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豚鼠磷脂酸A_2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哮喘豚鼠模型的肺组织磷脂酶地的抑制作用,并与地塞米松加以对照研究。发现哮喘组肺组织磷脂酶A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非常显著(P>0.01);雷公藤多甙组、地塞米松组、正常对照组三组的磷脂酶地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雷公藤多甙组肺组织磷脂醉A2含量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说明雷公藤多甙对哮喘豚鼠肺组织磷脂酶A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英  杨炯 《江苏医药》2003,29(9):658-660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形态学观察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哮喘豚鼠体内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的影响。结果  (1)哮喘豚鼠体内Eos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豚鼠 (P <0 0 5 )。 (2 )哮喘豚鼠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 ,体内Eos凋亡率显著增加 (P <0 0 1) ,并伴随气道炎症和哮喘反应的减轻。结论 诱导哮喘体内Eos凋亡是雷公藤多甙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治疗作用和免疫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研究了雷公藤多甙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结果发现,雷公藤多甙能改善AA病情。雷公藤多甙治疗显效后,AA大鼠血清IL-1和IL-6水平明显降低,关节液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下降,腹腔巨噬细胞及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显著受到抑制。AA大鼠脾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雷公藤多甙治疗后对脾细胞增殖与AA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雷公藤多甙抗炎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免疫抑制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对肺泡灌洗液 (BALF)白介素 5(IL 5)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 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哮喘组 ,地塞米松治疗组 ,火把花根片治疗组。后 3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 ,再激发用药。测定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 ,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进行BALF的IL 5受体mRNART PCR半定量分析。结果 火把花根片治疗组BALF的嗜酸性粒细胞 (Eos)数较正常组和哮喘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肺组织病理切片 ,火把花根片组充血水肿明显 ,但Eos肺组织浸润较哮喘组有明显减少。BALF的IL 5受体mRNART PCR半定量分析显示 ,火把花根片治疗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但和正常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火把花根片能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 ,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IL-1β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卵蛋白致敏豚鼠制作哮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豚鼠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IL-1β的表达,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各组豚鼠肺、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IL-1β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哮喘组豚鼠IL-1β在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地塞米松组则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IL-1β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地塞米松抑制哮喘豚鼠IL-1β的表达可能是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鲜鱼腥草挥发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干细胞因子(SCF)和KL-6表达的影响,分析鲜鱼腥草挥发油在减轻气道炎症可能的靶点及作用机制,为鲜鱼腥草挥发油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照组豚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将哮喘模型豚鼠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四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另外三组给予不同剂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对致敏攻击豚鼠肺组织中SCF、KL-6含量的影响。结果:哮喘模型组肺组织SCF含量升高(P<0.05),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组豚鼠肺组织KL-6含量增加(P<0.05),经鲜鱼腥草挥发油干预以后,高剂量组肺组织中KL鄄6 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豚鼠肺组织内SCF 和KL鄄6 表达增加,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鲜鱼腥草挥发油能作用于哮喘豚鼠肺组织,能够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SCF和KL-6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减轻哮喘气道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桉油精(1,8-cineol)对哮喘豚鼠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豚鼠第0天和第7天ip给予0.5ml含卵白蛋白(OVA)20μg的氢氧化铝凝胶致敏,28d后OVA攻击制备哮喘模型。观察豚鼠OVA攻击后1h,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对豚鼠吸入OVA后1,2,3,4,10,20和30min时气道阻力(Raw)和肺顺应性(Cdyn)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和细胞分类的影响,并测量豚鼠肺组织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4(IL-4)、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豚鼠OVA攻击后17h再吸入乙酰甲胆碱(MCh)后,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对Raw和Cdyn及BALF中白细胞数和细胞分类的影响,并测量豚鼠肺组织中ECP,IL-4,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豚鼠OVA攻击后1h,在4min时模型组Raw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1,8-桉油精30和100mg.kg-1明显抑制Raw增加(P<0.05);在3min时模型组Cdyn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均能明显抑制Cdyn降低(P<0.05);模型组豚鼠肺组织ECP,IL-4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1,8-桉油精100mg.kg-1组ECP,IL-4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豚鼠肺组织IL-8含量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1,8-桉油精100mg.kg-1能明显减少BALF中白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P<0.05)。致敏豚鼠OVA攻击17h后,模型组豚鼠Raw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豚鼠Cdy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8-桉油精100mg.kg-1对MCh引起的Raw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8-桉油精10,30和100mg.kg-1对MCh引起的Cdyn降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1,8-桉油精100mg.kg-1能明显减少BALF中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肺组织ECP,IL-8和TNF-α含量(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豚鼠肺组织IL-4含量无明显差异;1,8-桉油精30mg.kg-1也能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中ECP和TNF-α含量(P<0.01)。结论在哮喘急性发作时,1,8-桉油精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下调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在哮喘迟发相阶段,1,8-桉油精可通过下调IL-8水平,降低TNF-α活性,从而抑制或改善由IL-8水平升高导致的中性粒细胞聚集于支气管肺泡而直接引起的哮喘加重和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8.
