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用石膏和补高膝踝足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胫骨部分缺如的效果。方法:1例9个月患儿,先天性左胫骨部分缺如,腓骨头与股骨下端形成不稳定的膝关节,膝关节后脱位,伴屈膝畸形35°,严重内翻足,足跖屈25°。采用石膏矫正患儿膝关节脱位,屈膝关节畸形,及足内翻畸形,并制作膝踝足矫形器并补高。结果:经4期(每期一周左右)的石膏矫治,患儿膝关节后脱位及膝关节屈曲畸形完全矫正,仍有轻度内翻足,足跖屈15°。予患肢制作膝踝足矫形器并补高2.5 cm,使患儿扶站时双下肢基本等长,患儿(13个月)能扶物站立。结论:用石膏和补高膝踝足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胫骨部分缺如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onseti手法矫正和连续长腿石膏固定治疗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采用Ponseti手法矫正治疗出生1个月以内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6例共21个足,在石膏固定后,穿戴矫形支具至少1年。结果经8~17周,平均11周的治疗,15个足的畸形矫正满意,3个足中途终止治疗。结论Ponseti手法矫正和连续长腿石膏固定治疗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韩雪峰  孟宪文  张志宏  张宁 《西部医学》2011,23(8):1442-1443
目的探讨经皮跟腱延长术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手法矫正、连续石膏矫形+经皮跟腱延长术+足外展矫形支具的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6例50足,所有病例在手法矫正、连续石膏矫形后,足不能背曲〉15度,足不能保持外展70度,均再行经皮跟腱延长术,以获得足够的跟腱长度,矫正后足的内翻、跖屈畸形。结果佩戴支具后定期随访,平均随访2.5年,随访率94.44%,按Dimeglio评分系统评价疗效,32例45足矫形效果满意,2例3足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复发,再行Carroll手术。结论经皮跟腱延长术是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重要环节,是矫正马蹄畸形的关键,在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经皮跟腱延长术替代传统的皮下跟腱切断术是可行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采用Ponseti的手法矫正 靴形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出生后6个月内(平均年龄为38天)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6例共32只足.结果:本组平均治疗时间9周,20只足(62.5%)的外形基本恢复正常,踝关节主动活动可达中立位;5只足(15.63%)外观仍残余轻度外观畸形但被动活动可达正常,7只足(21.88%)因畸形未获完全纠正改行软组织松解术矫正.结论:Ponseti手法早期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足部结构性畸形。由于患儿出生后就可见明显的畸形,因此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在生后的第1天就应开始治疗,常用的方法是Kite手法矫正和系列小腿石膏固定,平均治疗时间长达22个月。但Kite法的成功率〈50%,近年,Ponseti报告了新的手法矫正方法和短期长腿石膏固定,经长期随访显示,89%患儿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科自2002年采用Ponseti保守疗法:早期连续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切断术+足外展矫形支具,矫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早期手法矫正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2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家庭内的手法矫正与石膏固定的早期治疗,每周更换石膏1次,并且将正确的矫正手法、矫正后的固定与穿戴合适支具的方法教授给家长,测量治疗前后患足X片的跟距角。结果:22例38足(全部为松软型和中间型)通过手法按摩和石膏固定矫正,临床治愈率为90.5%,另3例4足畸形(均为僵硬型)部分改善占9.5%。将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X片跟距角增加,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早期手法矫正联合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闫生亮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50-751
目的 探讨肌力平衡加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 将胫骨前肌附丽点外移于第三楔骨或骰骨内侧。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足内侧韧带松解,石膏固定矫形。结果 用Laavge评定法:优良率达94.2%。结论 肌力平衡加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方法和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牵引固定术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3例(72足)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儿,采用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牵引固定术及小腿膝踝关节和前足轻度背伸外翻管型石膏固定。结果:经1-5年随访检查60例(68足)完全得到矫正,3例(4足)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结论: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肌腱吻合线固定及管型石膏固定等联合治疗是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华山医院骨科自1963年8月~1966年7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9例,有随访记录的30例。就诊年龄最小的1月以内,最大11岁。随访时间最长14年11月,最短1年。临床经验,明确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应尽早治疗,用Kite石膏矫正法,必要时加做跟腱切断术,疗程明显缩短。对畸形严重的较大儿童或复发病例应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者包括跟腱延长、石膏矫正伴克氏针固定、蹠跗关节切开、三关节融合、跟骰关节融合、足内侧软组织松解等术,多数病例且不止手术一次。  相似文献   

10.
