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非外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ity s ubarachnoid h aemorrhage,cSAH)患者头痛 的特点及出血病因,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14例cSAH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头痛 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结果 14例cSAH患者中,8例(57.1%)表现为急性头痛,其中6例(75.0%)为偏侧轻中度胀痛;4例 (50%)头痛为一过性,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 min。病因学方面,12例(85.7%)患者病因明确:8例 (57.1%)存在cSAH同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使 用抗凝药物以及可疑脑淀粉样血管变性各1例。 结论 急性头痛是cSAH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过性头痛或轻中度头痛的患者需注意cSAH的可能;同 侧颈内动脉系统主干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是cSAH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并总结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 SAH)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c SAH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结果 8例c SAH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58岁(43~68岁),男女各4例,病因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多见,也可见于脑淀粉样血管病、心源性脑栓塞、肿瘤放疗、烟雾病以及不明原因。临床症状有意识障碍、头痛、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失语、肢体抽搐等,8例患者均出现或伴有短暂的偏身肢体运动和/或感觉障碍。6例c SAH发生于急性脑梗死同侧,2例c SAH发生于急性脑梗死对侧。6例(75%)出现前循环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有患者给予对症及病因治疗,其中3例考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1例考虑心源性栓塞患者给予抗凝治疗。8例患者90 d mRS评分均≤2分,且随访期间均无新发血管事件。结论 c SAH合并急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病因多样,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最常见。c SAH与梗死区域可位于同侧或者对侧。给予对症及病因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非高血压性幕上出血性卒中头CT与DSA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性幕上出血性卒中头CT与DSA的关系。方法 对连续120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76例、脑叶出血22例、脑室出血15例、基底节区出血7例;DSA异常93例,异常率77%,以动脉瘤最常见(46%),动静脉畸形(AVM)次之(23%),烟雾病较少(6%)及其它异常(3%)。在SAH中动脉瘤占显著优势(64%),而在脑叶及脑室出血中AVM多见(分别为59%、40%)。年龄≥40岁组动脉瘤的发生率是<40岁组的2.4倍,相反<40岁组AVM的发生率是≥40岁组的6.4倍。结论 SAH的病因多为动脉瘤,而脑叶出血或脑室出血以AVM多见。对非高血压性幕上出血性卒中,患者的年龄是鉴别血管病因的重要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 1 女 ,43岁。因头痛月余伴左眼睑下垂 2 0余天入院。患者曾在外院CT检查示左颞顶部动静脉畸形而行伽玛刀治疗 ,当术后患者出现头痛加重 ,再行MR检查示有大脑中动脉瘤 ,入院后DSA发现左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伴左顶颞动静脉畸形。经左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后 ,恢复良好 ,随访 1年左动眼神经麻痹已恢复正常 ,左顶动静脉畸形行伽玛刀治疗后 ,MRA所见动静脉畸形未完全闭塞。例 2 男 ,2 4岁。因头痛伴意识不清 3小时入院。入院时浅昏迷 ,左瞳孔 3mm ,右瞳孔 2mm ,右侧上下肢肌力Ⅳ度 ,左侧Ⅴ度 ,CT及DSA检查示左额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1979~1989年我们收治56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37例未查到出血原因,占6.5%,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7岁。均有典型的 SAH临床表现,突然头痛起病33例,突发意识障碍4例,突发头痛33例,突发意识障碍4例,发病后均无神经系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硬膜下血肿(附4例临床病理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非外伤性硬膜下血肿(SDH)国外报告较多,国内仅见1例报告。现将我们所见的经尸检证实的4例报道如下: 病例摘要例1,女,14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4小时后意识障碍入院。Bp20/13kPa,双瞳孔散大,光反射(-),双Babinski氏征(+),颈强(-),腰穿血性CSF,压力高,诊断为SAH,抢救2天无效,死亡。尸检:右颞叶动静脉畸形(AVM)破裂,SAH、右颞部SDH(量约120ml),双小脑扁桃体疝。  相似文献   

7.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01~2008-12住院的3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早期多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癫、意识障碍,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3)影像学表现为非动脉分布区多发性脑梗死,有的伴有出血。(4)颅压明显升高,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5)病因治疗及脱水、抗凝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CVST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症状、体征的病人,应考虑到CVST,及时行头颅CT、MRI、MRV或DSA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依据病因抗凝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现况。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81例缺血性卒中儿童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患者中,男60例,女21例。发病年龄7个月~18岁,平均年龄(6.99±5.60)岁,7个月~3岁(婴幼儿期)为发病高峰,为34例(41.9%)。病因中头部外伤(走路时摔倒或坠床)30例(37.04%)、感染13例(16.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例(9.88%)、血管炎6例(7.4%)、心脏病5例(6.17%)、动脉夹层5例(6.17%)、烟雾病4例(4.94%)、动脉瘤1例(1.23%)、神经纤维瘤病Ⅰ型1例(1.23%),23例(28.4%)未找到明确病因。卒中发作时75例表现为肢体瘫痪(偏瘫69例、四肢瘫4例、交替瘫2例),占92.6%;其次为中枢性面瘫46例(56.8%);其他表现为感觉减退或麻木、头痛、癫痫等。神经影像学显示梗死部位位于基底节区60例(74.1%)、脑叶6例(7.4%)、小脑4例(5%)、多发病灶(基底节、脑叶及内囊)11例(13.5%)。结论 婴幼儿期是儿童缺血性卒中发病高峰。肢体瘫痪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研究头部外伤和感染是儿童卒中的主要病因。儿童卒中前循环受累较后循环多见,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梗死最常见。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从临床角度分析、比较了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的病因及疗效。