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三门峡中心医院普外科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和疗效。结果:对照组150例中例治愈108例,治愈率为72.0%,观察组150例中治愈123例,治愈率为82.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合理的中西医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粘连松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期在本院门诊治疗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5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同时采用自拟粘连松解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9.1%、100.0%,高于对照组的22.5%、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应用于腹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单独西医治疗效果更好,但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转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西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桂明  文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13-113,129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中西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3d内保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较西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情况,评价西医对照组与中西结合治疗组在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39例,西医对照组17例(占43.59%)。中西结合治疗组22例(占56.41%)。结果:西医对照组病例治愈9例,占52.94%;有效4例,占23.53%;无效4例,占23.53%;总有效率为76.47%。中西结合治疗组治愈者13例,占59.09%;有效6例,占27.27%;无效3例,占13.64%;总有效率为86.3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46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2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自拟腹部Ⅱ号;对照组122例,采用传统的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11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35%;对照组治愈66例,好转3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8.69%;二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17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9例,采用中药鼻饲加灌肠,对照组81例,采用石蜡油鼻饲及灌肠,共治疗3 d,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提高其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西医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配合中药活血承气汤治疗,两组均治疗后评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单纯西医组(85.00%),解除肠梗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纯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能够促使患者恢复,明显缩短疗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陕大治  赵正杰 《中外医疗》2013,32(26):23-24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该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中筛选出140例进入研究,按照给予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及治愈率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如胃肠减压量、呕吐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和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较传统胃肠减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均利用禁食、肠胃减压以及抗生素治疗和常规纠正脱水与酸碱平衡性紊乱的方法治疗。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同时配以中药活血承气汤治疗。待两组患者治疗后评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治疗效率(95.0%)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总效率(62.5%),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可以缩短疗程,使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瑜 《吉林医学》2014,(11):2466-246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合并肠梗阻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合并肠梗阻患者4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1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5.3%,对照组复发率为20.0%,两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合并肠梗阻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蔡云生  张绿涛 《当代医学》2010,16(34):126-127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奥曲肽0.1mg静滴,每6小时或8小时1次,连用3~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给予莪术油注射液0.4g每天1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2h,连续治疗5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有效8例,无效0例,治愈率75%;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愈率70%。2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莪术油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疗效确切、无痛苦,而且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36例,并与单一西医方法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563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天内治愈108例,3~7天治愈18例,7天以上治愈6例,手术4例。单一西医治疗组3天内治愈355例,3~7天治愈87例,7天以上治愈25例,手术9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日内治愈率明显高于单一西医治疗方法(χ2=13.10,P<0.01),手术率明显低于单一西医治疗方法(χ2=17.79,P<0.01)。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寒柳  谢景泉  何琳 《广东医学》2008,29(4):680-68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收集腹腔各种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5例,对照组233例。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分析对照两组治疗后肠功能恢复和中转手术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治疗组(72.5%)。观察组中转手术10例(3.3%)明显低于对照组64例(2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降低手术治疗率,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患者60例 ,随机进行分组 ,其中对照组为30例 ,研究组30例 ,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治疗方法 ,给予研究组大承气汤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大承气汤治疗方法 ,效果显著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份~2016年5月份期间,来我院诊治的胃肠道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胃肠道术后患者给予医院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仅为5.13%,而对照组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7.9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确实能抑制或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阮颖彦 《吉林医学》2013,34(22):4460-446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微创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同时,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囊肿、肠瘘及再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