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颈动脉支架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为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并为禁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实验证实,其对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与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同.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依赖于规范的操作和术前对脑血流与脑功能的全面评估.随着保护技术的应用和防止再狭窄技术的成熟,介入治疗将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支架材质对冠状动脉支架CTA成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冠状动脉支架CTA资料。以不同材质把支架分组并与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评价不同材质支架组间CTA图像质量并比较组间CT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共置入95个支架,包含13种不同支架厂商产品,两种支架材质,分别是钴铬合金支架(22个)和不锈钢支架(73个)。钴铬合金支架较不锈钢支架伪影少,可评价率(86.7%vs 77.5%,P=0.002)、诊断准确性高(94.7%vs 71.2%,P=0.034)。结论钴铬合金支架较不锈钢支架伪影少,可评价率高,诊断准确性高,有利于冠脉支架CTA评价,值得推荐厂家采用的较理想的支架材质。不锈钢价值伪影相对较多,冠脉支架CTA评价准确率相对较低,值得引起临床及厂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支架精显(StentViz)和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评价支架可视性和膨胀性的应用。 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同时接受StentViz和IVUS检查的PCI患者30例。分别在QCA、StentViz和IVUS图像中对植入的33枚支架最小直径、最大直径进行测量,计算支架偏心指数,并进行不同方法间比较分析。对33枚支架共143幅StentViz影像作支架可视性分级评价。 结果 QCA测量的支架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均显著大于StentViz、IVUS测量(P<0.05),支架偏心指数均显著低于StentViz、IVUS测量(P<0.05);StentViz测量的上述指标与IVUS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ntViz与IVUS测量的支架最小直径相关性(r = 0.956)优于QCA与IVUS测量的相关性(r=0.776)。StentViz测量的支架最小直径与QCA测量相比,同IVUS测量具有更好的一致性。143幅StentViz图像中支架可视性评价显示,支架显示优82.1%(评分4分),良15.3%(2~3分),差2.6%(0~1分)。 结论 StentViz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内支架可视性,与QCA相比在测量支架直径方面同IVUS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支架——干细胞捕捉支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支架内再狭窄 (ISR)是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疗效的主要原因 ,也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领域最富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放射性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的途径来预防ISR ,近年 ,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加速受损内膜修复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 ,细胞种植支架得以问世。尤其是新近研制出的CD34抗体支架能捕捉内皮前体细胞(EPCs) ,加速内皮修复 ,在临床上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一、EPCs介绍(一 )EPCs的来源 现在认为内皮细胞系与造血细胞系在胚胎发育早期密切相关 ,它们共同来源于中胚层一种祖先细胞 成血管细胞。在胚胎期 ,成血管细胞在血岛中分化 ,其周边的细胞分化成扁平的内皮细胞 ,相邻的内皮细胞连接 ,并且形成最早的毛细血管。出生后EPCs体内也是存在的。Gehling等发现 ,用G CSF转移到外周血中的AC133 细胞 ,在内皮生长因子或造血系生长因子的作用下 ,可分别分化为内皮细胞或造血细胞。EPCs存在于骨髓、脐带血、外周血中。(二 )EPCs的表面标记 EPCs能被动员进入血液循环并增殖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从形态上不能区分 ,只能依靠特异性的分子标记来鉴定和筛选。对于EPC的...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支架刘清欣综述王建华审校1研究历史内支架是用来支撑体内管道狭窄的一种管状结构,是在球囊成形术显示缺陷后发展起来的。1969aDoter等首次报导了内支架的实验研究。1983aDoter和Cragg分别介绍了一种热形状镍钛记忆合金内支架,短期观察...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支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支架 (endovascular stent,ES)是用于血管再通术后支撑病变部血管的一种管状支撑物 ,是在球囊成形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 ES制作材料及工艺的改进 ,其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由于术后 ES的狭窄 /闭塞率高 ,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就 ES的类型、理化特性、ES在狭窄 /闭塞中的作用及 ES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作一全面扼要的综述和评价。1 常用 ES类型目前临床常用 ES多由金属或合金制作而成 ,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三类 [1 ,8,2 1 ]。1.1 自扩式 (self- expanding)内支架 :由医用不锈钢丝加工而成“Z”形管状…  相似文献   

7.
胆管支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管支架包括塑料内涵管和金属支架,已经广泛应用于胆管各种良恶性狭窄的姑息治疗,临床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疗效受到支架移位、再狭窄等的困扰.金属支架显示出较好的优势,并逐渐得到改进.本文复习文献,综述胆管支架在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下肢骨折常用的牵引支架有托马斯架与布郎斯架,而矫形外科一些术式后所需支架不能与其互用.因此我们研制一种集托马斯架、布郎斯架、还使髋外展、下肢中立位、直腿抬高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经济、简便的可调式新型多功能牵引支架.  相似文献   

9.