结果病因首推高血压(占58.1%),其次为动静脉畸形(占9.7%),外伤及其它原因(占9.7%),不明病因者占22.6%。疗效①保守治疗18例;GOS5分者15例,4分者1例,1分者2例。②侧脑室外引流10例;GOS5分者4例,3分者3例,2分者1例,1分者2例。③采取急诊开颅血肿清除、AVM切除、脑室外引流者4例;GOS5分者3例,4分者1例。①与②之间疗效经t检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非AVM的PIVH治疗方法选择,我们认为①只要没有伴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即使患者为全脑室出血和(或)伴有轻度意识障碍,也应暂时采用保守治疗。②对于伴发轻或中度脑积水者,是否手术应结合患者意识障碍及动态CT所见决定。③对于无伴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过分积极的脑室外引流有加重脑室内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不同年龄组急性偏瘫伴随症状和病因的关系。方法 对2007-2009年本院收治的31例急性偏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儿中,<1岁5例,>1~3岁12例,>3~6岁儿童4例,>6岁年长儿10例。主要伴随症状:惊厥21例、发热12例、意识障碍10例。急性偏瘫的主要病因:①脑血管病10例:其中脑血管畸形4例(幼儿3例、学龄儿1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学龄前)、合并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例;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例(<1岁4例);③先天代谢性缺陷病5例(均为年长儿);④偏侧惊厥偏瘫综合征/偏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hemiconvulsion-hemiplegia/hemiconvulsion-hemiplegia-epilepsy syndrome,HH/HHE)4例;交替性偏瘫2例;⑤其他:维生素K1缺乏性颅内出血、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脑干肿瘤各1例。结论 ①小儿急性偏瘫病因繁多,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1~3岁所占比例最大;②偏瘫主要伴随症状有惊厥、发热、意识障碍;伴随症状不同其病因各异;③婴幼儿主要病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中外伤性脑梗死和脑血管畸形并不少见;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是年长儿偏瘫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tt)是指cT平扫显示脑蛛网膜下腔呈现血性的高密度值,其病因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现象,由于此现象可能并非罕见,直接影响临床诊断,故本文就其概念、常见病闲、与SAH在临床表现、脑CT影像特点的鉴别以及预后问题加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pseudo-SAH的认识,以制定正确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鞍上池血肿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鞍上池血肿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1例首次头颅CT所见符合典型鞍上池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并发症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表现头痛30例(96.8%),呕吐22例(71.0%),—过性意识障碍3例(9.7%),昏迷2例(6.5%),脑膜刺激征阳性26例(83.9%),有局灶神经障碍3例(9.7%),28例(90.3%)全脑血管造影为阴性,病程中无内科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鞍上池血肿患者临床表现如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显区别,病情相对较轻,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恢复期短,全脑血管造影绝大部分阴性。此型病例大多数适合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DCV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者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确诊
的12例D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
结果 12例DCVT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4.5(19.75,33.5)岁。临床表现:头痛11例[11/12
(92%)];不同程度意识障碍5例[5/12(42%)],其中1例为昏迷;抽搐发作5例[5/12(42%)];其
他局灶体征(单侧肢体无力)2例[2/12(17%)]。影像表现:累及直窦和大脑大静脉最多见,分别为
11例[11/12(92%)]及8例[8/12(67%)],累及大脑内静脉3例[3/12(25%)],基底静脉1例[1/12
(8%)],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窦受累。8例患者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和(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其中丘脑病灶4例[4/8(50%)],基
底节区病灶2例[2/8(25%)],额或顶叶病灶3例[3/8(38%)],其中病灶内合并出血者2例[2/8
(25%)]。治疗预后:12例患者中除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未能接受抗凝治疗外,其余11例均给予抗
凝治疗,最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复查影像学病灶明显好转或消失。
结论 意识障碍及双侧丘脑病变是DCVT的常见临床及影像表现,需注意识别;大脑大静脉及直窦为
常见受累深静脉(窦),且常并存其他静脉窦受累;DCVT虽急性期症状凶险,如及早诊断及治疗,预后
可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大脑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以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数据库,对2004至2014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献26篇中237例CSAH的临床特征进行汇集分析,内容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cSAH各年龄段均有发病,绝大多数急性起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脑静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狭窄/闭塞、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占全部病因66.67%。常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类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癫发作。头颅CT阳性检出率87.91%,主要表现大脑皮质凸面条索状出血。大多数cSAH患者预后良好,再出血发生率低。结论 cSAH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少见类型,其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与动脉瘤破裂导致SAH不同。对于初次发病的cSAH,要进行全面的脑血管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常见失败原因。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203例成年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分析常见失败原因,并探讨提高建模成功率的方法。结果成功建立模型160例(成功率78.82%)。主要失败原因有呼吸道梗阻14例(6.9%),脑组织穿刺伤4例(2.0%),麻醉过深3例(1.48%),注血过快至脑疝形成8例(3.94%),首次注血后长期意识障碍至全身衰竭11例(5.42%),其他原因3例(1.48%)。