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对过敏性哮喘豚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MZC)对过敏性哮喘豚鼠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和对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Wright染色法计血液和BALF中Eos的数目。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ET-1NO的含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豚鼠肺组织。结果:哮喘模型组豚鼠体内的Eos,ET1,NO的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与哮喘模型组比较,MZC治疗组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豚鼠血液和BALF中Eos,ET-1NO的含量(P<0.05或P<0.01)和减轻肺组织病理改变。结论:MZC平喘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哮喘豚鼠体内Eos数量,降低ET-1NO含量和减轻肺组织结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Clara细胞数量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组、地塞米松组。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BALF中CC16含量,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lara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及血管周围、肺间质内有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黏液腺增生,黏膜皱折增多,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可见气道黏液栓,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上述现象明显减轻。肺组织Clara细胞计数显示,哮喘组大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Clara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均有所增加(P<0.05)。哮喘组EOS百分比(EO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的EOS%均低于哮喘组(P<0.01)。BALF中CC16含量,哮喘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均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哮喘时肺组织中Clara细胞及CC16的表达减少,红霉素可通过上调肺组织中Clara细胞及CC16的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抑制哮喘小鼠SH2-Bβ蛋白表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7-T5脊神经节及对应的脊髓后角)SH2-Bβ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蛋白法制备BABL/c小鼠哮喘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SH2-Bβ在哮喘小鼠肺及内脏感觉传入部位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应用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的变化。结果在肺组织、C7-T5段脊神经节及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内,哮喘组SH2-Bβ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P<0.01)。哮喘组气道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地塞米松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抑制哮喘小鼠SH2-Bβ的表达可能是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滨蒿内酯对哮喘豚鼠IL-4和IFN-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研究哮喘豚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变化及滨蒿内酯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分为3组:正常组、哮喘组和滨蒿内酯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复制豚鼠哮喘模型,滨蒿内酯组雾化吸入滨蒿内酯。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放免法和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组织匀浆IgE、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IgE、IL-4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IFN-γ含量降低(P<0.05),而滨蒿内酯降低哮喘豚鼠IgE水平及IL-4含量(P<0.05),提高IFN-γ的含量(P<0.05)。结论 滨蒿内酯可调节因IL-4及IFN-γ之间失衡而导致的IgE异常合成,从而抑制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槐定碱对实验性心衰豚鼠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实验性心力衰竭豚鼠,静注不同剂量的槐定碱(SOP)可明显增加左心室内压力变化速率最大值)(LV+dp/dtmax),左心室内压力变化峰值(LVSP),平均动脉压(MAP),加快心率(HR),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与不给药组、NS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其作用于1min左右达高峰。静脉注射毒毛旋花子甙K(90μg/kg),对±dp/dtmax,LVSP,MAP,HR的影响较SOP强,不同剂量SOP可提高心肌组织Ca2+含量,但弱于毛旋花子甙K,与不给药组及NS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果表明SOP能明显改善心衰豚鼠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组织Ca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5(IL-5)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率。方法: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RTPCR技术检测BALF中EOS凋亡、IL-5 mRNA及I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地塞米松组BALF中的EOS较哮喘组明显下降,EOS凋亡明显上升(P〈0.01);IL-5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下降,IL-10 mRNA水平较哮喘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减少IL-5 mRNA的表达,增加IL-10 mRNA的表达有效抑制哮喘豚鼠气道EOS的上升,增加EOS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孟鲁司特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陈亮  甄福喜 《江苏医药》2005,31(11):845-847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montelukast,MK)对哮喘豚鼠肺血管通透性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MK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 制备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哮喘模型。通过豚鼠引喘潜伏期和跌倒率的变化评价MK对哮喘的拮抗作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的改变;伊文思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哮喘豚鼠肺血管的通透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BALF中NO的含量。结果 MK治疗组致敏豚鼠引喘潜伏期延长,跌倒率降低,肺组织炎症减轻;肺组织提取液中伊文思蓝含量及BALF中NO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降低BALF中NO水平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是MK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戴山林  黄茂  王虹 《江苏医药》2000,26(9):690-692
目的探索β2受体激动剂(β2AA)对哮喘豚鼠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哮喘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沙丁胺醇组(10只),地塞米松组(10只),地塞米松加沙丁胺醇组(20只)。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哮喘豚鼠血淋巴细胞GR的亲和力(kd)及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用凝胶阻滞分析法测定GR与糖皮质类固醇反应片段(GRE)的结合能力。结果沙丁胺醇组GR与GR  相似文献   

16.
