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因遗传性心律失常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术后情况及IC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诊断为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以及肥厚型心肌病并且植入了ICD的全部患者,通过定期随访及调阅患者的ICD内存储的数据了解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ICD植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的工作情况.结果 共入选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8~78(41.5±15.8)岁,随访8 ~84 (37.0±20.6)个月.21例(48.8%)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事件,其中有5例(11.6%)患者发生的室速/室颤事件属于不恰当识别.1例患者在植入ICD后发生未识别事件.ICD共记录到室速/室颤事件382次,植入ICD后首次发生室速/室颤事件的时间为术后1~36(6.4±8.9)个月,84.6%的室速/室颤事件发生于1年内.ICD共启动治疗程序498次,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381次,同步电复律83次,高能量除颤34次.结论 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高且复发早.二级预防植入ICD可有效预防患者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植入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CRTD)的患者51例,随访(39.4±22.3)个月,19例ICD/CRTD记录到持续性室速和或快室速、室颤,为室性心律失常组;32例ICD/CRTD未记录到持续性室速和或快室速、室颤事件,为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ICD/CRTD植入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因素以及两组患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51例ICD/CRTD植入患者月随访中,发现有19例(37.3%)ICD/CRTD记录到室速/快室速/室颤,而且ICD/CRTD给予恰当治疗(ATP或电击),其中3例经历了室速电风暴。对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和临床事件发生作多因素分析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后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显著相关(r=0.149,P=0.047),ICD/CRTD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与缺血性心肌病(r=17.643,P=0.045)、可达龙(r=14.672,P=0.013)、室性心律失常(r=21.561,P=0.046)显著相关。结论术后12个月LVEF值的显著提高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缺血性心肌病及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增加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而可达龙可有效降低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种类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A+-ICD、单腔ICD和双腔ICD)识别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ICD的患者113例,根据ICD型号不同分为A+-ICD组(n=39),单腔ICD组(n=38),双腔ICD组(n=36)。通过ICD程控随访收集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结果 1年随访时间内A+-ICD组有14例、双腔ICD组有8例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A+-ICD组26例共记录1147次快速型心律失常事件,207次(100%)被正确识别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938次(99.8%)被正确识别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单腔ICD组13例共记录318次快速型心律失常事件,172次(83.9%)被正确识别为室速或室颤,106次(93.8%)被正确识别为室上速;双腔ICD组13例共记录304次快速型心律失常事件,240次(100%)被正确识别为室速或室颤,64次(100%)被正确识别为室上速。结论 ICD的心房腔内电图有助于鉴别心律失常事件,监测心房颤动的发生;A+-ICD性能上优于传统单腔ICD。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8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植入IC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996年8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就诊定期随访、资料完整的植入了ICD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0例植入了ICD患者(其中11例为二次更换ICD),其中65例(81.25%)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最为常见.随访4~62(26.96±18.97)个月中,72例患者(90%)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并成功接受ICD治疗,共发生心律失常事件1243次,启动治疗程序1854次,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治疗室速712次,低能量复律和高能量除颤转复治疗共266次.误识别治疗147次.68次心律失常事件在ICD启动治疗程序中自行终止,ICD未继续实施治疗.随访期间共有3例(3.75%)患者死亡.结论 ICD能够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植入术后需要密切随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中心4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接受ICD治疗,男性3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9±15)岁,成功随访35例,应用体外程控仪获得ICD储存资料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35例患者平均随访25个月,其中26例患者共记录室速和室颤事件763阵,ICD成功除颤224阵(成功率99.1%),抗心动过速起搏1次成功终止室速375阵(成功率71.8%),低能量同步转复22阵(成功率100%);2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发生误放电4次。术后大多数患者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随访期末,死亡4例,3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ICD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植入ICD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植入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14~79岁(53±12.2岁)。