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灵龟八法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衰老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以健康成年豚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预防组(Ⅰ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预防组(Ⅱ组)、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治疗组(Ⅲ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治疗组(Ⅳ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Ⅴ组),以SOD、MDA为客观指标,比较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差异。结果在造模结束后,Ⅰ组及Ⅱ组没有出现肾阳虚征象,SOD、MDA的改变不明显;Ⅲ组、Ⅳ组及Ⅴ组均出现明显的肾阳虚症状,且SOD降低(P<0.01)、MDA升高(P<0.01或P<0.05);经治疗后,Ⅲ组的肾阳虚症状基本消失,SOD升高(P<0.01)、MDA降低(P<0.01),与造模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Ⅳ组的肾阳虚症状改善明显,SOD升高(P<0.05),但与造模前相比仍有差异(P<0.05),MDA降低(P<0.05),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Ⅴ组的肾阳虚症状、SOD、MD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均可以有效调节肾阳虚模型豚鼠的自由基代谢,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具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其抗衰老机理与调节自由基代谢密切相关;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命门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不同时辰针刺对健康青年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12名健康青年学生分别在辰、巳、午、未、申、酉6个时辰组内接受灵龟八法针刺实验,以心功能为客观指标,观察不同时辰针刺的影响差异。结果在心功能指标中,针刺对每分钟脉率的影响最大,其中巳时、申时、酉时三个时辰针刺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辰时、午时、未时则无统计学差异;针刺对血粘度的影响则以未时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它5个时辰则无差异;而对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总容量、每搏输出量、每分钟输出量、总周围阻力等,6个时辰针刺前后皆无差异。结论灵龟八法针刺对健康青年每分钟脉率及血粘度的影响与针刺的时辰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不同时辰针刺对健康青年导电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2名健康青年学生分别在辰、已、午、未、申、酉6个时辰组内接受灵龟八法针刺实验,以十二井穴及八脉交会穴导电量为客观指标,观察不同时辰针刺的影响差异。结果:对十二井穴导电量的影响,针刺前后6个时辰均无差异;对八脉交会穴导电量的影响,未时有差异(P<0.05),其它五个时辰无差异。结论:灵龟八法针刺对八脉交会穴导电量的影响与针刺时间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下丘脑交叉上核在针刺效应时辰差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下丘脑交叉上核在针刺效应时辰差别中的作用,以大鼠血浆cAMP和cGMP会量为电针效应的指标,观察了不同时辰电针正常大鼠和交叉上核损毁大鼠足三里穴对血浆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正常大鼠血浆cAMP和cGMP会量呈双峰样昼夜节津变化,午时电针使大鼠血浆cAMP和cGMP含量变化的幅度显著大于卯、酉和子时电针时血浆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幅度。2、电解损毁大鼠双侧交叉上核后,大鼠血浆cAMP和cGMP会量失去双峰样昼夜节律变化,电针后各时辰cAMP和cGMP血桨会量变化幅度相比差别不明显。提示时间因素在针刺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下丘脑交叉上核可能是调控针刺效时辰差别的主要中枢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闭"时辰取穴和"主客"客主"顺序取穴针刺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探索孕期选穴用穴的规律。方法:选怀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开主客组、开客主组、闭主客组、妊娠模型组,另设正常未孕对照组8只。按灵龟八法,开主客组、开客主组在"照海开穴"时辰,闭主客组在"非照海开穴"时辰,分别针刺"照海"穴、"列缺"穴各5 min,再针刺"合谷"穴20 min,之后针刺"三阴交"穴5 min,观察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未孕对照组比较,妊娠模型对照组及3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大多显著增高(P<0.01,P<0.05)。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闭主客组的子宫张力在第8时段显著降低(P<0.05);另两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针刺组的子宫收缩频率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闭穴"时辰、"主客"顺序取穴针刺,能减缓晚孕大鼠子宫的收缩活动,保持妊娠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衰老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抗凋亡调控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和促凋亡调控因子Bcl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灵龟八法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均以D-半乳糖溶液(500 mg/kg)腹腔注射复制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灵龟八法组大鼠予以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治疗,每穴艾灸3壮,1次/d,连续28 d。