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兰州市采暖期居民室内PM2.5污染水平,并初步分析不同居住条件和人群时间-活动模式下室内PM2.5污染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固定便携式空气采样泵进行室内(厨房和卧室)PM2.5样品收集,重量法分析室内PM2.5污染水平;同时进行住户基本情况及时间-活动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53户厨房、卧室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24.75、118.91μg/m3;西固区(污染区)与对照区的厨房、卧室PM2.5平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9.3%(42/53)的厨房空气样品PM2.5浓度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卧室超标率为77.4%(41/53)。独栋楼房厨房PM2.5平均浓度(171.32μg/m3)高于单元楼房(115.22μg/m3);集中供暖户的厨房和卧室PM2.5平均浓度(109.51、97.78μg/m3)均低于安装烟囱煤炉者(167.23、177.75μg/m3);燃煤厨房PM2.5平均浓度(203.56μg/m3)高于燃气厨房(113.58μg/m3)和用电厨房(107.31μg/m3);采样24 h内总做饭时间1 h的厨房和卧室PM2.5平均浓度高于≤1 h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次调查的兰州市采暖期居民室内PM2.5污染比较严重,其污染水平受到住房条件、取暖方式、燃料类型及做饭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居民住宅区PM2.5污染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每月10—16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某教学楼楼顶进行PM2.5采样,同时收集采样当天的气象资料,并对PM2.5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010年共收集到83份有效滤膜,PM2.5平均浓度为0.050 mg/m3,日均浓度范围0.003~0.180 mg/m3;PM2.5浓度呈季节性波动,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浓度分别为0.058、0.027、0.046、0.069 mg/m3,表现为夏秋季节浓度较低,而春冬季节浓度较高;PM2.5浓度受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情况等多种气象条件影响。PM2.5浓度与气温呈负相关(r=-0.820),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510),与降雨时大气中PM2.5浓度(0.038 mg/m3)相比,不降雨时大气中PM2.5浓度(0.064 mg/m3)较高(P<0.05)。结论南山区居民住宅区PM2.5污染较为严重(参考美国PM2.5卫生标准),气温、气湿和降雨均能影响大气中PM2.5水平,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PM2.5污染和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冬春季节室内空气颗粒污染物污染水平。方法于2013年1—5月工作日期间在济南市某办公场所采用LD-5C(B)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对室内空气颗粒物PM10、PM2.5进行监测。结果济南市冬春季节室内颗粒物PM2.5、PM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82、0.115 mg/m3;采暖期室内PM2.5、PM10的质量浓度(0.152、、0.191 mg/m3)高于非采暖期(0.050、、0.079 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暖期室内PM2.5/PM10为0.807,非采暖期PM2.5/PM10为0.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17,P=0.001);室内外PM2.5相关系数r=0.878,P=0.001;室内外PM10相关系数r=0.701,P=0.001。结论济南市冬春季节室内颗粒物污染较重,室内外颗粒物质量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采暖对室内细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宝山区空气中PM_(10)和PM_(2.5)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的污染水平,为PM2.5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07年选择钢研所和罗泾监测点分别作为污染区和对照区,采用称重法进行PM10、PM2.5浓度测定。[结果]宝山区空气中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0.102mg/m3和0.054 mg/m3;冬春季节浓度高于夏秋季;钢研所监测点浓度高于罗泾监测点浓度;PM2.5占PM10的比值为0.55。[结论]上海宝山区空气中颗粒物污染较严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PM2.5在PM10的比例已超半,应重视细颗粒物的空气污染和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分析珠海西区PM2.5污染水平。方法选择城乡固定监测点,以中流量采样器采集大气中的PM2.5,重量法测定,每个点采样3 d以上。结果珠海市西区PM2.5平均浓度为0.092 mg/m3;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0.10 mg/m3,乡村平均浓度为0.078 mg/m3,(P>0.05);在交通繁忙路段(车流量>200辆/5 min)PM2.5平均浓度为0.13 mg/m3,非繁忙路段(车流量<200辆/5 min)平均浓度为0.084 mg/m3,(P<0.01);风速>0.5 m/s时,PM2.5平均浓度为0.054 mg/m3,风速<0.5 m/s时,PM2.5平均浓度为0.11 mg/m3,(P<0.01)。结论珠海市西区PM2.5污染水平较国内其他大城市低,但超过了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限值;城乡污染无显著性差异;交通繁忙路段明显高于非繁忙路段;风速提高时,污染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城区典型居民住宅区PM2.5的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住宅区PM2.5的污染状况.[方法]在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网络中的一个城市居民住宅区监测点进行了为期1年的PM2.5的监测(TEOM法).[结果]PM2.5年均值0.060 mg/m3;月均浓度范围(0.037±0.019)~(0.102±0.064)mg/m3,日均浓度范围0.006~0.258 mg/m3.PM2.5冬季明显高于夏季,1月最高,8月最低;污染水平的变化明显受到交通干道机动车和气象因素的影响.[结论]如以欧美等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作评价,超标率和超标倍数较高;而与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污染水平相比,污染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城区居民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城区居民室内污染现状。方法于2008年12月对南山区28套住宅厨房、客厅、卧室空气中甲醛(HCHO)、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Phi10)、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进行检测,同时调查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28户家庭室内苯系物的平均浓度均〈0.05mg/m^3,HCHO、CO2、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25mg/m^3、0.077%、0.258mg/m^3;苯系物、HCHO、CO2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标准值,PM10平均浓度超标66.7%。