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刘勇 《天津医药》2003,31(9):586-588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400例受试者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A组 ) ;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组 (B组 ) ;冠心病组 (C组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D组 )。测定血脂水平。结果:B、C组和D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 ;B组与C组血浆Lp(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D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Lp(a)水平显著升高 ,当合并冠心病时Lp(a)进一步升高 ,提示高Lp(a)血症与DM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老年与中青年急性腹膜炎的疗效对比。方法:本院腹部外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63例(观察组),根据病因进行手术治疗45例,腹腔清理术12例,腹腔引流术6例。再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中青年急性腹膜炎患者61例(对照组),根据病因进行手术治疗36例,腹腔清理术10例,腹腔引流术15例。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12.70%)与对照组(3.28%)比较,X2=4.868,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9.52%)高于对照组(1.64%),X2=4.745,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17%,而对照组无1例发生,X2=4.433,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性休克发生率(11.11%)高于对照组(3.28%),X2=4.825,P<0.05;观察组死亡率(11.11%)高于对照组(0%),X2=4.916,P<0.05。结论: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临床症状不显著,应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245例经腹腔镜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盆腔痛123例,盆腔包块122例,合并不孕症14例。共有74例行单纯保守性腹腔镜手术,171例术后予口服妈富隆或孕三烯酮预防复发治疗,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予GnRH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盆腔痛共85例术后用药者中有76例有效缓解,而不用药组38例慢性盆腔痛有26例获有效缓解(89.4% vs 68.4%,P<0.01),用药组86例盆腔包块有72例有效,而单纯手术组36例中26例有效(83.7% vs 72.2%,P<0.05),用药组171例有17例复发,而单纯手术组74例有28例复发(9.9% vs 37.8%,P<0.01)。术后1年合并不孕症患者受孕10例,受孕率71.4%。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腹膜型及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可取得较满意疗效,而术后用药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朱虹  蔡丽萍 《江西医药》2013,48(4):308-3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标本40例为研究组(盆腔外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25例,其中同期在位内膜2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中的表达,研究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子宫内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1)盆腔外异位病灶中VEGF表达高于卵巢异位内膜(P<0.05),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2)卵巢异位内膜VEGF表达与同期在位内膜相比,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05);(3)在位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中增生期与分泌期VE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中存在VEGF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血管生成,利于种植及生长,可能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3D)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行3D腹腔镜手术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予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对照组予孕三烯酮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MP-9/TIMP-1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痛经及盆腔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性交痛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9.09%比12.73%,P>0.05);随访12个月期间,两组患者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3D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DIE,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相关肿瘤因子,缓解疼痛,安全性较高,且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武秀菊  周荣庆 《天津医药》1999,27(2):117-117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1],少见的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亦时有所见。我院自1990年1月至 1997年 11月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其中腹部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8例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6例(其中1例为第2次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1例(手术是在经前2天进行的,手术已穿透子宫内膜进入宫腔),中期妊娠剖它取胎及绝育术后1例。平均年龄为33.1(27~41)岁,月经周期均正常,未查见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仅1例有轻度痛经史。 2.临床表现(1)异位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盆腔疼痛的治疗方案。方法53例以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先行手术治疗,判断疼痛的缓解率。术后辅助药物治疗29例,单纯手术治疗24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的复发情况。结果5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疼痛的缓解率为84.90%。经观察及随访6个月~2年,手术加药物组复发率3.45%,单纯手术组复发率29.1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以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疼痛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洛铂腹腔热灌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2例分为两组。A组52例,术后行2次洛铂腹腔热灌注化疗,C组30例术后无其他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术后NLR均低于术前(P<0.05),且A组术后NLR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癌胚抗原(CEA)、肿瘤异常蛋白、糖类抗原(CA)19-9和CA125均低于术前,且A组术后CEA、CA19-9和CA125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A组术后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于C组(P<0.05)。结论 洛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可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NLR和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延长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不孕症中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23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诊断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采用病灶内凝固术及腹腔冲洗方法,术后分2组观察妊娠情况:对照组为术后6个月内妊娠情况,治疗组为术后口服达那唑6个月,停药后6个月内妊娠情况,比较2组妊娠率。结果323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为274例占84.8%,对照组妊娠率81.4%,治疗组妊娠率为7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明原因的不孕患者应尽早行腹腔镜检查,对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下病灶内凝固术及腹腔冲洗可有效提高妊娠率,提倡术后半年内妊娠,如半年后不孕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转化生长因子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的浓度,探讨其与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盆腔粘连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正常盆腔(15例),盆腔粘连(10例),内膜异位症(30例)腹腔液中TGF-β1的含量。