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七氟烷与二氧化碳(CO2)吸收剂反应产生5种分解产物,分解产物一直是七氟烷低流量、全紧闭麻醉时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紧闭麻醉时其自身水分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紧闭反应器内CO2吸收剂自身含水对七氟烷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经过钠石灰中产生5种降解产物,其中P_1浓度最高且具有潜在毒性。影响P_1浓度的因素包括钠石灰的成分及含量、钠石灰的温度和湿度、七氟醚浓度、麻醉回路的选择。临床七氟醚低流量半紧闭式及紧闭式麻醉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七氟醚用于紧闭式麻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经过钠石灰中产生5种降解产物,其中P1浓度最高且具有潜在毒性。影响P1浓度的因素包括钠石灰的成分及含量、钠石灰的温度和湿度、七氟醚浓度、麻醉回路的选择。临床七氟醚低流量半紧闭式及紧闭式麻醉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七氟醚用于紧闭式麻醉是安全  相似文献   

4.
模拟紧闭环路内不同的碱石灰对地氟烷分解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模拟紧闭环路内三种成分不同的十燥碱石灰与地氟烷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的差异。方法 选用钡石灰、国产钠石灰及Sofnolime。在麻醉机的Y-piece端接一贮气囊做为模拟肺。二氧化碳(CO_2)以200ml·min~(-1)的流速通入环路。设定分钟通气量6L·min~(-1),呼吸频率(RR)12次/min,使P_(ET)CO_2在35~45 mm Hg。根据碱石灰的种类不同将实验分为三组,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向环路内通入二氧化碳及氧气的同时开启蒸发罐,洗入期开始,当呼气未地氟烷浓度达9%时关闭蒸发罐及新鲜气流,紧闭环路,继续机械通气直至180min。监测 P_(ET)CO_2、重复吸入CO_2分压、地氟烷的吸入、呼出浓度及上下罐反应温度。用气相色谱仪测定CO浓度。结果 三种碱石灰分解地氟烷生成CO的峰浓度及平均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钡石灰、Sofnolime及国产钠石灰。钡石灰组CO达峰浓度时间明显快于其它两组(P<0.05)。与上罐相比下罐温度上升时间延迟。国产钠石灰组洗入时间较其余两组短。在温度上升期钠石灰组上罐温度上升速度快而钡石灰组下罐温度上升速度快。结论 在模拟紧闭环路内,使用钡石灰发生CO中毒的危险性要高于钠石灰。但仅仅去除钠石灰中的KOH,不能减少吸入全麻药的分解,相反生成CO的量可能增多。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七氟醚可与钠石灰反应产生几种不同的降解产物。这些降解产物可随循环紧闭系统中的七氟醚的浓度、温度、CO_2吸收方式、七氟醚的新鲜程度及水份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作者为了比较七氟醚麻醉期间不同的新鲜气流在循环紧闭系统中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浓度。选择24例施行咽鼓管成形术病人(ASAⅠ~Ⅱ级),此24例病人均不包括肝、肾功能不良及有心血管病中者。所有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七氟醚作用下GABA与鼠脑突触膜上GABAA 受体结合的变化 ,揭示七氟醚可能的全麻分子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RBA) ,进行抑制试验及饱和试验 ,观察七氟醚作用下3 H GABA特异性结合量的变化。七氟醚浓度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结果  (1)七氟醚在反应液中的溶解有饱和趋势 ;(2 )抑制试验时复合物的放射性计数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3)当反应液中七氟醚浓度为 15 5 6~ 5 8 75 μmol/L时 ,其K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Bmax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七氟醚不直接作用GABA识别位点 ,七氟醚可提高GABA与GABAA 受体的亲和力 ,但不影响GABA的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回路内直接注入七氟醚为25例病人行低流量紧闭麻醉。方法:将七氟醚液体分次注入钠石灰罐,首次量2ml,追加量每次1ml。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以上。结果:第1h的七氟醚用量为6.92±2.16ml,第2h为4.57±0.66ml(14例)。首次注药2ml产生的最大吸入和呼出浓度分别为0.6%~1.7%和0.4%~1.3%。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七氟醚的摄取速率减慢,追加给药产生的吸入浓度上升幅度逐渐增大。而七氟醚的用量与体重的相关性较差。结论:钠石灰罐分次注入七氟醚行低流量紧闭麻醉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低出生体重儿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低出生体重儿60例,男32例,女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静脉麻醉组(T组)。S组术中采用七氟醚(氧流量2L/min)半紧闭吸入维持麻醉,根据生命体征调整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2.5%~4.0%;T组术中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6~8mg·kg-1·h-1、瑞芬太尼0.20~0.25μg·kg-1·min-1维持麻醉。记录七氟醚挥发罐开启即刻、开启后15、30、45、60min、关闭即刻的钠石灰中心温度。于术前24h(T0)、术毕(T1)、术后24h(T2)、48h(T3)、72h(T4)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同时采集尿液,定性分析尿糖和尿蛋白阳性率,并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浓度。结果两组不同时点钠石灰中心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血清Cr和BUN浓度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意义;T1时两组尿中NAG浓度和T2时两组RBP浓度明显升高(P0.05)。T0~T4时两组患儿Cr、BUN、RBP、NAG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点两组患者尿糖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流量(氧流量2L/min)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低出生体重儿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七氟醚对心脏病病人维库溴铵肌松效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吸入七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力的影响。方法 :4 0例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为静脉麻醉组 (对照组 )和静脉麻醉复合吸入 1 3MAC七氟醚组 (七氟醚组 ) ,采用累积剂量反应的方法测定两组维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结果 :诱导期吸入七氟醚 15分钟后使维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左移 ,七氟醚组的ED50 和ED95分别为 19 2± 5 6和 3 7 0± 10 3 μg/kg ,与对照组的 3 0 7± 8 6和 5 7 8± 11 6μg/kg相比 ,分别减少3 6 5 %和 3 5 8% (P <0 0 1)。结论 :七氟醚麻醉能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中流量、低流量及双频指数监测下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以探讨七氟醚的应用方法。方法 96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中流量循环紧闭麻醉,氧流量1000 ml/min;B组: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氧流量500 ml/min;C组:双频指数监测下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氧流量500ml/min。各组均以七氟醚环路内吸入维持麻醉。A、B两组根据临床麻醉体征和手术刺激情况调节七氟醚浓度,C组根据BIS值调节七氟醚浓度。结果 A组、B组和C组呼气末七氟醚维持浓度分别为(1.4±0.2)MAC、(1.1±0.2)MAC和(0.8±0.2)MAC水平;七氟醚总耗量分别为(13.3±1.6)m1/h、(9.6±1.5)ml/h和(7.5±1.8)ml/h,C组七氟醚总耗量最低(P<0.01);苏醒时间分别为(14.3±3.3)min、(10.5±2.8)min和(7.5±2.6)min;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24.5±6.1)min、(17.4±5.5)min和(12.7±4.8)min,c组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最快;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4.5%±2.6%、10.1%±2.3%和7.5%±2.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结论 双频指数监测下七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具有节约麻醉药,苏醒时间短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