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中的心理应付方式,为预防心理疾病,改善人们的心理应付方式提供一些借鉴资料。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对357例不同职业人群进行评定。结果:自由职业人群较其他职业人群更多采用幻想、退避、自责等应付方式。而情绪稳定者多采用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的方式。年龄、文化、生活环境、个性特征等对应付方式有影响。结论:性格稳定、文化水平高、经历丰富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境及其个性和生活事件中多种因素对新兵应对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程度分析。方法:测试于2004-01-08上午在某野战部队新兵集训点进行,随机抽取172名新兵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搜索能力测验、个人状况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包括E,P,N,L4个量表,E,P,N3个量表代表了3个个性维度),采用集体心理测验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数字搜索能力测验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及个人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收回符合标准的问卷164份。数字搜索能力测验总分与个人状况问卷中的文化程度、父母关系和城乡户口成正相关,r=0.227,0.230,0.312,P<0.05~0.01,与个人状况问卷中的生活事件、艾森克个性问卷N量表得分和P量表得分成负相关(r=-0.316,-0.247,-0.322,P<0.05~0.01)。回归分析提示与数字搜索能力测验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文化程度(t=3.696)、父母关系(t=3.324)、是否独生(t=-3.120)、城乡户口(t=3.583)、生活事件(t=-4.359)等个人状况因子和艾森克个性问卷N,P量表得分(t=-3.436,-2.329,P<0.05~0.01)。结论:新兵应对能力受文化程度、父母关系、是否独生、城乡户口、生活事件等个人状况因子影响,同时其个性(艾森克个性问卷-N,P个性维度)也与应对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兵自杀未遂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某部986名新兵,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1%曾有自杀未遂史,其中28.6%为反复自杀未遂.自杀未遂的原因以家庭矛盾居多.自杀方式以过量服药或服毒居多.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有生活事件、自杀行为家族史、父亲酗酒、家庭适应性、家庭经济困难、父亲过分干涉、受惩罚、父母离婚或再婚等.结论 自杀未遂在新兵中并不罕见,应认识其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影响新兵心理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境及其个性和生活事件中多种因素对新兵应对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程度分析~方法:测试于2004-01-08上午在某野战部队新兵集训点进行,随机抽取172名新兵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搜索能力测验、个人状况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包括E,P,N,L4个量表,E,P,N3个量表代表了3个个性维度),采用集体心理测验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数字搜索能力测验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及个人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收回符合标准的问卷164份。数字搜索能力测验总分与个人状况问卷中的文化程度、父母关系和城乡户口成正相关,r=0.227,0.230,0.312,P&;lt;0.05~0.01,与个人状况问卷中的生活事件、艾森克个性问卷N量表得分和P量表得分成负相关(r=-0.316,-0.247,-0.322,P&;lt;0.05~0.01)。回归分析提示与数字搜索能力测验密切相关的因素有文化程度(t=3.696)、父母关系(t=3.324)、是否独生(t=3.120)、城乡户口(t=3.583)、生活事件(t=4.359)等个人状况因子和艾森克个性问卷N,P量表得分(t=-3.436,-2.329、P&;lt;0.05~0.01)。结论:新兵应对能力受文化程度、父母关系、是螽独生、城乡户口、生活事件等个人状况因子影响,同时其个性(艾森克个性问卷-N,P个性维度)也与应对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周英  尤黎明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838
目的 :调查影响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因素 ,探讨如何实施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对冠心病病人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冠心病病人存在较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 ,有人格的缺陷 ,常常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起病前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数显著增多 ,这些都影响了病人的心理健康 ,并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结论 :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应付方式问卷对180名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各因子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为成熟应付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情绪稳定性、文化程度为不成熟应付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成熟应付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 <0.05,P<0.01),不成熟应付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应付方式与个性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应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指导,主动担当照顾患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对三军官兵利他主义观的影响,为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量表中的利他主义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对1 783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秩变换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Amos路径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官兵在负性利他主义组间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新兵以及不同军兵种在正、负性利他主义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军人利他主义与人格因素、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均具有高度显著性相关;Amos路径分析显示存在多条显著路径。结论官兵利他主义在不同文化程度、军种、年代上具有差异性并且受到心理健康、人格、生活事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兵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个性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量化评估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有效实施新兵心理健康宣教和心理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对方式问卷、A型行为方式问卷敌意分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情绪稳定性分量表对169名新兵实施团体心理测验。结果新兵SCIL-90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1),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高于军人常模(P<0.01),忧郁、敌意低于军人常模(P<0.01);新兵SCL-90总分与幻想、自责、退避及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SCL-90总分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情绪稳定性及敌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入伍应激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与其个性特质及应对方式有关,其中高特质焦虑与不成熟应对方式可共同影响新兵的心理健康,提示对新兵进行心理干预,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重视培养新兵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对40例冠心病患者和48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有人格的缺陷,常常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发病前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数显著增多,这些都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认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骨折患者状态焦虑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110名劳务工骨折患者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状态焦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心理评估,数据用SPSS15.0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住院骨折患者状态焦虑发生率为69.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影响住院骨折患者状态焦虑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方式、成熟防御方式、内向性格、朋友支持、掩饰因子(P均〈0.05)。结论住院骨折患者焦虑发生率高,可通过改变其影响因素,如减少不良生活事件、多采用成熟防御方式、性格外向、争取朋友支持以减轻患者焦虑,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边防野战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兵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256名边防某野战部队新兵设为A组,抽取同期同部队2年兵157名设为B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社会支持度,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应对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应对方式问卷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A组新兵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支持利用度、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和独生子女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A组新兵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幻想和支持利用度.