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4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2个月后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肾功能、炎症指标及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并计算2组有效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压(SBP、DBP)、血脂(TG、LDL)、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SCr、BUN、Ccr、Cys C)、炎症及内皮功能相关指标(ET-1、hs-CRP、IL-6、TNF-α)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更好,可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5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入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PCI术后48 h测定2组患者血脂及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3 d、PCI后48 h TG、TC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3 d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PCI后48 h 2组患者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但观察组增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左室功能不全、院内死亡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稳定斑块、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不服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评价各组临床疗效、IMT值、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临床疗效、IMT值、血清hs-CRP水平、血清IL-10水平、血清IL-17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患者ALT水平升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LT升高3倍以上时停药后逐渐恢复;3组治疗前CK、BUN、C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横纹肌溶解、肝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理想,安全性好,可显著改善患者IMT值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颈内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12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2例,治疗组用半夏白术天麻化裁方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及厚度均缩小(P0.05)、且治疗组缩小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化裁方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颈内动脉斑块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核工业四一七医院诊治的 6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 施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 血脂指标、血流变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评估治疗效果,随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斑块面积、 斑块最大厚度、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 反应蛋白(CRP)、肿瘤 坏死因子 –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斑块最大厚度、TG、TC、LDL–C、CRP、TNF–α 均低于对照组, 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 合银杏叶制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缩小斑块面积及厚度,改善血脂、炎症因子及血流变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龙心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18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龙心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血管超声指标和足部温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TG、TC、LDL-C、IL-12、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HDL-C、IL-4、ABI、TBI、足部温度、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心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90例C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45例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降脂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体积、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IMT、斑块体积及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CAS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颈动脉斑块缩小,症状改善,血脂指标恢复,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单艳梅  肖景  聂艳芳  余海峰 《新中医》2019,51(11):116-1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各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较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Cr、UAER、RB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血清微球蛋白(β_2-MG)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SCr、UA、β2-MG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肾功能异常指标,缓解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立普妥和国产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立普妥组和国产阿托伐他汀组。立普妥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立普妥20mg.d-1,连用18周。国产阿托伐他汀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国产阿托伐他汀20mg.d-1,连用18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8周后,患者血浆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立普妥组P=<0.01;国产阿托伐他汀组P=<0.05)。且治疗后患者血浆CRP和IL-6水平,立普妥组与国产阿托伐他汀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立普妥和国产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都具有抗炎作用,能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稳定斑块,而立普妥的抗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各45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应用阿托伐他汀同时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NO、ET、肱动脉内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4周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均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效果好,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效果。方法:86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C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4 w。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烧灼感、腹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平喘养肺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则在布地奈德治疗的基础上增用平喘养肺汤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第1秒最大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喘养肺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湿热瘀血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低脂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肝化瘀方,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9%(37/44),高于对照组的65.12%(29/43),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GRP、内毒素、IL-6、hs-CPR、TBIL、ALT、AST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湿热瘀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生化指标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肾衰灌肠液直肠滴入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cr、炎症因子以及KDTA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肾衰灌肠液直肠滴入(生大黄50 g,煅牡蛎50 g,蒲公英30 g,枳实30 g,熟附子15 g,以50 mL、39~41℃的药物原汁滴入直肠,保留30~60 min,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对胃癌大鼠桩蛋白(paxillin)、大鼠凋亡相关蛋白(Rel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只,对2组大鼠进行胃癌造模处理,对照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未处理组、处理(生理盐水)后8周组、处理(生理盐水)后12周组,每组20只。观察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未处理组、处理(汤药)后8周组、处理(汤药)后12周组,每组20只。观察2组大鼠处理前、处理后8周、处理后12周paxillin、RelA。结果:2组大鼠处理前后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处理前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2组大鼠体质量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大鼠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大鼠处理前后wnt-1、paxillin、Rel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处理前wnt-1、paxillin、Rel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2组大鼠wnt-1、paxillin、RelA水平呈降低趋势,但观察组大鼠wnt-1、paxillin、RelA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能有效通过抑制wnt以降低胃癌大鼠paxillin、Rel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逐瘀固本方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4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肾虚血瘀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60例(1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30例(60眼),2组均依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原则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逐瘀固本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黄斑中心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肝肾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CMT及玻璃体液中VEGF、FPG、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BCVA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CMT及玻璃体液中VEGF、F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逐瘀固本方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黄斑水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患眼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厚度及血糖,降低眼内VEGF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老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黄芪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胃镜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老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王氏腰痛八针”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治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3个月随访时JOA下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治疗前后2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炎性因子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上述评分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加快(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高于对照组的80.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王氏腰痛八针”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糖脂代谢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血脂异常者给予普伐他汀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调经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比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FINS、HOMA-IR、TC、TG、LDL-C水平及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DL-C、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调经汤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糖、脂代谢,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