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TGF-β1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盆腔组和盆腔粘连组(P<0.01),盆腔粘连组高于正常盆腔组(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TGF-β1的升高与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及盆腔粘连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体液抗子宫内膜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和腹腔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 将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抽血及腹腔镜下取腹腔液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结果 血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腔液(P<0.01);盆腔有粘连者,腹腔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盆腔无粘连者(P<0.05)。结论 检测血抗子宫内膜抗体特异性高,它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是非创伤性检查,简单、方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中西药治疗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以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中药治疗6个月,随访2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妊娠率,累计复发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年累计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以中药补肾化瘀法联合孕三烯酮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加强新陈代谢,改善女性生殖健康状态,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具有可行性及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我院行保守性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12.5 mg/d及服用孕三烯酮2.5 mg/3 d组各30例,两组均于手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1~3 d内服药,疗程6个月;定期随访,比较应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米非司酮组完全缓解率90%,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3.3%和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米非司酮组恶心症状发生率53.3%,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16.67%)。观察性激素水平发现两组治疗后孕酮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血清FSH、LH、E2、PRL无明显变化。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巩固疗效方面,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对内分泌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降脂益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浆和肝组织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la)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实验开始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8周末处死各组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肝组织TXB2和6-Keto-PGFla含量及其比值(T/PG比值)。结果治疗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改善,6-Keto-PGFla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XB2含量、T/PG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降脂益肝冲剂对大鼠血浆和肝组织TXB2、6-Keto-PGFla的含量及其比值具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艳芳  张佳黎  杨涛  黄志敏 《河北医药》2024,(2):247-249+253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38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药抗炎治疗,研究组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桃红四物汤保留灌肠。比较2组实际治疗效果,血性炎性因子[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1、2、4周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症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盆腔痛、盆腔包块、盆腔积液、附件增粗等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各症状消失或减轻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的临床价值。方法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352例(观察组)与新式剖宫产术中原版术式(对照组)198例,就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手术指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与原版术式两种方式相比,具有防止术后粘连、降低患者二次剖宫产或其他原因开腹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副损伤风险等优点,因此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作者测定了50例正常人,94例糖尿病患者血浆过氧化脂(LPO)及血浆6—酮—前列腺素 F_1α(6—酮—PGF_1α)和血栓素 B_2(TXB_2)的浓度,并分析血浆 LPO、TXB_2/6—酮—PGF_1α比值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浆 LPO 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浆 TXB_2/6—酮—PGF_1α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两者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血浆 LPO 与 TXB_2/6—酮—PGF_1α比值呈正相关。提示有微血管病变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浆 LPO 升高和循环 TXA_2与前列环素 PGI_2的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8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GnRH-α(93例)和孕三烯酮(92例)治疗,服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盆腔症状改善、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盆腔症状改善率为87.1%、妊娠率为79.3%,高于对照组的70.7%、52.4%(x2 =7.517,4.059,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9.4%,低于对照组的34.8%(x2=5.581,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使用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腔症状、减少复发和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并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sICAM-1的水平。结果:s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sICAM-1高于轻度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的sI-CAM-1水平高于轻度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水平升高。这些异常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局部免疫微环境发生改变,促进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霞 《中国实用医药》2020,(11):121-122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孕三烯酮治疗组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各50例。孕三烯酮治疗组术后采取孕三烯酮治疗,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干预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结果米非司酮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米非司酮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的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孕三烯酮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复发率0(0/50)低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14.0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7,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高,其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相关症状消失,并促使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激素等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