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内脱垂致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直肠内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消痔灵均匀注射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消痔灵注射术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坠胀感、直肠排空不尽感积分和肛门镜积分及排粪造影检查结果,评判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8周排粪造影检查与3D肛门直肠测压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周、第4周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坠胀及直肠排不尽感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8周,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坠胀及直肠排不尽感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第8周排便时间和直肠排空不尽感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周2组肛门镜积分明显降低,直肠脱垂程度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前后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未见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第8周直肠顺应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均匀注射,改良消痔灵注射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脱垂的直肠黏膜,更好地恢复患者直肠力学形态,提高直肠顺应性,从而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芨液保留灌肠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湿热下注型直肠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中药紫芨液保留灌肠治疗2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分别进行观察,并比较其症状积分。结果:2组患者在排便时间积分、肛门坠胀感积分、直肠排便不尽感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紫芨液合消痔灵注射用于湿热下注型直肠内脱垂,能有效改善直肠粘膜脱垂与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延长、肛门坠胀感等临床表现,优于单纯注射消痔灵病列。  相似文献   

3.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病程较长,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上症状以排便梗阻感、肛门坠胀、便次增多、直肠排空不尽感最为突出,给机体带来危害,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开展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4):498-499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联合pph两次吻合、消痔灵注射配合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以口服中药联合PPH两次吻合、消痔灵注射配合治疗直肠脱垂30例。结果:治疗后,患者便血、肛门或下腹痛、肛缘水肿、肛门或会阴坠胀、肛门失禁、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排便困难、便后不尽、排便频率、排便时间、肛门堆积堵塞、肛门检查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尿潴留4例、术后出血1例,患者随访3个月~16个月,未见复发例。结论:三种方法联合治疗直肠脱垂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直肠脱垂症状,预防术后早期便秘,利于排便,降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直肠黏膜内膜脱垂(IRP)型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分为对照组59例及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肛镜检查、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IRP型排便困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弹力线套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科收治的6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弹力线套扎加消痔灵注射,对照组采用直肠黏膜消痔灵注射。比较2组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肛门疼痛、直肠脱出、肛门坠胀感和局部潮湿瘙痒感等临床症状改善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弹力线套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脱垂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评价消痔灵原液及消痔灵利多卡因1∶1液在RPH术套扎组织注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消痔灵原液注射,一组采用消痔灵利多卡因1∶1液注射,分别观察胶圈脱落时间、便血程度、便血时间、肛门坠胀感、急便感、肛门疼痛及感染、肛门狭窄及术后尿潴留等指标。结果:胶圈脱落时间消痔灵原液组较消痔灵利多卡因组早,便血程度前者较后者轻,术后出血时间前者较后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坠胀感、急便感积分前者较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疼痛、术后尿潴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结论:两者产生临床效果不同,临床宜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膜脱垂(IRP)型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将70例IR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消痔灵注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在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肛门镜检查和症状总积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排便费力、排费时间、排便不尽感与肛门镜检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治疗组排便费力积分、排费时间积分、排便不尽感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肛门镜检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治疗组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IRP型排便困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直肠粘膜四点结扎、消痔灵点状注射加肛门成形术配合口服中药黄芪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直肠粘膜四点结扎、消痔灵点状注射加肛门成形术为主,并配合口服中药黄芪2周;对照组60例仅采用直肠粘膜四点结扎、消痔灵点状注射加肛门成形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粘膜四点结扎、消痔灵点状注射加肛门成形术配合口服中药黄芪能提高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消痔灵三部注射治疗脱肛张世恒,张月英主题词消痔灵;三部注射;脱肛脱肛是肛管直肠或部分乙状肠粘膜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者,又名肛管直肠脱垂,多发于儿童和老年人,是肛肠疾病中比较常见而难治的一种疾病。采用消痔灵液三部注射法(即脱出直肠粘膜注射法,直肠内粘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针刀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采取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效果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OA平衡阴阳、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能阻止或延缓膝关节退行性改变进程,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痛的疗效。方法:70例腰背部肌筋膜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中药熏蒸+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B组采用普通热疗+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A、B组治疗后VAS明显下降(P〈0.05),A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B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临床治愈+显效)分别为82.9%和65.7%,治疗后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痛的近期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亚甲蓝局部封闭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液局部封闭联合自拟中药汤剂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PeritusAni,P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复方亚甲蓝液局部封闭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汤剂熏洗患处。2组患者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02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瘙痒消失时间、睡眠改善时间及皮损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亚甲蓝液局部封闭联合自拟中药汤剂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良好,可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7.342,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治疗组在牵引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0年接受自拟的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的肛门湿疹患者58例,以及仅达克宁软膏外涂治疗的肛门湿疹患者28例。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接受两种方法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中药组治愈51例,显效6例,无效1例,痊愈率87.93%,有效率为98.28%,显著高于西药组(x2=11.322,P〈0.05;x2=10.173,P〈0.05)。中药组的复发率3.92%,显著低于西药组(X2=9.826,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手术治疗可用于治疗肛门湿疹,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李春耕 《河北中医》2009,31(12):1865-1867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辅助内扎外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环状混合痔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消痔灵注射辅助内扎外切术,对照组65例采用单纯内扎外切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齿线区损坏程度大小,出现感觉性肛门失禁的几率。结果保护齿线区功能、减少感觉性肛门失禁发生几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辅助内扎外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肯定,有效地保护了齿线区的功能,大大减少了感觉性肛门失禁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采用PPH术联合消痔灵直肠黏膜点状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方法:65例直肠黏膜内脱垂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PPH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34例单用PPH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PPH术联合消痔灵直肠黏膜点状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华 《中医临床研究》2013,(6):85-85,89
目的:研究临床上采用当归芍药散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仅单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当归芍药散基础上辅以中药熏洗。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I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辅之中药熏洗治疗效果较好,治疗费用低廉、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胶囊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9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踩关节炎疗效显著,可避免口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