厨房、客厅和卧室污染物浓度总体分布差异,以及温度、吸烟对污染物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相对湿度与PM10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深圳市城区居民室内PM10污染相对严重,高湿度环境可能会使其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某区餐厅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餐厅室内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现状,揭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为卫生标准及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区42家餐厅,使用AM-510智能防爆粉尘仪进行餐厅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的检测,同时记录餐厅内人员数量、吸烟者数量等情况,比较不同类别餐厅、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的差异,分析影响因素与室内细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结果 42家餐厅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94μg/m3、76μg/m3,室内比室外高155.26%;有吸烟的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高于室外206μg/m3(228.8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吸烟的餐厅室内与室外水平基本相当;中式正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高于中式快餐厅和西式快餐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式快餐厅和西式快餐厅室内外PM2.5浓度水平相当;大、中、小型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A、B、C级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经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存在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室内无吸烟的餐厅该相关关系更为紧密,而有吸烟的餐厅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无相关关系,以无吸烟餐厅的PM2.5浓度为应变量(y),其室外PM2.5浓度为自变量(x)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μg/m3)=0.828x+9.456(R2=0.862,F=100.327,P〈0.001);餐厅室内PM2.5浓度与吸烟支数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14,P〈0.001)。结论餐厅内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吸烟和室外空气PM2.5浓度是影响餐厅室内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住宅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及其与大气浓度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当前住宅室内空气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及其与室外大气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户市区常住家庭,采用单孔多段冲击式颗粒物采样仪进行室内外空气PM2.5、PM10浓度的同时监测。结果非采暖期室内空气PM2.5和PM10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7.0~272.9μgm3和42.9~309.6μgm3;采暖期分别为20.7~251.4μgm3和34.0~283.9μgm3。PM2.5与PM10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相关关系在非采暖期和采暖期有所不同。结论住宅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室内颗粒物的污染规律,探讨颗粒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兰州市冬季室内外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理化特性。方法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在不同采样点(混合区、工业区、郊区、公共场所)连续采集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样品,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M2.5和PM10中水溶性离子(F-、Cl-、NO3-、SO42-、Na+、NH4+、K+、Mg2+、Ca2+)和重金属(Fe、Pb、Cd和Cu)。结果调查期间PM2.5和PM10浓度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除公共场所PM2.5外,其余采样点PM2.5和PM10污染均呈现为室外高于室内;室内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主要为SO42-、NO3-、Cl-和NH4+,室外主要为SO42-、NO3-和Cl-;水溶性离子对PM2.5的贡献室外高于室内,对PM10的贡献则相反;室内外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均表现为室外高于室内,城区高于郊区,且Fe污染水平整体较高,Pb、Cd分别在混合区和工业区污染较重。结论本次调查的兰州市冬季室内外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关注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铅、镉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大气PM2.5长期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为科学制定政策保护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卫星遥感反演的北京市2010年的PM2.5浓度数据、人口数据、基线死亡率等基础数据,利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将网格化的PM2.5污染数据转换为区县尺度数据,基于WHO的经典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模型和PM25全暴露范围RR函数表,评估北京市各区县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过早死亡,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分疾病种类的特点.结果 2010年北京市各区县的大气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35 μg/m3);北京市归因于大气PM:5污染的过早死亡数为16 527人,归因死亡率为0.843‰,中心城区和东南部郊区的过早死亡风险较高,过早死亡数最多的为朝阳区(5 648人,归因死亡率为1.542‰)和海淀区(4 21 1人,归因死亡率为1.284‰),过早死亡数最少的为西北部郊区.结论北京市2010年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过早死亡人数较多,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制定政策减少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过早死亡时,应重点关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发展较快的东南部郊区,并基于各区县过早死亡的疾病分布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宣教和防控.  相似文献   

12.