左西替利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左西替利嗪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致敏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左西替利嗪高剂量组、左西替利嗪低剂量组,各组连续治疗与激发7d后取材。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肺组织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及病理学观察等。结果:哮喘组IL-4、IL-5、TNF-α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IL-5、TNF-α水平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01);左西替利嗪高、低剂量组IL-4、IL-5、TNF-α均较哮喘组减少(P<0.05或P<0.01)。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肺组织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显著减少(P<0.01);左西替利嗪高、低剂量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与哮喘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而其肺组织Eos计数与哮喘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哮喘组支气管及血管周围有大量Eos浸润等改变,地塞米松组及左西替利嗪高、低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均不同程度的轻于哮喘组。结论:左西替利嗪能显著降低哮喘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因此其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哮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豚鼠肺功能与镜下组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杂色豚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作6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阳和平喘颗粒中剂量组,阳和平喘高剂量组).用卵蛋白成功诱发豚鼠哮喘后,给予阳和平喘颗粒、地塞米松、桂龙咳喘宁胶囊进行治疗,观察肺功能与肺组织光镜和电镜下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功能指标吸气阻力(Ri)与呼气阻力(Re)均显著增加,肺顺应性(Cldyn)下降,肺组织电镜下显示:模型组动物的肺组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片状浸润,II型细胞部分线粒体脊突消失、膨胀,板层小体减少,有较多排空现象.血管腔狭窄,毛细血管内皮肿胀,核浓缩,胞浆内可见到髓样小体(细胞器变性),基底膜结构不清.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损害的肺功能,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其机制尚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雷公藤内酯醇对哮喘豚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观察它对于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18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哮喘组:10%卵清蛋白诱喘制模.雷公藤组:诱喘同时予雷公藤内酯醇(8μg·ml-1×10m1)雾化吸入3 0分钟,1次/日×7天.以生理盐水雾化为对照组.7天后,测定气道反应性.结果 哮喘组气道反应性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与哮喘组相比,雷公藤组气道内压明显减少(P<0.05),气道反应性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雾化吸入雷公藤内酯醇对哮喘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p38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和地塞米松(DEX)干预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质印迹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5含量和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表达的变化,并观察气道阻力、BALF中EOS计数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哮喘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表达水平及气道阻力、BALF中IL-5含量和EOS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DEX干预组上述指标较哮喘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表达水平与气道阻力、BALF中IL-5含量和EOS计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77、0.63、0.65,P<0.01).结论:p38 MAPK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DEX对哮喘的治疗作用至少部分与抑制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赟  谢强敏  陈季强 《药学学报》2006,41(7):641-646
目的建立粉尘螨提取蛋白诱导的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粉尘螨滴剂的脱敏作用。方法粉尘螨蛋白致敏豚鼠在抗原静脉注射攻击后测定气道阻力和肺动态顺应性;甲酰胆碱气雾吸入激发气道高反应性,计数和分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治疗组用粉尘螨滴剂舌下给药治疗,模型组滴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模型组豚鼠经抗原攻击后气道阻力明显增加,肺动态顺应性明显降低;甲酰胆碱气雾吸入能激发气道高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增加。粉尘螨滴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哮喘反应明显改善。结论粉尘螨滴剂长期舌下给药对豚鼠哮喘反应有明显的脱敏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