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理念形成情况,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在汕头市随机抽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各2处,对16~70岁人群共1002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002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总知晓率为42.03%,其中城市居民为50.02%,农村居民为33.97%(P〈0.01)。居民获取健康素养知识的渠道与期望来源渠道,主要为电视、报刊、人户宣传品、亲朋好友谈论。[结论]汕头市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无锡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在干预活动前后主动人户询问调查。结果城市社区干预前问卷题目答对率为60.82%,干预后问卷题目答对率为69.25%;农村社区干预前问卷题目答对率为58.45%,干预后问卷题目答对率为85.23%;农村答对率提高幅度是城市的3.17倍;在问卷的全部71项题目中,干预后城市社区上升64项,下降7项;农村社区上升69项,下降2项。结论本次干预方法总体有效,对农村社区的效果高于城市社区,对居民的心理及控烟干预没有效果,应继续加强对健康素养社区干预有效方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汕头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中关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分别抽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16~70岁人群共1002人进行无记名封闭式调查。[结果]汕头市公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总形成率为44.00%,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掌握率为57.75%,城乡、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影响到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及基本健康技能的掌握(P﹤0.05)。[结论]汕头市公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及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掌握水平不高,应利用城乡健康教育网络,全面铺开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相似文献   

4.
2009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法:根据《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指导手册》,对江苏省15~69岁的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13047人。调查数据按江苏省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人口学资料进行标化。结果:江苏省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9.55%,城市居民的比例为15.17%,农村居民的比例为4.78%;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4.38%,16.66%,27.44%。结论: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虽略高于全国6.48%的平均水平,但总体水平不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城乡居民8546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卫生部设计的“2008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4.93%,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2.18%。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城市居民具备的比例分别为26.91%,14.89%,35.52%,农村居民具备的比例分别为8.34%,2.09%,14.65%。城市居民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0.11%,27.49%,8.24%,33.09%,16.27%;农村居民具备这5类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2.65%,8.97%,1.07%,10.10%,4.03%。结论山东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很大差别,城市高于农村,应根据城乡居民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林玲  蔡波  杨自力  陆俊华  陈明朗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14-3715,3718
[目的]了解南通市居民的健康素养知识水平,评价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吸烟能导致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和骨质疏松"、"癌症4个报警信号"和"煤气中毒"、"触电"和"农药中毒"急救的知晓率都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干预方法总体有效,对健康素养知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为今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梅丽娜 《职业与健康》2014,(15):2162-2164
目的调查了解宝鸡市部分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宝鸡市4个城市社区入户进行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情况调查,发放健康素养调查问卷300份,对获得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宝鸡市社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9.38%。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9.79%、11.11%和20.14%。结论宝鸡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好,但还应当采取以利用网络、传播媒体等多种知识获取途径,积极开展公民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吉林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省城乡居民9913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原卫生部设计的{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吉林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2.9%。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37.1%、10.3%和46.8%。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3.2%、59.9%、30.0%、14.6%和21.0%。城市与农村居民、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2006年.在泰安市泰山区抽取财源办事处七里铺社区.对全部18岁以上居民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和电化教育进行有关膳食结构与行为生活方式为内容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人群有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对象干预前后,对健康四大基石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44.25%、73.78%(P〈0.01),对13种一般健康知识与常见不良行为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28.45%、72.62%(P〈0.01),对10种常见病危害性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32.89%、70.60%(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保健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泰州市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在泰州市海陵区、靖江市设置监测点,2013年采用PPS法和KISH表法抽取调查对象,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常规性工作,开展为期1年的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强化干预,2014年用相同方法进行调查,比较2次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2014年泰州市城乡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由2013年的16.2%提高到了21.5%,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有所下降,由28.6%降低到22.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由10.7%提高到26.1%,基本技能素养由18.9%提高到28.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乡居民、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强化干预,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情况,评价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健康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干预活动如主题巡讲、发放健康素养传播材料等措施,对雨花台区的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并对干预结果做出评价。结果居民健康素养的持有率从18.1%上升到76.9%,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持有率提高了5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53.1%、健康技能提高53.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效果显著,干预方法有待改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更能引起居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等学校学生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1年9~11月,对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3180名入学新生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预防保健常识、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的知晓率。[结果]调查3180人,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0.38%,教育后为96.37%(P〈0.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6.63%,教育后为97.42%(P〈0.01);预防保健常识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28.45%,教育后为94.24%(P〈0.01);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40.77%,教育后为95.29%(P〈0.01)。[结论]在新生入学之初及时进行健康素养知识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等学校学生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1年9~11月,对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3 180名入学新生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预防保健常识、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的知晓率。[结果]调查3 180人,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0.38%,教育后为96.37%(P<0.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6.63%,教育后为97.42%(P<0.01);预防保健常识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28.45%,教育后为94.24%(P<0.01);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40.77%,教育后为95.29%(P<0.01)。[结论]在新生入学之初及时进行健康素养知识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首次公众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公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法选择11个区县15~69岁4701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标及分类指标评价。[结果]有效问卷回收率99.8%(4692/4701)。公众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5.5%,其中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者分别占11.7%、6.2%和13.5%。不同性别、文化、年龄和地区的人群指标差异显著。从5类健康问题素养分析,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及基本医疗素养的占比分别是29.1%、10.3%、4.0%、17.8%和5.7%。影响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年龄和城乡差异。[结论]福建省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与促进策略,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在滕州市抽取西岗镇的南张庄村和鲍沟镇的三清阁村的500名15~69名常住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00名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占11.83%。其中,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占22.27%,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占10.49%,具备基本健康技能的占24.60%;具备科学健康观的占30.47%,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21.13%,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12.36%,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25.14%,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5.31%。[结论]滕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方法]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汕头市各种类型10所学校初一到高三合共41个班2247名学生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81.98%的学生在马路上行走时曾违反交通规则,71.74%学生乘坐或驾驶摩托车时没戴头盔;12.86%的学生曾到过非游泳区游泳,该行为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9.52%学生抑郁,抑郁相关行为性别、年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打架行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证驾驶摩托车或汽车、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违反交通规则、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摩托车或汽车、到非游泳区游泳、抑郁、随身携带过攻击性武器、打架7项行为发生率因学校类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汕头市中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远高于国内城市的同类报道,面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相对较低;应及早树立预防青少年伤害的意识,针对青少年性别、年龄、学习环境等特点,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86-1987
目的掌握北京市怀柔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探索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单位任职3个月以上的、在北京居住达半年以上、年龄15~69岁的常住职业人口551人作为被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结果该区职业人群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从健康素养的3个内容来看,具备基本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8.0%、5.6%、13.4%;职业人群具备5类健康问题的相关素养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45.2%、安全与急救素养25.2%、传染病预防与素养18.9%、基本医疗素养3.4%、慢性病预防素养2.0%。批发和零售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0.4%;20岁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为0.5%、40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零;6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低于20%。结论该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很低,应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开拓提高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需要职业人群自身的参与,逐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