贾茹  孙茜  孟昭伟 《现代预防医学》2021,(19):3488-3492
目的 调查西安市两城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探讨其污染特征及其主要污染来源。方法 2019年每月10—16日和遇到雾霾天气(AQI>200)连续在西安市雁塔区和莲湖区两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2.5样品,按照HJ 647—2013(《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主要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西安市两个主城区PM2.5质量浓度的中位数为0.053m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率为40.50%(81/200),莲湖区、雁塔区PM2.5质量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054mg/m3、0.046mg/m3,超标率分别为42.16%(43/102)、38.78%(38/98),两个地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9,P=0.171)。冬季PM2.5质量浓度最高(0.091mg/m3),夏季PM2.5质量浓度最低,(0.026mg/m3),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113.949,P<0.001)。莲湖区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的是苯并[g,h,i]苝,其次是茚并[1,2,3-cd]芘、苯并[b]荧蒽,雁塔区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的是荧蒽、芘、茚并[1,2,3-cd]芘,两个地区多环芳烃各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子分析法显示西安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65.32%、61.38%)、燃煤(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9.92%、9.34%)、工业来源(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7.92%、8.20%)。结论 2019年西安市大气PM2.5超标较严重,主要污染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和工业来源的混合型污染。  相似文献   

13.
北京某城区居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城区居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初步探讨影响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氮氧化物(NOx)浓度的室内因素。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随机抽取463位居民进行室内环境状况问卷调查,从被调查者中随机抽取91户家庭,入户监测其室内空气中甲醛和NOx浓度。采用多元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室内空气中甲醛、NOx浓度密切相关的室内因素。结果室内空气中甲醛日平均浓度为0.049mg/m3,超标率为13%,装修过的家庭卧室空气中甲醛浓度(0.058mg/m3)明显高于未装修家庭(0.034mg/m3),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卧室和厨房空气中NOx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053和0.090mg/m3,超标率分别为9%和48%,其浓度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装修与否、每月天然气用量、排烟渠道通向入选卧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回归方程;居室净高、吸烟与否入选卧室空气中NOx浓度回归方程;使用面积、居室净高、采样时间内开火做饭次数入选厨房空气中NOx浓度回归方程。结论该城区居民室内空气中甲醛和NOx污染较严重,家庭装修与卧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关系最密切,天然气燃烧是厨房空气中NOx和卧室空气中甲醛的重要来源,吸烟是卧室空气中NOx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同空气污染地区小学生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程度不同地区小学生肺功能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空气相对轻重污染区2006~2008年大气SO2、NO2、PM10和CO的日监测值,在污染轻重区分别设点每月进行PM2.5的监测,在大气监测点周围3km范围内各选择1所600人以上的学校进行小学生肺功能检查。结果①空气相对重污染区(南山区)空气SO2、NO2、CO、PM10和PM2.5平均浓度均高于空气相对轻污染区(龙岗区),分别为0.0285mg/m3与0.0227mg/m3,0.0649mg/m3与0.0473mg/m3,2.278mg/m3与1.478mg/m3,0.0724mg/m3与0.0713mg/m3,0.0665mg/m3与0.0524mg/m3,除PM10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小学生肺功能主要指标(VC、VC%、FVC、FVC%、MVV、MVV%、FEV1.0、FEV1.0/FVC、PEF、PEF%、FEF25、FEF50和FEF75)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同年级小学生肺功能比较,南山区小学生肺功能主要指标值高于龙岗区,主要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空气污染对小学生肺功能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field data collection of an air pollution epidemiologic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1993 to 1996 in four Chinese cities of Lanzhou, Chongqing, Wuhan, and Guangzhou. In each city, an urban district and a suburban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mbient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TSP), size-fractionated particulate matter including PM2.5, PM2.5-10, and PM10, sulfur dioxide (SO2), and oxides of nitrogen (NOx) were measured in these distric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wide