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佛山市顺德区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5—2017年顺德区部分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5—2017年共检测16 622个检测点,总合格率为87.03%。2015—2017年合格率分别为83.70%、88.88%、89.96%,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 < 0.01);3年间,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3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体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较低,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较高。粉尘、物理因素合格率均有随年份升高趋势。化工涂料、机械设备、家具制造和轻工纺织4个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化工涂料行业检测合格率最高(94.70%),家具制造业最低(82.48%)。不同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比较,大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较高,中型和小型企业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有关部门应重视物理因素的危害,加强对家具制造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监督管理,将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提高绵阳市城区内学校的食品卫生质量,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方法]对2006-2009年绵阳市城区内学校的食品卫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合计检测各类食品872份,合格的728份,合格率为83.49%。检测合格率,2006年为76.42%,2007年为81.14%,2008年为87.38%,2009年为89.04%(P〈0.01);豆类制品为65.21%,面筋制品为75.00%,糕点类为79.42%,其他食品为90.09%(P〈0.01)。不合格食品均为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超标。[结论]2006~2009年绵阳市城区内学校食品卫生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食品因受到微生物污染而不合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莱州市食(饮)具消毒状况,为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对2004~2008年莱州市食(饮)具38700份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2004~2008年合计检测38700份,合格率为66.57%。各年食(饮)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6.24%、66.10%、66.86%、66.93%、66.95%,不同年份食(饮)具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型、小型、学校食(饮)具合格率分别为73.18%、63.31%、91.81%,不同经营规模餐饮单位食(饮)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年一~四季度食(饮)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3.13%、63.27%、66.78%、73.12%,不同季度食(饮)具消毒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莱州市学校食(饮)具合格率较高,小型餐饮单位食(饮)具合格率较低,不同季度合格率以二、三季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洪霞  王红其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30(5):374-376,379
[目的]掌握无锡市企业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以无锡市8093家具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之中的1248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作业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无锡市企业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如粉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高毒物品。作业场所空气监测合格率和职业健康监护率均较低:粉尘、高毒物品、物理因素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2.95%、92.36%、79.94%;矽尘、锰、铅、高温、噪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1.70%、76.47%、89.65%、58.52%、78.31%;231人被诊断为职业病,187人被诊断为尘肺,24人被诊断为职业性眼病。[结论]粉尘、噪声、苯系物、铅等是该市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企业应继续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健康监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旅店业公共用品的卫生质量,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3-12月,抽取江阴市城乡48家旅店业的公共用品进行卫生检测。[结果]合计检测各类样品2 046份,合格的1 937份,合格率为94.67%。公共用品合格率,星级宾馆、综合或连锁宾馆、普通宾馆分别为97.69%、94.77%、92.56%(P〈0.01);毛巾和床上用品、茶具、洁具分别为98.75%、96.81%、78.99%(P〈0.01);城区旅店、乡镇旅店分别为96.00%、94.30%(P〉0.05)。[结论]江阴市旅店业的公共用品卫生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为制定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地区2013年73家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比较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结果检测73家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总合格率为91.63%,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冶金、建材业检测样品合格率最低,为29.41%,其中粉尘、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合格率分别为33.33%、37.50%和16.67%。轻工、纺织、烟草加工制造业检测样品总合格率也较低,为73.99%,其中粉尘和物理因素合格率分别为57.14%和72.94%。其他行业检测合格率均较高。结论大连地区各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总体较好,但应重点加强冶金、建材行业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2010-2012年某市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职业卫生状况.方法 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某市近三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数据导出并汇总分析.结果 某市近三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为67.95%,大中型企业监测率较小型企业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测点总体合格率为94.40%,苯、甲苯、二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氨为主要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偏低的为三氯乙烯、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粉尘以石棉尘、矽尘和滑石尘的合格率偏低,分别为18.75%、52.10%和55.56%;物理有害因素主要监测项目为高温和噪声,合格率分别为63.25%和70.08%;职业健康监护覆盖73.36%的企业及98.79%的应检劳动者,职业病患者检出率为0.01%,患有职业禁忌证及调离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占近三年全行业总人数的40.67%及38.39%;报告各类职业病8例,病种为急(慢)性职业中毒、尘肺及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结论 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具有潜在职业病患病风险,需有效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劳动者健康监护等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龙岩市2008年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监测水平。[方法]2008年68月按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8204.1-18204.3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龙岩市部分公共场所卫生进行检测。[结果]调查31家公共场所卫生,18家旅店公共用具卫生,合格率分别为16.13%、61.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度、相对湿度、噪声、空气细菌总数和公共用具细菌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64.52%、48.39%、39%、78.57%、41.18%。[结论]今后须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消除影响因素,创造良好舒适的卫生条件,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顺德区2006~2009年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游泳池池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顺德区51家游泳池抽取1 039份水样,检测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6项指标并进行检验评价。[结果]2006~2009年合计检测1 039份水样,合格的850份,合格率为81.81%。各年的合格率分别为71.49%、78.07%、86.55%和90.76%。不同年份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顺德区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逐年趋好,卫生管理受到重视,今后务必继续加强卫生监督监测管理,进一步提高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保障游泳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王炜  徐聿函  杨蕾  张金龙 《职业与健康》2014,(21):3024-3026
目的通过对2013年无锡市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无锡市企业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般情况,以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开展的效果,为开展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3年无锡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卡进行整理分析,并按企业经济类型、监测因素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检测301家企业,检测工作场所中作业点数7 825个,合格率为91.82%,与2012年的合格率(87.86%)相比明显升高(χ^2=78.037,P〈0.01)。粉尘、有毒化学物、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为95.54%、98.41%、83.62%;其中粉尘和有毒化学物的合格率较高,物理因素的合格率最低(χ^2=505.583,P〈0.01)。结论各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执法力度;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采取防护措施;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兰  陈敏  蔡文娟  陈长会  李晓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281-2285
