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臀肌挛缩症多见于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学龄前儿童,92%是因幼年时反复多次肌肉注射,造成臀部肌肉坏死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表现为"外八字"步态,"跳步态"、"蛙腿症"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本文对我科2009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例臀肌挛缩症患儿进行了术后护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由于臀部长期肌肉注射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挛缩症在近几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 。我们对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的 2 1例患者结合临床有关资料 ,就本症的诊治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患者 ,均为双侧。男 1 3例 ,女 8例 ;年龄 4~ 1 4岁 ,平均年龄 8.5岁。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2 1例患者均有反复臀部注射史。1 .2 临床表现 患儿常表现为姿式及步态异常 ,站立、行走时双腿外旋呈“外八字”步态 ,快步行走形似跳跃 ,跑步时不稳 ,容易跌倒。两下肢不能并膝下蹲或坐位时两下肢不能膝上交叉 (搁腿 )。有…  相似文献   

3.
<正>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方法有许多不同术式,临床疗效亦有不同。我们从1988~1995年对16例注射性臀肌挛缩症,采用彻底松解加“z”形延长方法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均为双侧性,年龄8~14岁,平均10.5岁。大多数因步态异常,双下肢不能并膝下蹲,坐位时双下肢不能膝上交叉。全部患儿在幼儿时有经常臀部肌肉注射史。体检发现都有“外八字”步态,跑步时更为明显。下蹲过程中双膝分开;作向外划圈动作,呈典型的“蛙式”位。臀部偏小,可触及条索状块。13例屈髋时有弹跳感。6例患者ober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4.
臀肌挛缩症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于臀部肌肉注射后引起者被称为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儿多有幼年长期或反复臀部肌肉注射药物的病史,导致臀肌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性炎性改变,继发髋关节内收外展及并膝下蹲受限。我科自2003年6月~2007年6月,共治疗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晓东 《广东医学》2000,21(11):926
我科自1990年2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184例,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结合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4例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其中男106例,女78例,年龄4~33岁,平均85岁。双侧臀肌筋膜挛缩172例,单侧12例。伴骨盆倾斜84例(占456%)。有反复臀肌注射史180例(占978%)。患者来源于农村170例(占924%),来源于城市14例(占76%)。12 临床表现 走路时呈“外八字”步态,坐位交腿试验阳性(即不能翘二郎腿),不能并膝下蹲,必须分开双腿向外作“划圈”动作方能下蹲。体查患侧臀部外上方可见皮肤凹陷成…  相似文献   

6.
屈强  昝强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7):902-902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和阔筋膜张肌挛缩症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双侧24例,单侧4例,年龄5~23岁,有2例患者曾在外院行第一次手术治疗失败。患者站立位双下肢不能完全靠拢,轻度外旋。跑步时,双下肢呈外旋、外展状,出现“跳步征”。坐位时,双膝分开,不能靠拢。屈伸髋关节时,髋部弹响。有些患者臀部可触及一条与臀大肌纤维走行方向一致的挛缩带。实验室检查肌酸、肌酐正常,均无肌肉病的表现。24例患者发病前均有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病史,4例阔筋膜张肌挛缩症的患者,无明显的肌肉注射病史,术后随访1年6个月。  相似文献   

7.
臀肌挛缩症的病因目前有多种学说,大剂量药物臀部反复多次肌肉注射而引起的病例,被临床绝大多数学者所认可.该病一旦发生就不会逆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姿态和步态异常,站立时双下肢外旋,下蹲双膝不能并拢,坐位翘二郎腿受限,跑步时呈跳跃状,少数双下肢不等长,蹒跚步态等,严重者还可影响骨骼脊柱发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臀肌挛缩症〔1〕又称儿童臀肌挛缩症、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臀肌纤维化、肌肉注射后臀肌纤维化、儿童髋关节外展挛缩、小儿肌肉注射后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筋膜纤维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和屈曲障碍,表现出蹲、坐及行走的异常姿势和步态。本病病因尚...  相似文献   

9.
"S"形切口治疗双侧臀肌挛缩症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骏  王凯  谌德雄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3):310-310,312
臀肌挛缩症又称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 ,局部肌肉注射等外因为诱因引起的以臀肌及筋膜挛缩、纤维变性为主的全身性疾患 ,属于结缔组织病[1] 。部分病人可出现骨盆倾斜 ,肢体不等长 ,给生活、工作、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采用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 1 1例 ,女 1 3例 ,年龄 8~ 2 0岁 ,平均 1 1 .6岁。臀部注射史 :幼儿时经常肌肉注射 1 6例 ,偶尔注射 4例 ,无臀部注射史 2例。均为双侧发病 ,但程度不等。双下肢长度相差 <2 cm有 8例 ,2~ 4cm1 4例。所有病例临床体查时均可见如下表现 :外八…  相似文献   

10.
臀肌挛缩症是因臀大肌纤维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儿童,由双侧臀部多次反复注射药物引起。我科自1994年7月~1997年8月收治62例,全部手术治疗。采用大粗隆上弧形切口,较之沿髂脊切口、臀上倒“U”形切口、臀上斜切口[1],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可行较深在的挛缩松解等优点。62例皆随访,结果满意,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均为双侧性,男37例,女25例,年龄5~17岁,平均年龄9岁。多为步态异常或双下肢不能并腿下蹲,或坐位时双下肢不能膝上交叉(搁腿)而来门诊…  相似文献   