inter-city and intra-city gradients in long-term ambient levels of these measured pollutants. Across the eight districts, the 1993-1996 4-year means of TSP, SO2, and NOx ranged from 198 to 659 microg/m3, from 14.6 to 331 microg/m3, and from 31.5 to 239 microg/m3, respectively, and the 1995-1996 2-year means of PM2.5, PM2.5-10, and PM10 ranged from 51.5 to 142 microg/m3, from 29.2 to 107 microg/m3, and from 80.7 to 232 microg/m3, respectively. These pollution ranges substantially extended the upper end of the pollution ranges of previous air pollution epidemiologic studies conducted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In each distric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the measured pollutants were observed for daily concentrations. However, the gradient patterns in long-term means of different pollutants were different across the eight districts. (e.g., PM2.5-10 and TSP were highest in the Lanzhou urban district, PM2.5 and PM10 were highest in the Guangzhou urban district, SO2 was highest in the Chongqing urban district, and NOx was highest in the Guangzhou urban district). In general, seasonal variations were present in the ambient concentrations with high levels often occurring in winter months. The eight districts may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district clusters based on integrated levels of all measured pollutants. These features of the ambient air pollution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d may provide unique opportunities to study exposure-effects relationships in the four Chinese cities.  相似文献   

16.
陈瑞  孙建云  魏巧珍 《卫生研究》2021,(2):274-278,283
目的分析兰州市两区2015-2019年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浓度及其化学成分变化趋势。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兰州市选择住宅区代表城关区和工业区代表西固区2个采样点,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检测其质量浓度、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及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s)的含量。结果 2015-2019年在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共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838份,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和日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5)。2015-2019年PM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是铝、铅、锰和砷;2015-2016年锑、铝、砷、镉、铬、铅、锰和铊的含量高于其他年份(P<0.05),且砷年均浓度分别为7.92、8.63 ng/m3,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考浓度限值;2015-2019年铬年均质量浓度远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参考浓度限值。在2015-2019年中除了2018年以外,兰州市两区大气PM2.5中PAHs平均浓度最高的均为蒽,苯并[b]荧蒽、茚并[1,2,3-cd]芘年均含量在2015年最高,萘、茐、苊、蒽、菲、荧蒽、芘、苯并[k]荧蒽和苯并[a]芘年均含量在2017年最高,苊烯、■和苯并[g, h,i]苝年均含量在2018年最高(P<0.05);2017-2018年兰州市两区苯并[a]芘平均含量分别为1.16、1.11 ng/m3,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年均浓度限值。兰州市两区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Cl-年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SO■、NO-3和NH+4在2017-2019年的年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两区SO42-、Cl-均在2015年最高,NO-3、NH+4均在2017年最高(P<0.05)。结论兰州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但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7.
皖西南农村地区空气污染水平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初步了解农村室内外空气污染水平。方法 1999年1-4月在安徽省西南部农村地区随机抽取324农村居民家庭,对室内外空气中PM10与SO2的污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同时以家庭使用燃料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室内外空气中PM10平均浓度高于150mg/m^3;但是SO2室内外平均污染水平低于150mg/m^3。PM10和SO2污染水平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 被调查农村地区冬季存在比较严重的空气颗粒物污染,这种污染主要由于农村居民生活燃柴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