘小鼠模型中Th17及Treg细胞活性分布和表达变化,探讨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在妊娠期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以OVA/Al(OH)3混悬液致敏与激发构建妊娠期哮喘组(AP组)和非妊娠期哮喘组(ANP组)小鼠模型;健康妊娠组(HP组)和健康非妊娠组(HNP组)小鼠致敏与激发均以只含Al(OH)3的生理盐水混悬液替代。光镜下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HE染色评价小鼠气道炎症程度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Th17及Treg细胞所占CD4+T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细胞比值;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h17及Treg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结果:妊娠期哮喘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分类及计数、肺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活体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Penh值等客观指标证实,妊娠哮喘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外周血中,AP组CD4+IL-17+T细胞(Th17)显著升高(P<0.01);Foxp3+T细胞(Treg)显著降低(P<0.01);与HP,HNP组相比,存在Th17/Treg比例失衡(P<0.01)。AP组小鼠肺组织中IL-17、IL-23,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P组及HNP组(P<0.01);IFN-γmRNA则显著低于HP组及HNP组(P<0.01);ANP组各因子mRNA水平变化与AP组一致,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妊娠期哮喘小鼠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h17、Treg细胞数量及免疫平衡状态发生改变,可能是妊娠期哮喘发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IDO1信使RNA(mRNA)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CCK8方法检测IDO1小干扰RNA(siRNA)及诱导因子干扰素(IFN-γ)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上述两种处理因素对宫颈癌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O1蛋白定位在肿瘤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胞浆中,其阳性表达率(8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γ(IFN-γ)促进HeLa和SiHa细胞IDO1 mRNA表达升高(P0.01)。(3)siRNA敲减IDO1抑制IFN-γ介导的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并且降低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高表达的IDO1受IFN-γ调控,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二步序贯治疗对哮喘小鼠气道组织核因子κB(NF-κB))系统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昆明系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布地奈德组和二步序贯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分别予以布地奈德和二步序贯干预治疗。观察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病理变化,气道组织NF-κB、GATA结合蛋白3(GATA-3)以及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结果布地奈德组和二步序贯组气道组织炎性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组和二步序贯组气道炎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和二步序贯组气道组织NF-κB、GATA-3、IL-4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降低,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组和二步序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步序贯治疗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活性,进而降低GATA-3的表达,降低Th2类细胞因子,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防哮饮"早期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防哮饮"小剂量组、"防哮饮"中剂量组、"防哮饮"大剂量组、布地奈德组各10只,用卵蛋白致敏激发造模。中药"防哮饮"组从致敏第1天起,将中药"防哮饮"按小剂量(含生药0.5 g/mL)、中剂量(含生药1.5 g/mL)、大剂量(含生药2.5 g/mL)灌胃给药,每日1次,每次0.4 mL,共27 d。在最后1次激发后24 h(第28 d)处死小鼠,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IL-10的含量,并镜检BALF中EOS%。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EOS[(2.9±1.4)%]较对照组[(1.3±0.9)%]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0的含量[(7.6±3.0)ng/mL]较对照组[(44.9±33.0)ng/mL]降低(P〈0.05)。"防哮饮"小、中、大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哮喘小鼠血清IL-10水平,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哮饮"大、中、小剂量组和布地奈德组均能明显降低BALF中EOS%(P〈0.0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防哮饮"及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治疗均能够明显改善哮喘小鼠病理状态,上调哮喘小鼠血清IL-10表达和降低BALF中EOS%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免疫球蛋白E(IgE)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血清ECP和IgE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ECP、IgE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ECP与IgE呈正相关关系(r=0.471,P0.01)。结论测定IgE、ECP水平能反映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建立研究组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2)和对照组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lb/c),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绒毛、蜕膜组织中TSLP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TSLP、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表面FoxP3的表达。