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蛇伤是农村的一种常见病。过去,尤其对危重型银环蛇咬伤,由于产生呼吸麻痹和严重的合并症,病情错综复杂,救治非常困难。就以往我院曾抢救成功的危重型病例来看,其病情较长,医药费用、人力、物力消耗很大。最近,我院连续收治2例危重型银环蛇咬伤患者应用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下简称本血清)治疗,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迅速,病情短,费用低,证明本血清在抢救危重型银环蛇咬伤是有独特的显著疗效的。  相似文献   

2.
蛇伤是农村的一种常见病。过去,尤其对危重型银环蛇咬伤,由于产生呼吸麻痹和严重的合并症,病情错综复杂,救治非常困难。就以往我院曾抢救成功的危重型病例来看,其病程长,医药费用、人力、物力消耗很大。最近,我院连续收治两例危重型银环蛇咬伤患者,应用广州医学院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协作制成的精制银环蛇抗毒素(下简称本抗毒素)治疗,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快速,病程短,费用低,证明本抗毒素在抢救危重型银环蛇咬伤病例中是有其独特的显著疗效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对银环蛇咬伤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历来被视为极难救治、死亡率极高的银环蛇咬伤致呼吸停止的危重型病人的抢救,最近已陆续有了一些成功的报道。1975年7月8日,我们收治了1例银环蛇咬伤呼吸停止的危重型病人,在院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市人民医院、工人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终于把这呼吸停止432小时,昏迷203小时的阶级兄弟,成功地抢救过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县地处珠江三角洲被毒蛇咬伤在我县非常普遍,对贫下中农及野外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极大,特别是被银环蛇咬伤往往引起外周性呼吸麻痹,救治十分困难,死亡率很高。我院于去年和今年连续收治了四例被银环蛇咬伤病者,按就诊时症状表现分类:一例危重型、一例重型和二例轻型,均取用广州医学院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协作制成的精制银环蛇抗毒素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环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伤口给予彻底清创,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入抗银环蛇蛇毒血清,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结果:4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对银环蛇咬伤的患者及时彻底清创,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给予氧气吸入,保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避免呼吸衰竭是抢救银环蛇咬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环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伤口给予彻底清创,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入抗银环蛇蛇毒血清,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结果:4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对银环蛇咬伤的患者及时彻底清创,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给予氧气吸入,保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避免呼吸衰竭是抢救银环蛇咬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0例被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和护理情况的分析,认为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尽快静脉滴注抗银环蛇蛇毒血清,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是银环蛇咬伤中毒抢救成功的关健;保持呼吸道通畅,抗蛇毒血清治疗和不良反应的监测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今年四月下旬,我院收治了一例银环蛇咬伤的危重患者,昏迷150小时,呼吸停止406小时。我们在广州军区蛇伤防治研究小组及解放军168医院的帮助下共同组成了抢救组,遵照毛主席关于救死扶伤的伟大教导,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军民合作,坚持中西医结合,发挥集体智慧,并得到中山县人民医院、广州市传染病院的大力支援,终于把病人抢救过来。实践出真知,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治疗银环蛇伤病者的特殊规律,认识到银环蛇咬伤病者的昏迷、呼吸停止等症状是可逆的。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毒蛇咬伤在我县非常普遍,对贫下中衣及野外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影响抓革命、促生产。最近我们收治了一例被银环蛇咬伤呼吸停止的危重型病人。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医疗卫生路线光辉指引下,我院多年开展了对蛇伤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用自制的蛇伤药酒为主,虽然治疗过不少病例,用中西结合方法抢救过不少重症病人,但对于停止了自主呼吸33小时这样垂危而顿于死亡的病人能成功抢救过来这还是第一次,我们是十分缺乏经验的,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医务人员,在医院党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急诊科收治的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抗蛇毒血清和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银环蛇咬伤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间一般在咬伤后2.5~16h。