11.
<正> 臀肌挛缩症多见于小儿臀部反复多次肌肉药物注射,引起臀大肌纤维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功能障碍,表现有特殊的步态和体征,这一现象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1970年Valderrama、国内1978年马承宦首先报告了此类病例。笔者总结近两年来诊治的6例臀肌挛缩症,结合文献复习,发现  相似文献   

12.
臀肌挛缩症是因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而表现的特有步态、异常姿势及体征的临床病症。大多由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所引起,近年臀肌挛缩症发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我们于1987年~1997年间共收治2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因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髓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略形,进而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及体征的一种疾病[1]。1969年FenollosaGomez首次报告。我院自1996年共收治48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8例,其中男爿例,女17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3岁,平均6岁。48例均为双侧,有反复臀肌注射史45。l例堂兄弟3人患病,无多次注射史。12临床表现患儿双下肢呈外展旋“/\”字步态,坐椅子双膝不能并拢,双腿不能对搭。双侧臀肌大多萎缩,在臀外上方可见不同程度的皮肤凹陷,内收内旋时加重。该处可…  相似文献   

14.
臀肌挛缩是一种较常见的医源性疾病 ,多见于青少年 ,因髋关节功能受限 ,常导致异常步态。在临床上常因对此疾病不熟悉而导致误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2— 2 0 0 0年共收治注射性臀肌挛缩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4~ 16岁 ,平均 10 .5岁 ,均为双侧 ,15例有反复肌注苯甲醇溶青霉素病史。患儿常发生于同一个村庄 ,经同一医生诊治 ,年龄较为集中 ,临床症状相似。1.2 临床表现 患儿均有外八字异常步态 ,快跑时异常步态更明显 ,双下肢呈外旋外展分开 ,膝腱反射试验阳性。臀部为尖臀 ,下蹲时划圈征为阳性 ,重者为蛙腿征 …  相似文献   

15.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多见于臀部肌肉多次反复注射的儿童患者。肌肉注射会导致部分臀大肌和筋膜的纤维性挛缩,继而引起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障碍。国内报道例数尚不多。我科自1978年3月至1987年3月间收治此症86例,其中手术85例,本文就此症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男54例,女32例。居住城镇者24例,农村者62例。年龄4~28岁。病变双侧者73例,单侧者13例,共159个臀部,其中并存弹响髋者13例,19个臀部。注射后臀部脓肿者3例。所有的病例有多次臀部注射史。肌注药  相似文献   

16.
儿童臀肌挛缩症多因臀肌多次肌肉注射刺激性药物而引起臀肌纤维化挛缩,继而引起髓关节屈曲内收功能障碍。表现有特殊步态和体征。我院从1988年至今收治了21例臀肌挛缩症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臀肌挛缩症好发于儿童。由于婴幼儿期反复肌肉注射药物后引起臀肌纤维化 ,导致髋关节内收外旋及中立位屈髋障碍 [1 ] 。本病需手术松解 ,物理治疗无效。我科自 1995年以来收治 36例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3~ 2 2岁 ,其中 3~ 10岁 2 1例 ,2 2岁 1例。双侧病变 33例 ,单侧病变 3例 (均为右侧 )。本组患者均有婴幼儿期反复多次臀部肌注苯甲醇青霉素史。1.2 临床表现 患者外观 :臀部扁平 ,臀肌明显萎缩 ,臀部外上 1/ 4处皮肤凹陷 ,可触及硬结或纤维条状…  相似文献   

18.
闻志强  陈静 《黑龙江医学》2013,37(7):551-55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结合术后早期练功的效果。方法本组共1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男5例,女11例,年龄12~39岁,平均21.2岁。通过小的皮肤切口,在关节镜监视下切断,松解臀部肌肉内的挛缩带。术后早期系统地实施"强化练功法",并行随访,根据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弹跳感等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1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全部经过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配合术后强化练功法,术后平均随访7.9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步态恢复正常。结论关节镜下手术结合早期练功治疗臀肌挛缩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儿童臀肌挛缩症及简便手术治疗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买德绪臀肌挛缩症系臀肌及筋膜纤维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屈曲、内吸、内旋受限,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反复臀部肌肉注射的儿童。国内马承宣[1]1978年较早报告20例,近三年我院收治11例患儿并作了手术的简化,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2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临床病例回顾分析进行总结。男8例,女12例;年龄5~16岁,平均11.3岁。病变均位于双侧,均有双侧臀部肌肉注射史。病程5~12年,平均10.3年。均行臀肌挛缩松解术手术治疗。结果对20例进行术后随访,术前根据Fernandez分度法评定双下肢功能:轻度4例,中度12例,重度4例。术后疗效按俞辉国等标准评估,仅1例重度患者术后有轻度跛行,优良率95%。结论臀肌挛缩松解术是治疗臀肌挛缩症有效方法,应尽早手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