结果:RT-PCR法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组织中TSLP的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法分析显示自然流产模型组绒毛、蜕膜组织中TSLP的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ELISA法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血清中TSLP、IL-4的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而IFN-γ的表达较正常妊娠模型组未见明显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CD4+CD25+Treg和FoxP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结论:TSLP明显降低,可能是导致URSA患者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定喘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幼鼠肺组织病毒载量、炎症因子及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滴鼻法建立RSV肺炎模型;采用双腔体描记法检测幼龄大鼠气道阻力,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1)病毒载量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病毒载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肺炎组比较,定喘颗粒干预组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气道阻力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气道阻力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肺炎组比较,定喘颗粒干预组气道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损伤及干湿比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定喘颗粒干预组病理损伤评分及肺湿干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幼龄大鼠后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变化及定喘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RSV模型组、定喘汤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余各组用RSV(Long珠)病毒予大鼠滴鼻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RSV模型组均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定喘汤组给予定喘汤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变化情况;采用细胞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病理结果显示,RSV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炎症明显,炎症细胞增多,定喘汤干预后肺组织炎症有所好转。RSV模型组细胞总数及各分类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喘汤组细胞总数及各分类指标均低于RSV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喘汤干预RSV感染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BALF中的炎症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肺泡灌洗液(BALF)中羟脯氨酸(HY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TIMP-1)为观察指标,了解呼吸道异物吸入对气道损害、重建的影响。 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在浙江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46例呼吸道异物患儿,按异物滞留体内时间分为3组(A组:<7d,B组:~30d,C组:>30d),对3组患儿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析,并对其中的HYP、MMP-9细胞阳性率和TIMP-1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对照组为12例有异物吸入可疑病史,但最后排除的儿童。 结果对照组与患儿组间细胞学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肥大细胞仅在患儿BALF中发现。对照组及各组患儿的MMP-9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3%、62.5%、80.0%和93.3%,TIMP-1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6.3%、50.0%、80.0%和93.3%,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6和P<0.001);各组间HY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气道异物促进MMP-9、TIMP-1及HYP的表达和分泌,提示气道异物可导致支气管肺组织破坏和重建,其程度与异物滞留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太子健Ⅱ煎剂对哮喘模型豚鼠支气管壁内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太子健Ⅱ煎剂抗小儿哮喘复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高、低剂量太子健Ⅱ煎剂组,卵白蛋白致敏并成功诱喘,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地塞米松、高、低剂量太子健Ⅱ煎剂,连续15d。用计数板计数豚鼠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气管壁内的EOS数,放免法检测BALF中ET-1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太子健Ⅱ煎剂高剂量组能减少BALF及支气管壁内EOS的数量(P0.05),降低BALF中ET-1的水平(P0.01)。结论太子健Ⅱ煎剂可能通过减轻EOS浸润、ET-1产生,减轻气道的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肺益气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等止咳平喘、扩张支气管、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肺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围气道阻力)变化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87.5%(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中心气道阻力、总气道阻力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周围气道阻力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心气道阻力、总气道阻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周围气道阻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CRP、EOS、IL-4显著低于治疗前,IL-10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EOS、IL-4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益气汤加减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雾霾环境下流感病毒(Ⅳ)感染小鼠模型,探讨其对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鼻咽灌洗液中气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肺组织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PM2.5感染组、Ⅳ感染组、联合感染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各组小鼠进行PM2.5气管滴注/Ⅳ感染模型处理,于造模后第3、7、10天进行取材。