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视网膜脱离     
顾永昊 《实用防盲技术》2007,2(1):43-44,封三
视网膜脱离是重要的致盲眼病.光感受器外节从脉络膜接受氧气和营养,如果视网膜从脉络膜脱开,光感受器就会凋亡.中心凹没有视网膜血管,完全依赖于脉络膜途径,因此黄斑区的脱离会造成后极部视锥和视杆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从而致盲.如果黄斑区未受累及,及时的视网膜复位可能使视力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2.
用冷冻封闭视网膜裂孔后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ThomasM 等曾报告8例。玑将我院发现的3例报告如下。一、病例报告例1 女32岁住院号45772 1985年2月26日入院。左眼前似有物遮挡4天来诊。左视力0.05,玻璃体混浊,内有较多的色素点。颞上象限视网膜脱离,1:30方位、  相似文献   

3.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于佳  石磊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8):1593-1594
正0引言玻璃体切割术(内路)与巩膜扣带术(外路)已成为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段,极大的提高了脱离视网膜的复位率,目前许多医院对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开展呈现一种百家争鸣的态势。但由于危险因素的作用,使得这种手术不能尽善尽美,仍有部分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甚至二度治疗后再脱的情况,成为眼科医生的棘手问题之一。我院2008-02/2012-01收治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患者34例39眼,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出血性视网膜脱离(hemorrhagic retinal detachment,HRD)是指血液进入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下间隙,造成的严重影响视力的视网膜不可逆损害。临床表现应与眼内肿瘤、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相鉴别。治疗主要是玻璃体注气、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切开引流视网膜下血液。(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69-332)  相似文献   

8.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讨论临床常见的三种疾病:穿通性眼外伤、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来阐明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共同途径,二是强调基础和临床研究对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及其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七十年代起,临床上常见到一种无裂孔的视网膜脱离,Gass称之为泡状视网膜脱离(Bullous Retinal Detachment),国内外均有少数报告,现将本院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讨论临床常见的三种疾病:穿通性眼外伤、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来阐明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共同途径;二是强调基础和临床研究对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及其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脱离注气术是在冷冻或光凝视网膜裂孔时,向玻璃体内注入气体来填压视网膜裂孔。在作者研究的13例中,术后有2例在原先未脱离的象限又发生了新的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13例均为单一裂孔,裂孔都不大于1个钟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眼底病》1989,5(3):164-165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儿童,且以钝挫伤最为常见。钝挫伤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多见于30岁以下患者,男多于女。多呈锯齿缘离断,且好发于颞下象限,其次为鼻上象限。本文作者近8年来共作视网膜脱离手术613例,对其中30岁以下的101例(109眼)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男:女为68%:32%。双眼发病率相等。作者并列表详细分析41例(占40%)有眼部或头面部外伤史的病例。其中11例(27%)为眼球穿通伤(3例合并眼内异物);30例(73%)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视网膜脱离(hemorrhagic retinal detachment,HRD)造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损害,引起视力的严重下降,临床表现应与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黑色素瘤等鉴别,治疗上主要是玻璃体腔注气、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切开吸血以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视网膜脱离的分类是很困难的,因它有多种原因引起。作者将 Kanski 和 Glass-pool 的分类法加以改进,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外伤性。包括穿通伤和钝挫伤;2、发育异常。包括近视性、马方氏综合症、先天性白  相似文献   

16.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预后不良的眼底病,约75%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后者是该病致盲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本病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内外眼科同道所认识,现将我院收治3例分析报道如下。例1 女性38岁干部住院号308674右眼患色素膜炎4个月,视网膜脱离1个月,于1989年3月24日由外院转入我院。近5个月来,右眼患  相似文献   

17.
于珍  翟刚  解聪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5):457-457
目的 分析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电图的改变。方法 对 5 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电图检查分析其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视网膜脱离的 a,b振幅降低 ,潜时延长。结论 视网膜电图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功能提供了一个无损伤的途径 ,对判定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眼失明另一好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即称为独眼视网膜脱离(以下简称独眼网脱)。为探讨此类病例发病及治疗等情况,现将我院所治19例情况作一小结。一般资料:4年中我院共收治视网膜脱离(下称网脱)382例,411眼。其中独眼网脱19例,占5.0%。男8例,女11例。工人9例,农民10例。右眼10例,左眼9例。有外伤史6例,占31.6%。近视13例,占68.4%,其中高度近视9例,占总例数的47.4%。Ⅰ级膜9例,Ⅱ级膜9例,Ⅲ级膜1例。原先明眼失明原因:视网膜脱离12例(占63.2%),白内障术后3例,眼球摘除1例,无记录3例。治疗方法:3例黄斑孔单纯…  相似文献   

19.
小儿视网膜脱离发病率占总的视网膜脱离病例的少数,早期因不易详细检查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就关西医大眼科最近6年所行视网膜脱离手术中15岁以下37例43眼加以统计报告。其中男性29例34眼占79%。从病因及屈光度方面看,外伤性19眼占总数44%,以钝挫伤为主,多为球类伤。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早产儿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作者复习近年来有关玻璃体后脱离的文献,对玻璃体后脱离的易发因素以及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