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原发性肝癌中医辨治经验,认为原发性肝癌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主要为脾胃虚弱、肝阴亏虚及肾精不足,标实主要为气滞、血瘀、水湿、癌毒,治疗首当辨清虚实之异,分别采用相应治法,并强调健运脾胃、保护胃气当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
施杞教授认为慢性筋骨病类属于"痹证",为本虚标实之证;荣卫不和、气血虚弱是发病的内在原因,外邪侵袭是发病的外在原因,肝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扶正祛邪是治疗慢性筋骨病之大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路志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为本已亏虚,复感外邪,乃内外合邪而致,痹痛为病之标,肝肾亏虚为病之本。治疗上补肾强脊以治病之本,配合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散瘀、消痰等法以蠲痹通络而治病之标。标本同治,虚实兼顾,补而不滞,润燥并施,全程不忘顾护脾胃,方臻周全。  相似文献   

4.
陈静蕊  李恩庆 《新中医》2009,(4):104-105
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组织上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表现为右胁下肿块、胁痛。中医学并无原发性肝癌病名,多将其归属于肝积、黄疽、臌胀、瘸瘕、积聚等范畴。且多认为恶性肿瘤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虚者为五脏气血不足,实者多为痰、毒、瘀。笔者结合历代文献及对本病的认识,认为痰可致瘀,渐成痰瘀互结,化生肿瘤,痰之本在肾,且原发性肝癌多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久病及。肾,耗伤肾精,故应从痰、肾的角度来论之。  相似文献   

5.
孙桂芝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孙桂芝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认为肝癌病位在脏,与肝、脾、肾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湿聚、气滞、血瘀、痰凝、毒蕴为标,脾虚、肝郁、肾亏为本;治疗以疏肝健脾益肾扶正固本,辅以解毒化湿、行气开郁、祛瘀散结、化痰软坚、消积导滞以祛邪。  相似文献   

6.
急性眩晕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灯盏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有明确的药理作用,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介绍曲晓璐辨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气阴两虚是本病之本,瘀血痰浊为本病之标,病属本虚标实,主张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消浊贯穿治疗始终。以明代医家张景岳倡导的阴阳互济法为依据,以左归丸为基础,拟定以益气活血、滋阴补肾立法的"肾芪Ⅰ号"。  相似文献   

8.
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阴虚为发病之本,热、毒、瘀为发病之标,并作为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互为因果,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基于对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扶正补虚、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法,辨证运用仲景“大方”的独特治疗理念和思路,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病性属本虚标实,肾虚亏损、气血不足、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为发病之标。现就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篇》。"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即是本虚,"阴弦"即是标实。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寒、痰浊、瘀血是发病之标,由此提出温阳益气,化痰祛瘀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11.
陈杰 《江苏中医药》2017,49(3):28-2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王旭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病因多样,病机复杂,总属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致病之本,脉络瘀阻为致病之标,虚瘀错杂,互为因果。提出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标本同治,内外法并用,多途径综合治疗。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PLC)初期主要表现为以右上腹胀满、胁肋疼痛等,继则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腹水等。分析肝癌形成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亏虚为本,肝气郁结为标,并由此进一步引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蓄积,结为肿块,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3.
防治产后缺乳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缺乳的病机以气滞、血瘀、痰阻为其标,气血两虚为病之本,二者在病之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但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当标本兼顾,辨证施治,舒肝不忘调理脾胃。产后调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培青  沈洪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49-450,491
溃疡件结肠炎的中医病机认识多从本虚标实立论.作者认为,脾虚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湿热瘀毒之邪蕴结为致病之标,肝脾不和是其常见病机.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现基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进行论治本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脾虚,标实主要是指湿热和血瘀等致病因素,本虚标实相互交织,导致本病症状复杂、病程缠绵、久治难愈,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运用健脾益气法、清化湿热法、化瘀通络法等进行治疗,或单法应用、或多法联用,随证治之。通过从本虚标实病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卢殿强  严冰 《河南中医》2019,39(11):1675-1678
严冰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机为正虚于内,湿、热、毒、瘀、痰相互胶结,日久积而成块。肝、脾、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肝癌的发病基础,治疗肝癌首当扶正。严教授认为,本病病初在肝脾,当清肝养肝为主,佐以健脾以防变;病中及肾,当健脾为要,辅以补肾以防进;病久关键在脾肾,当健脾益肾以防传。严教授根据肝癌本虚标实的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治疗原发性肝癌需以健脾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利水消肿为治疗大法,药用自拟肝癌条达饮化裁,随症加减,对原发性肝癌未行手术而行中药治疗或术后、放化疗后康复治疗以及防止复发或转移等,皆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痹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肝、脾、肺、肾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淤、痰浊、阴寒是病之标.而痰浊贯穿于冠心病的始终,从痰论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临床观察,总结导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对肝癌的病机认识。认为内外合邪产生多种病理因素,如气滞、血瘀、痰凝、湿浊、湿热、火郁热毒错综夹杂,则癌毒内生。癌毒是肝癌致病的病理关键。作为特定的病理因素,癌毒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复发性、扩散性、猛烈性、凶险性、循环往复性等诸多特点。在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癌毒炽盛贯穿始终,即便是在病程后期,正虚邪亦盛。肝癌病理性质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癌毒为标,气阴两虚、气血亏虚为本。肝癌病位在肝胆,与脾、肾密切相关,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何若苹辨治原发性肝癌的经验。认为原发性肝癌是本虚标实的疾病,常在肝肾阴虚、脾胃虚弱的基础上,由于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起居无常、感染邪毒等病因,导致气滞、痰浊、瘀血、热毒等,日久酿生本病。临证施治时,应辨虚实,适时攻补,常以滋育肝肾、健脾益气以扶正补虚;同时辨清时机,施以理气解郁、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祛邪之法。针对黄疸、发热等急症,善于运用清热利湿法退黄、清热解毒法解热,并随症灵活化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从"阳微阴弦"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篇>,"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即是本虚,"阴弦"即是标实.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寒、痰浊、瘀血是发病之标,由此提出温阳益气,化痰祛瘀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