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鼻咽灌洗液中sIgA水平变化;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SP-A蛋白的表达。结果经PM2.5及Ⅳ双重感染小鼠后,镜下可见肺泡间隔增厚,细支气管壁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小鼠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小鼠鼻咽灌洗液中sIgA含量降低,肺组织中SP-A表达降低。与PM2.5感染组比较,Ⅳ感染组能够降低鼻咽灌洗液中sIgA及肺中SP-A的表达,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感染组在第3、7天能够显著降低sIgA、SP-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于第10天开始逐步升高。结论本实验中,3种造模方法均造成肺部不同程度的损伤,尤以PM2.5气管滴注联合Ⅳ感染所造成的肺部损伤最为严重。故证明此法简单、可靠,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肺部疾病及致炎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癌基因1(γ-synuclein)表达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癌组)、1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组织中γ-synuclein的表达,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结果:γ-synuclein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379,P<0.01),其中,γ-synuclein在子宫内膜癌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子宫内膜癌组γ-synuclein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P<0.01)。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水平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χ2=7.040,P<0.01)。γ-sy-nuclein、血清CA125之间无相关性(r=0.201,P>0.05)。结论:γ-synuclein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可能作为预后指标;血清CA125水平可能预示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在早产儿慢性肺疾病(CL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动态改变及其在CLD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对1999 12—2004 11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的62例患儿每日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检测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分类、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及羟脯氨酸(Hyp)水平。病例分为4组:肺炎组20例;肺透明膜病(HMD)组13例;CLD组15例;对照组14例(无肺部疾病者)。 结果(1)CLD组BALF中HA和PCⅢ水平分别较肺炎组及HMD组明显升高,并且也分别高于对照组BALF中的水平;(2)CLD组BALF中的HA和Hyp均分别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而PCⅢ与肺泡巨噬细胞总数呈正相关。另外,HA、PCⅢ及Hyp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 结论CLD患儿肺内HA、PCⅢ及Hyp产生增多;BALF中HA、PCⅢ及Hyp的水平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疾病活动性并具有估计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IL-18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57例,以其中胎儿宫内感染21例为研究组,无宫内感染136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脐血白细胞介素-18(IL-18)、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1)研究组IL-18及IFN-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研究组IL-4表达水平百分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IFN-γ/IL-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组IL-18与IFN-γ、IL-4、IFN-γ/IL-4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IL-18是Th1/Th2网络平衡的更高层次的调控者;IL-18水平下调,导致新生儿Th1/Th2细胞因子比例下降,以致不利于HBV的清除,IL-18水平下调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细胞的变化情况及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和STAT-3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对30例复发性流产(RSA)非孕期患者和30例正常非孕(NNP)妇女抽取抗凝静脉血5ml,Ficol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和Th17细胞的比例,PBMC培养5小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4和IL-17的水平,同时检测T-bet、GATA-3和STAT-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SA患者Th1细胞的百分比和Th17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NNP组(P<0.05),Th2细胞的百分比低于NNP组(P<0.05)。RSA组PBMC培养上清中IL-4水平低于NNP组(P<0.05),而IFN-γ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NNP组(P<0.05)。RSA患者GATA-3mRNA表达较NNP组减少(P<0.05),而T-bet和STAT-3mRNA明显高于NNP组(P<0.01)。结论:RSA患者PBMC合成IFN-γ和IL-17的水平明显增高,合成IL-4的水平明显降低,表明存在T细胞亚群的分化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可能受到相应的核转录因子T-bet、GATA-3和STAT-3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析丹龙定喘汤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雌性豚鼠24只,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丹龙定喘汤组,每组6只。