采用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中SOD、MDA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睾丸组织一般形态和间质细胞数量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含量、睾丸组织间质细胞数量减少(P<0.01),血清MDA含量增多(P<0.01),睾丸细胞凋亡率、睾丸组织中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睾丸组织中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灵龟八法组大鼠血清SOD含量、睾丸组织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辰针刺对金黄地鼠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刺调整生物昼夜节律的时间规律性.方法:在子、午、卯、酉不同时辰电针金黄地鼠"肾俞"穴,运用时间生物学研究方法观察分析不同时辰针刺对动物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不同影响.结果:对于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午时针刺使其节律振幅降低(P<0.05),卯时针刺使其节律峰相位迟后(P<0.05),酉时针刺使其节律峰相位超前(P<0.05);对于体温昼夜节律,卯、酉时针刺对节律峰相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卯时针刺使峰相位迟后22.36度,酉时针刺使峰相位超前39.32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采用不同取穴时辰与不同取穴顺序的针刺对晚孕大鼠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怀孕大鼠,分为开主客组、开客主组、闭主客组、妊娠模型对照组,另没正常未孕对照组.按灵龟八法,开主客组、开客主组在"照海开穴"时辰,闭主客组在"非照海开穴"时辰,针刺照海穴、列缺穴各5min,冉针刺合谷20min,之后针刺三阴交5min,以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为观察指标.结果:开主客组较正常未孕对照组P显著升高,开客主组较正常未孕对照组E2、P显著升高,闭主客组较正常末孕对照组E2、P、6-K-PGF1α显著升高(P<0.05).妊娠模型对照组较正常未孕对照组E2、P、6-K-PGF1α显著升高(P<0.05),但3个针刺组较妊娠模型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灵龟八法"开穴"时辰、"主客"顺序取穴针刺,使内分泌朝有利于胚胎的方向调整趋势,这可能足由于经脉气血的盛衰与时间节律相关,通过针刺最佳协同发挥的主客二穴调整全身内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闭”时辰取穴和“主客”“客主”顺序取穴针刺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探索孕期选穴用穴的规律。方法:选怀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开主客组、开客主组、闭主客组、妊娠模型组,另设正常未孕对照组8只。按灵龟八法,开主客组、开客主组在“照海开穴”时辰,闭主客组在“非照海开穴”时辰,分别针刺“照海”穴、“列缺”穴各5min,再针刺“合谷”穴20min,之后针刺“三阴交”穴5min,观察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未孕对照组比较,妊娠模型对照组及3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大多显著增高(P〈0.01,P〈0.05)。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闭主客组的子宫张力在第8时段显著降低(P〈0.05);另两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针刺组的子宫收缩频率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闲穴”时辰、“主客”顺序取穴针刺,能减缓晚孕大鼠子宫的收缩活动,保持妊娠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灵龟八法开穴治疗组(观察组75例)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75例)。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灵龟八法开穴组选取灵龟八法开穴时穴治疗,常规组选取肾俞、大肠俞、病变节段腰夹脊穴、次髎、环跳、委中、阳陵泉、飞扬、悬钟穴、昆仑穴。两组均每日1次,症状痊愈出院,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腰痛评分、治疗前后疗效指数、疗程(平均住院日)进行评定两种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3个指标的评定结果均为P=0. 000. 05。结论: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目的,但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法疗效更为显著,起效快,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1.
隔药灸脐法延缓衰老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树中  王军 《中国针灸》2007,27(6):398-402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疗法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隔药灸脐组30例,采用隔药灸脐治疗,每周2次;针刺组21例,取肾俞、太溪为主穴,每日1次;西药组20例,口服VitE胶囊,每次0.1g,每日2次。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且隔药灸脐组改善更显著(P<0.01);3组SOD含量均明显提高(P<0.01),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隔药灸脐组与针刺组相比SOD、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隔药灸脐组与西药组相比SOD、MDA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能明显延缓衰老,其机制与改善体内SOD、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观察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及煮散剂的药理作用。 