结果①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32例(33.33%),二级预防64例(66.67%);②病因分析显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1例(11.46%),肥厚型心肌病8例(8.33%),缺血性心肌病29例(30.21%),扩张型心肌病13例(13.54%),长QT综合征1例(1.04%),Brugada综合征10例(10.42%),多形性室速19例(19.79%),特发性室颤4例(4.17%),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1.04%);③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64例(66.67%),其中合并有房速16例(16.67%);④起搏模式为:单腔ICD54例(56.25%),双腔ICD42例(43.75%);⑤术中测试ICD的起搏参数并诱发心室颤动,采用20J一次电击复律成功;⑥随访结果显示植入ICD后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426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378阵次,成功304次(成功率80.42%);高能量放电90次;有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结论 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ATP是ICD治疗的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优化ICD参数,合理选用辅助治疗,可减少不恰当治疗及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直接原因.而大部分患者先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继而蜕变为心室颤动(室颤).研究表明,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可有效终止室速.本文观察了172例植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应用ATP终止室速的效果.方法172例植入ICD的患者,男性137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2.8岁.103例患者术前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史,其中75例有电击除颤史.137例术前记录到室速或室颤心电图.植入ICD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应用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记录,分析ICD治疗中ATP治疗室速的效果.结果在平均随访37个月中,ICD共记录室速l 789阵.其中,316阵为短阵室速,在ICD治疗前自行终止;1 473阵室速接受了ICD有效治疗.其中ATP治疗成功981阵(成功率66.6%),余492阵室速由低能量转复终止.在981阵ATP治疗成功的事件中,ICD第一次发放ATP成功终止室速513阵(成功率52.3%).结论ICD抗室速起搏功能可有效终止大多数室速,对于植入ICD前有明确室速史的患者,ICD治疗应尽量先采用ATP治疗,以减少ICD放电,延长ICD使用寿命及避免电击时的痛苦,即所谓的"无痛性ICD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可引起患者反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甚至猝死。本研究观察ARVC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收集1996-12至2015-09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所有植入ICD的ARVC患者的既往住院和门诊记录,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研究共纳入39例ARVC患者,男性32例(82.1%),确诊时的平均年龄(42.1±14.8)岁,33例(84.6%)患者ICD植入前出现过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8.6(32.3~73.3)个月,随访期间3例(7.7%)死亡,其中1例患者为猝死,另外2例患者分别死于心力衰竭和脑梗死。28例(71.8%)患者共接受540次ICD恰当治疗,其中5例(12.8%)患者首次ICD恰当治疗发生在ICD植入后2年以上。12例(30.8%)患者ICD植入后经历过电风暴,7例(17.9%)患者的电风暴出现在ICD植入后2年以上。无广泛胸前导联T波倒置(TWI≥V1~3)的患者无事件生存期更短(风险比=0.39,95%可信区间:0.16~0.96)。有ICD恰当治疗与无ICD恰当治疗的患者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射频消融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ARVC患者易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ICD能够有效终止此类患者的VT/VF,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脏再同步化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或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在18例植入CRTD或ICD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分析器械提供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简称室速/室颤)计数(VT/VF Counters)及心脏指南针报告中记录的数据,比较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6个月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与治疗前相比,非持续性室速及室速/室颤事件均有减少(P=0.035和0.017);而单发室性早搏、连续室性早搏、监测室速及电风暴事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进一步减少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非持续性室速及室速/室颤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ICD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不恰当识别与治疗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34例植入ICD患者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统计ICD记录的各个事件的次数、ICD不恰当识别及治疗的原因。结果随访20.07±21.66(1~71)个月,ICD记录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共289次,7例接受不恰当的识别和治疗,ICD电击治疗83次,不恰当电击治疗21次(其中因心房颤动所致6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次,肌电干扰3次),占电击治疗总数的25.30%(21/83),通过调整ICD的相关参数、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行射频消融手术,对不同的病例进行个体化处理。结论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是ICD不恰当电击治疗的主要原因,对于ICD植入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程控和治疗,以减少不恰当识别及治疗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