外科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103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分别采用软组织松解术(16例24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的肌力平衡术(20例27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的肌力平衡术(32例40足)和骨性矫形术(10例12足),随访2年3个月~5年8个月,按照Garcean标准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未出现过度矫正,无距骨、舟骨坏死,不同分级疗效评价结果显示,Ⅱ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优良率(85.7%)显著高于Ⅳ级(53.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疗效评价结果显示,0.5~2.0岁组疗效优良率(82.4%)高于5~9岁组(55.6%)和9~21岁组(4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术式疗效结果显示,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的肌力平衡术优良率(90.0%)高于软组织松解肌腱延长术(41.7%)、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59.2%)和骨性矫形术(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术优于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 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畸形越重术后功能越差。单纯软组织松解术远期效果差,需增加肌 力平衡手术。骨矫形术适用于年龄大、畸形严重或术后残留畸形者,术后畸形虽可得到矫正,但功能部分丢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患儿治疗前如何预测患儿行跟腱手术的可能性.方法173足CCF(133例),均依据Ponseti方法治疗.每例治疗前、中、后都据Dimeglio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173足中有131例需性经皮跟腱切断术,占治疗足的75.7%,经皮跟腱切断手术组手术前石膏矫形平均次数为8.5(5~10)次,未行手术组的石膏矫形次数为平均4.1(3~6)(5.0±1.1)次(P<0.001),治疗前IV组51足,其中48足(94.1%)行经皮跟腱切断手术,在去除最后一次石膏时,据Dimeglio评分系统再次评分,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Dimeglio 评分IV级的CCF,绝大多数需要经皮跟腱切断术.需要经皮跟腱切断术的CCF,同不需要切断术CCF一样,在最后一次石膏去除后,畸形都能被完全矫正.  相似文献   

12.
三肌腱编织缝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三肌腱编织缝合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应用。方法:1995~2004年以胫后肌腓骨长肌腱胫骨前肌联合编织缝合26例,42只足,男16例,女10例,年龄3岁5个月~4岁10个月,所有病例均同时行跟腱延长跖腱膜切断及软组织松解。结果:全部病例均茯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5个月,其中优良23例38只足,可3例4只足,优良率90.5%。结论:年龄3~5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畸形较柔韧,无固定挛缩畸形,应用三肌腱编织缝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ckay手术及其改良治疗小儿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1998~2005年间采用Mckay术及其改良治疗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中马蹄内翻足畸形13例(共24足),术中采用Mckay术内后外长U形切口7例(14足)或改良后之跟腱外侧弧形/直切口加内侧弧性切口6例(10足),加大后内侧松解范围,充分延长跟腱和屈拇长肌腱,胫前肌腱部分切断,以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随访1~5年,平均3.3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X 线检查进行评价:优6例11足;良3 例6足;可4 例7 足,优良率70.8%.结论 多关节挛缩症病因不清,伴发畸形多且重,其马蹄畸形的矫治较为困难,疗效多不理想.Mckay术及其改良是矫正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术方法,其优点是纠正彻底、手术时间短而矫形效果好,伤口愈合可,恢复时间快,同样可用于多关节挛缩症之马蹄畸形的矫治,但疗效较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稍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改良Ponseti技术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65例(年龄7 d~3岁),均采用改良Ponseti技术,包括手法按摩矫正结合石膏绷带固定,跟腱延长术及佩戴支具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最长2年.265例马蹄内翻足患儿外观畸形纠正,优良率100%.结论 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费用低廉,创伤小,疗效好,近期及远期效果均满意,且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广泛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矫正畸形。松解足内、后侧挛缩的软组织,延长相应的肌腱。充分松解距下、跟骰关节。用克氏针将足固定直至韧带完全愈合。结果 本组16例,18只足,优良率89%。结论 广泛地松解后内侧的软组织,恢复跟骨、舟骨、距骨和骰骨的正常解剖关系,肌腱移位及延长术调整足的力线,防止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16.
周庆和  钟少锋  刘远忠 《广东医学》2007,28(12):1970-1971
目的 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及复发原因.方法 总结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74例(580足),出现复发的原因.结果 早期肌力平衡的优良率94.2%.跟腱延长术的优良率52.1%.内后侧软组织松解术的优良率61.3%.结论 早期肌力平衡是婴幼儿马蹄足的首选术式,复发原因与术式及手术松解,转移肌肉发育情况,转移肌腱是否脱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腘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治疗脑瘫所致膝屈曲畸形的治疗体会。方法:对甘肃省康复中心2004年8月—2005年6月收治的脑瘫患者16例27膝行腘绳肌上移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月至3年,优良率达85%。将腘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可以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矫正膝关节屈曲畸形。结论:将腘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是治疗痉挛型脑瘫所致膝屈曲畸形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跟腱延长、内后侧联合松解、胫前肌外移、跖腱膜松解的综合手术配合中药薰洗方法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段,可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由 Turco 改良的一期矫正顽固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该手术主要对后内侧及距下软组织挛缩予以广泛松解.恢复正常的舟-距-跟关系,并以细克氏针贯穿固定距舟关节;还强调后疗法1~2年,以保证矫正的稳定性.本组10例均在一期获得马蹄内翻与内收畸形的完全矫正,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软组织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时54例(72足)采用三种不同软组织手术方式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进行疗效随访.结果:经平均3.9年随访,单纯跟腱延长术组:良25%(1/4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跟腱延长术组:优良率70.4%(19/27足);跟腱延长、胫前肌转移术组:全部达到优良(41/41足).总优良率84.7%(61/72足).结论:松解软组织.纠正畸形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肌力平衡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软组织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