采用卵蛋白致敏法建立豚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以丹龙定喘汤干预,并以地塞米松做对照药物,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气道重塑的程度及豚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 (1)模型对照组豚鼠肺支气管管壁和平滑肌层明显增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龙定喘汤组气道壁厚度减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对照组豚鼠肺组织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龙定喘汤组TGF-β1含量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龙定喘汤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中的TGF-β1水平,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增殖而阻断气道重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黄芪对新生儿脐血Th1/Th2功能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 (CBMC) Th1/Th2的功能状态及黄芪 (AM)对新生儿 CBMC Th1/Th2功能平衡的影响。 方法 对 2 4例足月新生儿 CBMC体外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 P)和 PHA- P+AM刺激 (分为新生儿 PHA组和 AM组各 2 4例 ) ,培养 4 8h,用 EL 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4 (IL - 4 )和γ干扰素 (IFN -γ)含量。以 15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对照 (分为儿童 PHA组和 AM组各 15例 )。 结果 新生儿 PHA组 IFN-γ、IL - 4水平显著低于儿童 PHA组 (P均 <0 .0 1) ,IFN -γ/IL - 4比值也明显低于儿童 PHA组 (P<0 .0 5 ) ,与儿童比较呈现低水平的 Th2相对优势状态。新生儿 AM组 IFN -γ、IL - 4水平显著高于新生儿 PHA组 (P均 <0 .0 1) ,其中以 IFN-γ变化明显 ,IFN-γ/IL - 4比值明显高于 PHA组 (P<0 .0 5 )。儿童 AM组 IFN-γ水平较儿童 PHA组明显增高 (P<0 .0 1) ,IL - 4水平较 PHA组无明显变化 (P>0 .0 5 )。新生儿 AM组IFN-γ和 IL - 4水平明显高于儿童 PHA组 (P均 <0 .0 1) ,IFN-γ/IL - 4比值明显高于儿童 PHA组(P<0 .0 5 )。新生儿 AM组 IL - 4水平明显高于儿童 AM组 (P<0 .0 5 ) ,两组 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IFN-γ/IL - 4比值明显低于儿童 AM组 (P<0 .0 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及其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β(IFN-α/β)含量及肺组织中非结构蛋白1(NS1)、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mRNA、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影响,以探讨甘露消毒丹及其挥发油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PF级BALB/c小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组、滴鼻组、灌胃滴鼻合用组、奥司他韦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以流感病毒FM1-6-E2滴鼻造模。于造模后第7天,摘眼球放血处死小鼠,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肺组织进行检测以及图像分析,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4、TNF-α、IFN-α/β含量,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NS1、RIG-Ⅰ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1)流感病毒感染后模型小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可见Ⅱ型细胞坏死、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内纤毛增粗、脱落,形成肺部炎症;各治疗组均可改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2)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血清中IL-4、TNF-α、IFN-α/β的含量及肺组织中的NS1、RIG-ⅠmRNA、NF-κB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与模型组比较,灌胃组、滴鼻组、灌胃滴鼻合用组、奥司他韦组血清中IFN-α/β含量显著升高,IL-4、TNF-α含量及NS1 mRNA、RIG-ⅠmRNA、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甘露消毒丹各治疗组不同剂型抗流感病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滴鼻合用组灌胃组滴鼻组。结论甘露消毒丹具有抗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通过抑制RIG-Ⅰ/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阻止炎症的病理反应,提高免疫因子含量,降低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人乳头瘤病毒6型感染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Genital Warts,GW)患者的血清白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及特异性人乳头瘤病毒6型(HPV6)抗体进行测定,进一步探讨尖锐湿疣的免疫学变化.方法经PCR-DNA检测证实为HPV6型引起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组患者60例,分为初发组(n=30)及复发组(n=30).另设正常健康对照组(n=30).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IL-5、IFN-γ及特异性血清抗HPV6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IL-5水平初发组(3.16±1.32pg/ml)、复发组(2.37±0.94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71±0.87pg/ml),(P<0.01);而GW复发组血清IL-5水平低于初发组(P<0.01);患者血清IFN-γ水平初发组(3.43±0.21pg/ml)、复发组(1.62±0.10gp/m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5.90±0.25pg/ml)(P<0.01);复发组血清IFN-γ水平比初发患者更低(P<0.01);患者血清HPV6抗体水平初发组(OD0.995±0.275)、复发组(OD0.519±0.16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OD0.285±0.078)(P<0.05);而复发组血清抗-HPV6低于初发组(P<0.05).结论尖锐湿疣组患者血清的IFN-γ水平降低,而IL-5水平相对增高,可能是尖锐湿疣发病的因素之一.IFN-γ水平降低及IL-5的不足和体内抗-HPV6水平较低,可能是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