结论呼吸道梗阻、脑组织穿刺伤、脑疝、麻醉过深、术后营养衰竭等是导致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失败的常见原因,通过避免以上因素可以提高建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因和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头颅CT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为阴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头痛43例,恶心呕吐36例,一过性意识障碍3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肢体瘫痪)3例,癫痫发作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39例。头颅CT显示为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5例,其余8例通过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确诊。35例患者中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者21例。其余14例为非PNSH。所有患者于发病后2~7d内行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发病14-21d后全部复查全脑血管造影或CTA,41例仍为阴性;1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例发现脊髓血管畸形,且均为非PNSH患者。经病因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预后较好。对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符合PNSH的患者,应避免重复造影。但对于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可能的非PNSH患者,应积极复查DSA或高质量的CTA或MRA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6年10月一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CT证实并行全脑血管造影的PNSH26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意识丧失,无神经定位体征,Hunt—Hess分级Ⅰ~Ⅱ级,CT上出血部位在中脑周围的脑池,DSA检查均为阴性。采用对症治疗,未发生再出血、脑积水、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结论PNSH临床表现平稳、恢复快、预后良好、并发症少。正确认识PNSH,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重复脑血管造影,但首次诊断需行脑血管造影排除动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clinical predictors of very early in-hospital mortality (within the first 72 h) in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Data of 184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ere obtained from consecutive strok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prospective Barcelona Stroke Registry. Demographic, anamnestic, clinical, neur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variables in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who died within 72 h after the onset of symptom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ubgroup of patients that had survived this initial period. Th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value of each variab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very early death was assessed with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Very early in-hospital death was observed in 18 patients (9.8%). Thes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progressive deficit, seizures, altered consciousness, limb weakness, sensory involvement and basal ganglia hematoma than patients without very early death. After multivariate analysis, only progressive deficit (odds ratio (OR) 6.9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2-23.80) and limb weakness (OR 5.46; 95% CI 1.78-16.77) were independent clinical predictors of very early mortality. 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eficit and limb weakness at the onset of stroke was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of very early death in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hese results further emphasize the need to establish an early etiological diagnosis and to manage these patients aggressively including early surgery in selected cas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影像资料,根据年龄发育阶段研究首发症状及临床 特征,探讨脑梗死发生与颈内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对2002年1月~2009年3月连续住院的78例儿童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 性分析。分析患儿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特点,首发症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出血型和缺血型)中的 特点。将脑血管造影(di gi tal subtracti on angi ography,DSA)图像清晰的缺血型烟雾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组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组,比较两组的Suzuki分期差异。 结果 78例患儿中男36例(46.2%),女42例(53.8%)。起病年龄18个月~17岁,平均(8.55±3.80)岁, 5~10岁患儿47例(60.3%)。幼儿期首发症状仅见肢体无力和抽搐,发作性头痛从学龄前期开始出 现,学龄期开始出现视力障碍和不自主运动,记忆力下降等。脑缺血型烟雾病72例(92.3%)。缺血 型首发症状多见TIA 31例(43.1%)、肢体瘫痪15例(20.8%)、发作性头痛22例(30.6%)、肢体麻木11 例(15.3%)、抽搐8例(11.1%)、言语障碍6例(8.3%)等。出血型首发症状为头痛伴意识障碍(50%)、 伴肢体无力(50%)、伴言语障碍(16.7%)。CI部位多在额颞顶叶,脑血管病变主要累及颈内动脉系统。 出血部位多在脑室系统(50%),其次为基底节(33.4%),丘脑和额颞叶各占16.7%。TI A组(27例)和CI 组(27例)脑血管造影Suzuki分期无显著性差异(χ2=1.034,P =0.596)。 结论 5~10岁为儿童烟雾病的发病高峰期,临床以缺血型为主,出血型少见。不同年龄发育阶段临 床首发症状有所差异。以TIA和CI为表现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DSA的Suzuki分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