结论 边防野战部队新兵心理健康水平与同期同部队2年兵存在差异性,此与其社会支持度和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关系;部队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单纯性肥胖儿童应付方式特点与心理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应付方式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6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和64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肥胖组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应付方式问卷肥胖组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症状自评量表因子与应付方式问卷因子中自责与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呈正相关(r=0.32~0.61,P<0.05);幻想与躯体化、抑郁、敌对呈正相关(r=034~0.44,P<0.05);退避与人际关系、敌对呈正相关(r=035~0.46,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且多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应付方式,其心理问题与不成熟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生心理症状和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为护生心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付方式问卷(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对345名护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护生成熟型应对方式与SCL显著负相关(r=-0.563),不成熟应对方式与SCL显著负相关(r=0.396);ASLEC与SCL(r=0.231)、躯体化(r=0.134)、人际关系敏感(r=0.148)、恐怖(r=0.255)显著正相关。PSSS、SES与SCL显著负相关(r1=-0.580,r2=-0.431)。ASLEC、应对方式、PSSS与SES对SCL的回归效应显著(R2=75.0,F=114.220)。结论应对方式、应激事件、社会支持与自尊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能够预测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460名潜艇官兵心理应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潜艇官兵心理应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60名潜艇官兵采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睡眠质量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潜艇官兵心理应激水平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个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等因素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排在前10位的变量依次为:神经质、恐怖、忧郁、偏执、睡眠质量、负性工作事件、家庭支持、敌对、负性家庭事件、消极应对(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334、-0.182、0.173、0.150、-0.116、0.108、-0.108、0.101、0.100、0.084)。结论潜艇官兵心理应激受心理健康、个性、睡眠质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为了提高潜艇官兵心理应激适应能力,应将上述因素纳入军事应激管理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26名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护生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4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背景、学习成绩不同的实习护生其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实习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与SCL-90中的多个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预测作用。结论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校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34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成熟型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自尊量表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负相关,不成熟型应对方式、混合型应对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对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有直接影响的变量按影响大小依次为成熟型应对方式、自尊、生活事件评分、社会支持总分,4个变量对心理症状均存在间接效应。结论成熟型应对方式、自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是影响在校护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军校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心理应激,若采取不良的应付方式,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可能还与社会支持和人格有关。目的:探讨军医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人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设计: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和预防医学系及西安运动创伤医院。对象:于2004/10整群抽取某校一年级军医大学生352人作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受试者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共10个因子。社会支持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以及社会支持总分项目。应付方式问卷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6个因子。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主要包括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4个维度。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的各因子得分比较。②不同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人格与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的相关性。③不同社会支持情况下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人格的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发放问卷352份,全部收回并合格,有效率100%。①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分组指标,将被试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25%抽出,分别作为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两组相比,低症状组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分值都高于高症状组学生,客观支持无差异;高症状组学生选择自责、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应付方式分值高于低症状组,求助的选择分值低于低症状组;高症状组内外向评分低于低症状组,而情绪稳定性分则高于低症状组。②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求助、内外向和掩饰性具有负相关(r=-0.131~-0.306,P<0.05或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情绪稳定性具有正相关(r=0.141~0.450,P<0.05或P<0.01)。③以支持总分为分组指标,将被试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27%分别作为高支持组和低支持组,两组比较,高支持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低支持组;高支持组学生多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低支持组更倾向于选择消极的应付方式;高支持组内外向评分高于低支持组,而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分显著低于低支持组穴P<0.05雪。结论: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农林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林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某农科高校的471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农林高校研究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单因子〉2分依次为抑郁37.4%、偏执33.1%、其他28.7%、躯体化17.2%、强迫14.0%、恐怖13.2%、人际关系敏感10.6%等;研究生使用最多的是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研究生中有诸多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显著相关,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00名初中生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自尊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家庭氛围初中生整体生活满意度及消极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不同家庭氛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初中生自尊和消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及积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尊、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或0.01);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结论初中生自尊、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性别及家庭氛围对其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