目的分析厦门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职业病发病的特点,为厦门市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2006—2009年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状况进行描述性研究。①分析厦门市不同行业、规模、危害因素的健康监护资料。②分析2006—2009年受检率变化和职业病构成,同时分析尘肺的发病状况。结果①2009年厦门总接触率14.08%;受检率88.88%。不同规模企业受检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是主要危害因素,职业病以尘肺为主。②4年职业健康监护年平均受检率达到75%以上。2006—2007年为第1组,2008—2009年为第2组。第2组化学重点监护、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物理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明显高于第1组(P0.01、P0.05、P0.01),粉尘和物理重点监护检出率明显低于第1组(P0.05)。尘肺诊断年龄趋于年轻,主要工种为电焊工。结论厦门市初步建立了较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粉尘是主要危害因素,职业病以尘肺为主,今后工作重点应针对粉尘作业工人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同时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机制,卫生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安玉  邵小翠  田宏飞 《职业与健康》2014,(17):2504-2506
目的探讨大连市某木制家具企业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为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2008--201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格率为72.31%,其中粉尘和毒物的合格率分别为73.97%和99.38%,物理因素的合格率为49.07%。化学有害因素的合格率(81.39%)高于物理因素合格率(4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97,P〈0.01)。其中木粉尘、高温、噪声检测的合格率较低,分别是73.97%,73.08%和43.6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50.526,P〈0.01)。2008--2013年期间,各年份检测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36,P〈0.01)。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的完善,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胡玮  刘萍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39-1341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对2009年72家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及233家用人单位的7735名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企业所属性质分类,联营企业样品合格率低于其余经济类型企业的样品合格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物理因素、粉尘因素样品合格率远低于化学因素样品合格率。检出听力损失296人,发生率为13.5%(296/2200);白细胞低于正常值216人,发生率为7.42%(216/2910),二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1)。结论受检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为主,加强对噪声的治理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是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同时应加大对联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力度,加强对物理因素、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荣欣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33-2935
目的对昆明铁路局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状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昆明铁路局2009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昆明铁路局职业病危害监测合格率为:粉尘84.09%,毒物92.86%,噪声48.72%,其他物理因素(手传振动、工频电场、高温)100%。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受监护率97.44%;异常检出率为:高频听力损失5.37%,胸片异常0.11%,心电图异常6.52%,血压异常1.19%,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异常3.10%,尿常规异常3.42%;职业禁忌证4人。结论粉尘、噪声是昆明铁路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进行职业病综合防治的同时还应重视职业安全教育并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油田公司职业卫生现状。方法现场调查该公司各分厂生产工艺流程、有害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情况。对有害作业岗位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全公司从事有毒有害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该公司存在有毒有害因素分厂的8家企业,检测噪声强度315个点,合格率95.2%;化学毒物524个点,合格率96.7%;粉尘浓度26个点,合格率100%;职业病检出率为0,但1426人接触噪声人员中,检出听力损失医学观察对象85人,异常检出率5.96%。体检项目:电测听异常率最高为21.3%,其次B超异常检出率为18.3%。结论该油田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苯系物、粉尘及职业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噪声危害应成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虽然该公司各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高,但应加强超标点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佛山市顺德区2006—2010年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探讨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5年来该区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监护存档资料和统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现可疑职业病80人,其中可疑职业性铅中毒63人,检出率最高,占78.75%;可疑尘肺11人,次之,占13.75%;共发现职业禁忌证277人,其中未成年人155人,占55.96%。结论铅中毒和尘肺是顺德区防治重点,应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和孕妇等,提高职业健康监护受检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企业职业危害监测情况,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科学寻找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对2006--2012年辖区内244家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粉尘、毒物、物理因素7年的合格率分别为93.40%、98.01%、82.91%,超标项目主要为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和噪声。不同监测因素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004,P〈0.01);不同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91,P〈0.01),大型企业监测合格率低于中小型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合格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9.682,P〈0.01),外资类企业监测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等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的监督监测,同时也应关注大中型企业、外资类企业,加强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吉林市昌邑区农村地区部分供水的微生物指标合格情况和各种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于2009年的枯水期(3-5月)采取进入储水器前的水43份和储水器中的水39份;丰水期(7-8月)采取进入储水器前的水43份和储水器中的水38份,按照GB/T 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检测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结果]枯水期共采集水样82份,进入储水器前的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67.4%,储水器中的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丰水期共采集水样81份,进入储水器前的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37.2%,储水器中的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吉林市昌邑区部分农户储水器是昌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外商独资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防护措施,为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2005~201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了解各年度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计算其合格率,并对调查期间检测的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格率为91.43%,其中粉尘和毒物的合格率分别为98.18%和95.21%,物理因素的合格率为83.80%。化学有害因素的合格率(95.88%)高于物理因素合格率(8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砂轮磨尘、臭氧、苯、甲苯、三氯乙烯、丙酮、紫外辐射、噪声超标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限值要求。结论用人单位重视工艺技术的改进和防护措施的完善,职业卫生状况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但涂装车间的清洗岗位应进一步完善防护措施,使工人接触甲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达到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陈小贵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695-1697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2002—2008年职业卫生基本情况,提出职业病防治对策。方法对嘉定区2002—2008年职业卫生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结果嘉定区有害作业单位和工人数量较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2002—2008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总体合格率为88.6%,共发现职业病260例。结论嘉定区职业卫生形势较为严峻,用人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应着力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