对于此类患者,早期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当患者出现睁眼、吞咽呼吸困难时,给予机械通气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是救治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粗制银环蛇毒免疫马匹,制造抗银环蛇咬伤血清,马匹采用血效价每毫升达到中和0.3毫克以上银环蛇毒(干毒)。通过精制后,每毫升血清约中和1—13毫克银环蛇毒。并于1976~1977年用于临床观察,疗效甚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蛇伤是农村的一种常见病。银环蛇是一种剧烈性的毒蛇,在广东农村中为害较大。被银环蛇咬伤中毒,由于产生呼吸麻痹和严重的合并症,病情错综复杂,救治非常困难。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的教导,在初步了解银环蛇中毒的毒理基础上,1976年5月,我们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协作试制成功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精制银环蛇抗毒素”),已试用于临床。现将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抢救银环蛇伤病人7例的疗效观察,简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环蛇咬伤的诊治要点,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7例银环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痊愈出院(88.9%),3例死亡(11.1%)。结论尽早应用抗银环蛇毒血清和适时给予机械通气是救治银环蛇咬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我县地处珠江下游,大部分土地为冲积平原,即沙田水网地带,亦有半丘陵和民田地区,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由于自然环境关系,每年被毒蛇咬伤者不少,以眼镜蛇咬伤为多见,银环蛇咬伤居等二位,青竹蛇咬伤则较少见。多年来我院经治各种蛇伤近五百例,绝大部分获得痊愈,然而,对于危重型银环蛇咬伤患者,由于呼吸麻痹和严重的合并症,病情错综复杂,救治非常困难,例如,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二年间,就有五例抢救无效。直到一九七三年,在加深认识此病临床症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5.
银环蛇咬伤致呼吸肌麻痹半月一例陈远伟成斌廖晓辉(赣州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341000)我院最近遇1例被剧毒银环蛇咬伤右脚致呼吸停止半月之久,经抢救气管内插管并运用呼吸机治疗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农民。因右脚被银环蛇咬伤7h...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组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共同协作制成的精制银环蛇抗毒素(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于1976年7月试用于临床以来,我们先后报导了28个用本抗毒素救治的银环蛇伤病例,现将近来新增加的银环蛇伤中毒8例(危重型6例、重型1例、轻型1例),简报如下。一、广州部队总医院用精制银环蛇抗毒素先后救治了六例危重型银环蛇伤患者:1)李××男 20岁××部队战士,于1976年7月16日晚9时10分,在训练时被银环蛇(打死证实)咬伤右臂前侧,经服用蛇伤解毒片,并以胰蛋白酶局部环封后,中毒症状仍继续发展。患者瞳孔散大(左<右)、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出汗、烦躁、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环蛇咬伤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选择银环蛇咬伤患者82例,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本组81例痊愈出院,仅1例死亡,治愈率98.78%。发病至就诊时间与住院时间成正相关。[结论]银环蛇咬伤后需及时就诊、察症诊断、施治;尽早发现呼吸衰竭,并及时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改善呼吸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1974—2001年间运用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抢救银环蛇咬伤呼吸停止病人62例的体会.指出:抓好早期诊断,是抢救银环蛇咬伤的第一关,有效维持呼吸功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及进使用足量有效蛇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加强专护,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中西医结合,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特别推介大蒜液的奇特效用.  相似文献   

19.
银环蛇是我国常见的剧毒蛇之一,银环蛇毒为神经毒,毒性剧烈,能阻断神经肌肉的传递,引起呼吸肌、骨骼肌麻痹,而致呼吸困难[1]。被其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容易延误抢救时机,正确的抢救流程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我们2010—2011年2年内成功抢救5例重症银环蛇伤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毒蛇为害几遍世界各洲,尤其是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危害更大。毒蛇咬伤的,多为从事野外劳动生产工作者,有如公社社员、地质勘探、森林植伐、筑路和水利建设人员,大都是战斗在农业、国防,资源调查第一线的广大工农兵。广东省约有毒蛇20多种,此外还有几种海蛇都是毒蛇。对本省广大农村危害最甚者,多为眼镜蛇科的银环蛇、眼镜蛇、金环蛇以及其他科的毒蛇如竹叶青、五步蛇、靳蛇等。又以银环蛇咬伤的死亡率最高,根据基层医疗单位反映,特别是银环蛇咬伤的危重型病人,由于迅速出现呼吸麻痹和严重的合并症,病情错综复杂,救治非常困难。如××农场74年连续出现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