胆道支架与十二指肠支架联合应用治疗胆道消化道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双支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梗阻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实施治疗。16例患者先经过经皮肝穿刺置入胆道支架解决胆道梗阻,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后,14例患者经口腔、2例患者经胃造瘘口置入十二指肠支架。有4例患者同时有胆道和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同时置入胆道和十二指肠支架。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置入了双支架,没有出现并发症和再梗阻的表现。生存期1~14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联合双支架置入是治疗胆道和十二指肠梗阻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可降解支架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但至今仅有2种研究较全面的支架获得了欧盟CE合格证.目前的可降解支架主要以聚乳酸、镁、酪氨酸等为基础材料,相对普通药物洗脱支架有诸多优势,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概率,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攻克.本文就可降解支架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Ab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Scopus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关于Absorb BVS与新一代DES治疗冠心病的≥2年随访的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Absorb BVS与新一代DES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最终纳入9个临床研究,其中7个为随机对照研究,共6 673例患者(Absorb BVS组3 766例,DES组2 907例)。Absorb BVS组与DES组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患者相关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sorb BVS组患者主要临床终点靶病变失败[比值比(OR)=1.38,95%可信区间(95%CI)为1.14~1.67,P<0.05]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Absorb BVS组患者次要临床终点所有心肌梗死(OR=1.63,95%CI为1.27~2.08,P<0.05),明确/极可能的支架内血栓(OR=3.06,95%CI为1.96~4.78,P<0.05),极晚期支架内血栓(OR=4.36,95%CI为1.72~11.07,P<0.05),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OR=1.41,95%CI为1.11~1.79,P<0.05)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结论 Absorb BVS治疗冠心病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可能劣于新一代D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AMI冠状动脉高压球囊支架植入24例。男23例,女1例。年龄40~72岁,平均51.3岁。AMI前壁10例,前侧壁3例,前间壁2例,下壁和下后壁各4例,侧壁1例。结果26支与梗塞相关的血管植入支架28只。支架适应证Primary4例,Denovo5例,Suboptimal8例,Bial-out7例。术后血管残余狭窄3.8±6.9%,均无严重急性、亚急性血管和出血并发症。术后冠状动脉造影(CAG)随访3例,平均随访时间84.3天,无支架再狭窄。结论AMI确诊后尽早行支架植入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接受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支架断裂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随访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股浅动脉及近段腘动脉支架一期植入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97例(107条患肢).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平片、增强CT及DSA造影等检查采集影像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统计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随访期内71例患者(72条患肢)发生ISR,发生率为67.3%(72/107).支架断裂组、未断裂组ISR发生率分别为84.2%(32/38)、58.0%(4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股腘动脉支架植入后支架断裂是导致ISR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士光  朱世军 《放射学实践》2005,20(11):1014-1016
目的:对比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例经食管钡餐、电子胃镜及活检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各9例,分别放置普通国产支架及125I种子源内照射支架,利用TPS计算出所放种子源。结果:经随访,普通支架组生存期限为3个月~2.5年,内照射支架组生存期限为6个月~1.5年。两组并发症基本相同,内照射组血常规及免疫指标改变与普通支架组无明显差异。普通支架可引起后期狭窄,而内照射支架无再次狭窄。内照射支架组半年生存期限明显延长。结论:125I种子源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优于普通支架,种子源置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16.
虚拟支架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虚拟支架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标准的患者45例,通过颈部血管B超、MRA、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等方法,确定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运用虚拟支架血管分析程序,得到颈动脉狭窄虚拟支架数据参数。结果:三维重建图像能够立体多角度直观清晰地观察和显示颈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程度以及硬化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以虚拟支架技术测量的数据参数为依据,选择相应型号的支架治疗满意率达100%。结论:虚拟支架技术有助于术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正确地选择合适类型的支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5例(4.9%)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架植入术后5 min~6 h,5例患者脑血管造影证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均获再通,无溶栓相关致残致死情况发生.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原因多样,积极的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各种不同性能的支架不断涌现,Stent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本着重综述了当前应用于血管内支架的物理特性、放置后与血管壁引起的一系列机械刺激反应,比较几种常用的Stent的特性及应用情况,并综合比较大血管内几种Stent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肾动脉气囊导管成形术(PTRA)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创伤性小、集诊断与治疗于一次操作等优点,而且临床疗效受到充分肯定。但是,PTRA 的疗效受到一些因素影响,致使对一些病例的治疗结果不理想,常见的不利因素有:(1)肾动脉起始部位的狭窄,它的 PTRA 成功率只有20%~24%;(2)肾移植后动脉吻合口处的纤维增生病变,由于弹性回缩致使对PTRA 的反应很差;(3)肾动脉成形术本身引起的并发症,如动脉壁过度撕裂导致动脉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