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实验组32例,在肿瘤同期放化疗过程中给予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30例,行同期放化疗。两组均予以三维适形放疗/6000~7600cGy/6~8W;同期给予顺铂40mg/m2每周,至放疗结束;最终对两组间黏膜炎损伤分级进行数据汇总比较。结果:两组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及平均疼痛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鼻咽癌患者施以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可有效减小因同期放化疗所带来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因患者无法承受同期放化疗而终止治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袁明  沈伟生  奚蕾  曾洁 《当代医学》2009,15(36):147-148
目的观察爱维治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方法54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均接受6~8MvX线50Gy/5W盆腔野放射治疗;其中治疗组28例为爱维治配合盆腔肿瘤放疗全程应用,对照组26例为单纯放疗。对两组间放射性肠道损伤分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总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预防性使用爱维治,减少了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产生,并降低了放射性黏膜损伤的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因中断放射治疗导致疗程延长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含漱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61例行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爱维治组(n=31)和对照组(n=30).爱维治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爱维治10 mL口腔含漱,早晚各1次;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处理.结果 爱维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3级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48.3%和66.7%;3级黏膜炎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7.9 d和12.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黏膜炎≥2级的持续时间、疼痛≥2级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爱维治缓解黏膜炎的有效率为41%,缓解疼痛的有效率为49.5%.结论 爱维治能降低3级及以上黏膜炎的发生率,并缩短3级黏膜炎持续时间.爱维治缓解黏膜炎与开始使用爱维治时的黏膜炎分级以及是否合用常规处理有关;而缓解疼痛则与开始使用爱维治时疼痛分级有关.爱维治含漱用于治疗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含漱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1例行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爱维治组(n=31)和对照组(n=30)。爱维治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爱维治10 mL口腔含漱,早晚各1次;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处理。结果 爱维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3级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48.3%和66.7%;3级黏膜炎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7.9 d和12.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黏膜炎≥2级的持续时间、疼痛≥2级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爱维治缓解黏膜炎的有效率为41%,缓解疼痛的有效率为49.5%。结论爱维治能降低3级及以上黏膜炎的发生率,并缩短3级黏膜炎持续时间。爱维治缓解黏膜炎与开始使用爱维治时的黏膜炎分级以及是否合用常规处理有关;而缓解疼痛则与开始使用爱维治时疼痛分级有关。爱维治含漱用于治疗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爱维治对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爱维治对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57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同时全疗程静滴爱维治;对照组予常规口腔护理,Ⅲ、Ⅳ级粘膜反应者,口腔护理同时静脉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根据RGOT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损伤出现时间、程度。结果两组病例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损伤发生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Ⅰ、Ⅱ级粘膜损伤的例数与Ⅲ、Ⅳ级粘膜损伤的例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爱维治能有效推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的发生时间,降低Ⅲ、Ⅳ级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鲜芦荟汁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平  陈谦  卢金利  吴素歌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251-1252,1259
目的观察鲜芦荟汁外涂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放射治疗的160例肿瘤患者分为1预防处理组80例随机分为预防对照组40例和预防观察组40例,预防观察组放疗期间将鲜芦荟汁外涂在照射野皮肤上,预防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方法预防处理照射野皮肤。放疗后评价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2治疗处理组8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40例和治疗观察组40例,治疗观察组用鲜芦荟汁外涂于放射性皮炎创面,3~4次/d,连用7~10d,治疗对照组用烧伤油外涂于放射性皮炎创面,3~4次/d,连用7~10d,观察第3、5、7天两组创面缓解情况。结果1预防处理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2治疗处理观察组在外涂鲜芦荟汁第5天和第7天放射性皮炎创面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鲜芦荟汁外涂对肿瘤患者放疗时皮肤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含服生理盐水冰块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护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含服生理盐水冰块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外,每天于放疗前含服生理盐水冰块,并给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外用,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服生理盐水冰块可用于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时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疗引起放射性黏膜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秀芳  杨玉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87-1888
目的:放射性黏膜炎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预防黏膜炎的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关键。方法:从心理方面、饮食方面、药物治疗、做好口腔护理。结果:从2005年至2007年87例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放疗计划,无一例因放射性黏膜炎而中断治疗。结论:精心护理是降低放射性黏膜炎的关键,也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费晶  巩平 《农垦医学》2012,34(3):209-210
目的:观察使用爱维治治疗鼻咽癌病人因放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漱口液口腔清洁护理;观察组按前法含漱后,加用爱维治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判定口腔溃疡程度及疗效标准.结果:两组口腔溃疡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程度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溃疡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爱维治可以显著加快因放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修复,促进愈合,是防治放疗引起的粘胰损伤的有效的临床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30例在患者放疗第1天即开始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放疗同步进行,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28例应用漱口水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反应情况,每周评价一次,按WHO黏膜反应0~4级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等级。结果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但预防组出现黏膜损伤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预防组Ⅲ、Ⅳ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用药可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降低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亚芬乳膏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放疗科初次放疗的头颈部不同肿瘤患者70例,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除接受常规皮肤护理外,于首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乳膏涂抹于照射野皮肤,至放疗后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记录放疗中、放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Ⅰ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3%和11.4%;Ⅱ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和68.6%;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和14.3%。