方法: 大鼠分为8组,分别灌入等体积蒸馏水、急支糖浆、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高、中、低剂量(含生药46.80,23.40,11.70 g·kg-1)、宣肺化痰方煮散剂高、中、低剂量(含生药23.40, 11.70,5.85 g·kg-1),观察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影响、对磷酸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的影响、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 结果: 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和煮散剂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升高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和煮散剂比较,两者在同剂量组级别(高、中、低)之间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宣肺化痰方标准煎剂和煮散剂均有显著抗炎、止咳、平喘和化痰作用,两者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儿咳喘宁颗粒对过敏性哮喘豚鼠的作用。方法用卵蛋白(OVA)复制豚鼠哮喘模型,观察小儿咳喘宁颗粒对模型动物哮喘潜伏期、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小儿咳喘宁颗粒可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P<0.05,P<0.001)、提高模型豚鼠血清中SOD活性(P<0.05),改善模型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小儿咳喘宁颗粒对过敏性哮喘模型豚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饮食失节法、耗气破气法、劳倦过度法多因素复合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并从大鼠的体重、肛温、血清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方面探讨颗粒剂四君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传统四君子膏组、颗粒四君子膏组,每组10只。采用边造模边给药的方法,隔日电子天平称取大鼠重量,数字温度计检测大鼠肛温,28 d后处死大鼠,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肛温、血清SOD活性均下降,MDA含量增多(P<0.05)。经灌胃四君子制剂药物后,大鼠上述指标均有所恢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传统膏剂组及颗粒剂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传统四君子膏、颗粒四君子膏均有较好的益气健脾的作用,在对大鼠体重、肛温、血清SOD活性和MDA的含量的影响上效应相同。颗粒膏具有制作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益气定喘汤对哮喘豚鼠肺泡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探讨益气定喘汤对哮喘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了豚鼠哮喘动物模型,对其肺泡巨噬细胞(AM)中过氧化反应产物共轭双烯(CD)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以及谷胱甘肤(GSH)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本方可降低CD和MDA水平,升高SOD、CAT、GSH—Px和GSH水平,结论:本方可提高哮喘豚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祛斑霜对雄性棕黄色豚鼠皮肤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黑素颗粒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棕黄色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祛斑霜组4组,每组10只。在各组豚鼠背部取3 cm×3 cm皮肤进行隔日脱毛1次。除空白组以外,其他各组以波长为320 nm的中波紫外线每日照射1次,每次照射时间为60 min,动物与光源的距离为10 cm,连续照射4周,连续观察各组豚鼠背部脱毛部位皮肤变化情况。造模成功后,中药祛斑霜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外涂于各豚鼠皮损处,每日1次,每次按摩5 min。连续给药4周后,动物断颈处死,迅速取其脱毛后皮肤组织。检测皮肤中SOD活性和MDA值,通过HE染色对黑素颗粒进行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黑素颗粒并测定其阳性表达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分析黑素颗粒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祛斑霜组SOD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而MDA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并且中药祛斑霜组黑色颗粒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祛斑霜可以提高黄褐斑豚鼠模型皮肤中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和减少皮肤中黑素颗粒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应激过劳和饥饱法经21天造成脾虚证模型,发现此脾虚大鼠全血SOD活力比正常大鼠明显降低,血浆MDA含量升高。加味四君子汤能明显促进脾虚大鼠SOD活力恢复正常,并能降低脾虚大鼠血浆MDA的含量。结果提示脾虚证可能与衰老有关,而加味四君子汤具有某些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卡那霉素耳中毒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检测豚鼠耳蜗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结合耳蜗电图和形态学观察,评价川芎嗪对卡那霉素耳中毒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KM能显著增加SOD活力和MDA含量,使听力下降,TMP能显著降低SOD活力和MDA含量,听力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