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的,是以系统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性、全程的质量管理,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患者住院期间常须到相关的科室做相应的检查或治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陪检成为患者不可缺少的要求。神经外科因病种的特殊性、病情的危重性,外出检查时发生病情变化或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比其他科室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6年2月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随机抽取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800份,对物品的清洗、包装以及灭菌质量进行分析,随机抽取85例临床医护人员,调查供应室的满意度,分析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实施前后800份无菌包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的不合格率。结果: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前,医院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2.62%、包装质量不合格率3.65%、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83%均高于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后清洗质量不合格率0.74%、包装质量不合格率0.93%、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18%,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满意率为72.94%(62/8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满意率为94.12%(80/85),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95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缺陷与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的主要缺陷是未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交接班不严、病情观察及收集资料不及时、不充分、对现状分析的资料不充足、改进措施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质量改进成效不大,结果没有持续性、项目书写不规范。这与护理管理人员及护士的知识水平及自身素质有关,因此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重视细节管理及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控制等,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孙宏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06-107
目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在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和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不管修改完善标准和制度并加强反馈与评价。结果:在护理管理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我院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减少,2008年以前,护理缺陷漏报率达40%,2008年以来上报率逐渐上升,2009年达到100%住院病人满意率从2008年的95.8%提高至2010年的98.6%,年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保持在98分以上。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能够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在一个良性循环轨道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借鉴JCAHO对护理临床带教工作进行流程管理,达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方法 借鉴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的持续质量改进10步流程模式,结合医院实际,对护理带教质量进行评估测量、实施评价,建立带教管理流程,形成可达到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结果 2008年至2010年我院护生理论考核合格率分别为:78%,83.3%,93.4%;技能竞赛优秀率分别为:20%,37.7%,73.3%.结论 医院护理带教质量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模式的三年,带教工作处于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了一套可达到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价两组孕妇的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持续性管理情况。结果:比价两组孕妇的孕期注意事项、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发现,观察组产妇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保健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比价两组的产妇满意、质量改进、护患融洽、护理纠纷等发现观察组的持续质量改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老年患者低血糖评估的正确性和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体会。成立持续质量管理小组,围绕对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检出率低的情况进行讨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制定预期目标及采取相应质量改进方案。应用持续质量管理后,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检出率较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自2017年2月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强检验人员对检验标准的认识。比较分析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前(2016年2月~2017年1月)与后(2017年2月~2018年1月)临床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与检验技师检验标准知晓率。结果: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好于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P0.05);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采用后,检验技师的检验标准知晓率相比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应用于检验质量管理,提高了临床科室满意度和检验质量,提高了检验技师的检验标准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控制理论是为了目标的实现,对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指导理论,能够及时纠正各种偏差,防止差错发生。文章对控制理论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针对控制理论中的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这三种类型和检验科各时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为检验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持续性质量改进的作用。方法:成立持续性质量改进小组,设计互联网管理平台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持续性质量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发现、不良事件上报、问题分析解决、效果评价、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及监测标准的调整等全过程。结果:在应用互联网管理平台后,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物品监测率,消毒灭菌包合格率,医疗器械清洗率,消毒灭菌包质量满意度,护士知识掌握率与对质量改进满意度,临床各科室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不良事件重复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管理平台能帮助持续性质量改进小组快速、科学、有效地获得和实时分析不良事件信息,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使护士更便捷地吸取经验,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持续性质量改进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罗群  赵淑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71-172
随着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领域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体器官移植、心脏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显微外科应用等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的感染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院手术室为普通手术室,难以适应目前各种手术开展中的感染控制。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的对质量持续、渐进的提高、改进过程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我们自2007年起将CQI用于手术室感染控制,通过不断的改进建立了一套控制程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产科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积极制定和落实妇产科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制度及其标准,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本科及其他科室显在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病人出院调查表等,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制定产科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措施,最后对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产科进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之后,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融洽.健康覆盖率达到了100%,产妇的不良习惯基本消除,并发症减少.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管理对于产科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业要求即ISO15189已成为国内许多医学实验室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所遵循的准则。管理评审是体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为对各自实验室全面总结和持续改进的有力手段。文章结合实际工作,浅谈管理评审实施方法,对实施过程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内科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择自2017年已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口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与自2015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口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纳入研究,并比较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给药差错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给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科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QC小组活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C是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1)的英文缩写,QC小组又称品质管理圈、品质圈、品管圈(品质管制圈)等。其定义“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其源于美国,二战后由美国一工程师引进日本工业界,应用于工业生产上,以增加生产力。80年代应用于医院管理体制上。各部门中以护理部实行品管圈最具绩效。近年在海外及内地几家医院推广,取得较好效果。我院护理部在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基础上,2003年5月开始在全院各科室推行持续质量管理,并根据其“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运用多种科学方法的质量管理;强调持续改进”的特点,围绕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不断满足病人需求,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成本,为病人创造良好、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等方面,选定了5个科室开展QC小组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05年起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今年在往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所取成绩的基础上,卫生部下发了(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要求;“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在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与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相结合,与查促建、纠建并举。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病理标本管理水平的持续性改进管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后标本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病理标本丢失发生率、标本变质发生率、标本处置时间以及回执单丢失率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医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质量,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制定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100种药品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前后管理情况及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知识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医院药品管理中的混放药品、过期药品、储存不合理药品、基数差错药品、放置不规范药品、有效期不详药品的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一方面可以减少药品管理不规范和不合理的情况,保障药品管理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相关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尤其是可以提高药品管理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将医疗用药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主要是由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来体现,医院应是以最小的风险和最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最适宜的医疗服务。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医院质量管理,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文章提出了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实施这些具体措施,来提升医院的品质,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栾青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0):94-95
目的: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建设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体系。结果:健全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组织体系、强化了全员质量战略意识、对各项医疗质量指标实施了全员、全程、全面的监控考核;及时汇总、反馈、评估监控考核结果,严明奖惩及时整改。结论:通过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及不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使我院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均得到提高,住院患者、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