皮肤反应发生剂量:照射量小于40 Gy时,治疗组有16例(50%)出现皮肤损伤,对照组有28例(80%)(P<0.05)。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明显减轻及延缓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比亚芬乳膏可以有效预防肿瘤放射治疗中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观察滋阴清热活血方预防胸部肿瘤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胸部肿瘤放疗导致放射性肺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放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放疗的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滋阴清热活血方的预防。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观察放射性非损害的总体状况、发病状况和患者身体机能的状态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35%)显著低于对照组(77.5%);治疗组患者身体机能的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各个监测点的反射性肺损伤的损伤程度分级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滋阴清热活血方可以有效地预防胸部肿瘤放射所导致的放射性肺炎,可以推迟肺炎发生的时间,在一定程度减轻放射性肺的损伤,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顺利进行放疗治疗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黏膜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22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出现急性放射性黏膜炎,61例应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作为治疗组,61例应用庆大霉素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维生素B12混合溶液雾化吸入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反应发生程度轻,主要表现为黏膜损伤程度减轻,疼痛减轻,进食改善,放疗结束后体质量下降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放疗没有中断:而对照组放射性黏膜炎程度重,其中8例患者不得不中断放疗1周。结论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阿拓莫兰治疗头颈部放疗所致急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中外医疗》2010,29(36):122-123
目的观察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接受头颈部放疗出现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84例Ⅱ~ⅣA期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头颈部放疗,3个组采用的放疗技术和剂量基本一致。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放疗第1天和放疗至出现Ⅱ级黏膜炎时开始静脉使用阿拓莫兰,直至放疗结束。采用RTOG分级标准和VRS标准分别评价急性口腔黏膜炎和口腔疼痛程度。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Ⅲ级+Ⅳ级黏膜炎发生率及2+3级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Ⅲ级+Ⅳ级黏膜炎发生率及2+3级疼痛发生率同样有显著性差异。预防组和治疗组对比,可降低Ⅱ级黏膜炎的发生率。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使用阿拓莫兰均可明显减轻放疗引起的急性口腔腔黏膜炎和疼痛程度。预防性用药还可降低Ⅱ级黏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防治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行放疗的13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症处理,试验组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康复新保护,将1袋蒙脱石散(3 g)与适量的康复新液调成糊状,于每次放疗前5 min和睡前含于口内.观察患者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口腔放射性疼痛程度、放疗完成时间及恢复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晚、恢复时间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第3、4周,试验组RTOM以轻、中度为主,观察组以中、重度为主;第5、6周,试验组RTOM以中度为主,观察组以重度为主.第3~6周,2组间不同程度RTO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平均放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能明显减轻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症状,保证了放疗按时完成,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防治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行放疗的13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症处理,试验组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康复新保护,将1袋蒙脱石散(3 g)与适量的康复新液调成糊状,于每次放疗前5 min和睡前含于口内.观察患者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口腔放射性疼痛程度、放疗完成时间及恢复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晚、恢复时间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第3、4周,试验组RTOM以轻、中度为主,观察组以中、重度为主;第5、6周,试验组RTOM以中度为主,观察组以重度为主.第3~6周,2组间不同程度RTO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平均放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能明显减轻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症状,保证了放疗按时完成,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76例乳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护理方法,治疗组除采用常规放疗护理方法之外,治疗期间照射区外涂三乙醇胺乳膏。结果在累积剂量为10 Gy及25 Gy时,治疗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放射性损伤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放射性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三乙醇胺乳膏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适于在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源  彭海花  喻芳  周同冲 《吉林医学》2014,(23):5218-5218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在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为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放疗,两组原发灶总放疗剂量在70~76 Gy,两组颈部治疗量TD:60~66 GY/6~7周预防照射区TD:50Gy/5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Ⅱ~Ⅲ度和Ⅳ度口咽黏膜反应发生率为88.37%和97.67%,0%和2.33%;1级~2级和3级~4级张口受限发生率6.98%和11.62%,0%和2.33%。放射性脊髓炎发生率为0%和2.33%;Ⅱ~Ⅲ度和Ⅳ度急性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46.51%和83.72%,0%和4.66%。结论:调强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较常规放疗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所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3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按鼻咽癌患者放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观察不同放化疗时段(1~20 d、21~35 d、36~50 d)两组口腔黏膜的变化。结果:1~20 d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5 d和36~50 d观察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反应情况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干预措施可减轻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反应程度,延缓口腔黏膜炎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为观察组,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作为对照组,6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咽疼痛程度和口腔黏膜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口咽疼痛分级1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3级疼痛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口咽疼痛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口腔黏膜分级1级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3~4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可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