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性,为合理解决伦理问题、提高护士工作投入度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西安市四所三级以上医院急诊科3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参照伦理氛围认知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医院伦理氛围和工作投入评估,分析二者相关性,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得分为(51.69±11.09)分,伦理氛围得分为(72.78±11.4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医院等级、医院聘用方式、是否接受伦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伦理氛围认知、医院聘用方式、是否接受伦理教育培训均是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P<0.05)。结论医院伦理氛围与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呈正相关,且伦理氛围和护士工作投入情况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继续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支持,提高急诊科护士在组织中被认可、被尊重的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浙江省某医院护士述情障碍对其情绪劳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护士情绪劳动量表对浙江省某医院436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述情障碍对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结果:护士述情障碍和情绪劳动总分分别为(52.51±8.42)分和(3.32±0.6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深层扮演、情绪表达要求均与述情障碍各维度显著负相关(P<0.05);表层扮演与述情障碍各维度显著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聘用方式和述情障碍均为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存在严重的述情障碍,情绪劳动水平不高,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干预述情障碍来提高护士的情绪劳动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检验工作满意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医患关系量表和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压缩版)对33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患关系与情绪劳动、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低内源性工作满意度组中,医务人员的深层行为能够显著影响医患关系。结论:医务人员情绪劳动与医患关系之间相互影响,内源性工作满意度对深层行为和医患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吉林省三甲医院导管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工作投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68名导管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导管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2.91±0.43)分,其中工作量与时间分配问题方面的压力源得分最高.在工作倦怠量表中情绪衰竭,工作状态评分中度的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投入成负相关性(P<0.05).结论 导管室护士工作压力较大,管理者应找到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及倦怠感的方法,促进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心理卫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急诊科实习护生工作压力与焦虑状况,讨论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改进护理带教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6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5名急诊科实习护生焦虑的平均分为分(51.13±12.05)分,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75.39%,焦虑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实习护生工作压力源及焦虑状况方面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轻急诊科实习护士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与沉默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用护士工作负性情绪问卷和沉默行为量表对603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得分为(34.35±6.53)。沉默行为得分(37.66±6.46)均处于中等水平。工作负性情绪与沉默行为呈正相关(r=0.603),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与沉默行为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年龄、职称、无奈感、无助感、无意义感可作为沉默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可解释其42.2%的变异性。结论: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对沉默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负性情绪和沉默行为,通过降低精神科护士的负性情绪减少护士的沉默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情绪劳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本院145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情绪劳动得分为(31.58±5.2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护生情绪劳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t=3.20...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寻求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所二级医院的内科、外科及急诊科护士130名,采用工作压力源、焦虑和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t检验.结果:三个科室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方面,其次为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方面.护士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与工作压力源的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内科、外科及急诊科护士存在多种工作压力源,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讨分析急诊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情绪的相关性,旨在为护理管理者制订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鲁南地区3家医院16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工作倦怠情绪呈较高的负相关(P<0.00l),心理资本整体与工作倦怠整体呈显著的负相关(P<0.00l)。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情绪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来改善其工作倦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某所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线护理人员486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用方差分析(ANOVA)方法来进行分析.结果 NBS量表评分显示,486名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得分为(164.92±25.60)分,在相关性因素中年龄、婚姻、职称、护龄、劳动关系、护理工作量、收入、工作之余的家务劳动时间在职业倦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调查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且处于中等偏上,管理者要关注容易引起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医护人员情绪劳动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并研究人格对情绪劳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山东省6所综合医院的168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最常采用的情绪劳动策略是自然表现[(5.17±1.15)分],其次是深层表现[(4.74±0.78)分],最后是表面表现[(3.88±1.21)分].外倾性与表面表现呈负相关(r=-0.20,P<0.05),与深层表现呈正相关(r=0.31,P<0.01);宜人性与自然表现呈正相关(r=0.22,P<0.05);严谨性与深层表现呈正相关(r=0.25,P<0.05).外倾性对表面表现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深层表现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宜人性对自然表现、严谨性对深层表现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人格特征与情绪劳动的关系密切,并情绪劳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和学历都会对情绪劳动策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公立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投入的水平,分析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投入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探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如何影响工作投入,为提高公立医院医生的工作投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四川省6家公立医院(3家三级医院和3家二级医院)中通过方便抽样得到638份医生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描述与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工作投入及各维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工作满意度中,医生评分对人身安全(3.77±0.87)、领导认同与支持(3.59±0.77)、工作压力(3.51±0.81)的满意度较高。工作投入及各维度的均分分别为:工作投入总均分(4.02±0.99)、奉献(4.21±1.13)、专注(4.19±1.08)、活力(3.63±1.04)。工作满意度中,报酬与待遇、工作环境、社会认可、组织管理、领导认同与支持与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存在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中,社会认可、领导认同与支持、工作成就、人身安全、组织管理5个维度对工作投入及各维度有显著影响作用。  结论  重视医生被认可、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医患沟通、医生的个人发展,提高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可提高医生的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3.
蒋国英  俞荷俊  杨玉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0):1426-1428, 1431
目的了解安徽省三甲医院注册护士职业承诺现状,分析情绪智力和职业承诺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三甲医院注册护士920名,使用情绪智力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医院类型、职务、聘任方式、职称、护理满意度、健康状态、专业兴趣和年收入的注册护士职业承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 < 0.01);回归分析显示对护理专业越有兴趣、情绪智力总分越高、对护理工作越满意、省级三甲医院护士的职业承诺分数越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其职业承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运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42名三级医院护士进行调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护士的心理资本总评分为(86.62±10.59)分;主观幸福感总体评分为(75.28±10.49)分,不同婚姻状况的护士在主观幸福感总评分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段的护士在主观幸福感总评分及精力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主观幸福感总评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评分、精力维度评分及对健康的担心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作时间的护士在精力维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乐观、韧性进入回归方程(P < 0.05~P < 0.01),乐观与韧性这两个变量共能够解释主观幸福感总分16.5%的变异量。结论护士的心理资本及主观幸福感状况比较乐观,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越乐观,韧性程度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陕西省咸阳市某高校444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关怀能力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 结果 444名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87.83±19.89)分,其认知、勇气和耐心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国际常模(P < 0.01)。不同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与父母关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1),与父母拒绝教养方式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关怀能力各维度中,认知、勇气和耐心与父母情感温暖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与父母拒绝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5~P < 0.01),认知与父亲过度保护呈正相关关系(P < 0.05),勇气与父亲过度保护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高、低关怀能力护生的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拒绝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 结论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性,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90后”护士抗逆力与职业生涯状况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1-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和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对陕西省9所三甲医院1 159名“90后”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陕西地区“90后”护士抗逆力总分为(73.22±0.85)分,职业生涯状况总分为(86.45±15.0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所在地区、学历、职称、工作时间、进修培训经历的“90后”护士抗逆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地区、学历、职称、工作时间、进修培训经历的“90后”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所在地区、进修培训情况是抗逆力的影响因素,所在地区、工作时间和进修培训情况是职业生涯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90后”护士抗逆力与职业生涯状况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90后”护士的关注与培养,改善管理机制,提高薪酬绩效,加强人文关怀,以提高“90后”护士的抗逆力水平,促进其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在心血管科护士中不同的情绪性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探讨自我怜悯在两种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 方法 从2016年10月-2017年1月采用发放纸质版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某医院心血管系统154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情绪劳动策略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及自我怜悯表,最后经负责人录入数据、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工作倦怠与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面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404,P<0.001),与深度行为(r=-0.345,P<0.001)、自我怜悯(r=-0.356,P<0.001)都呈显著负相关;②深度行为与自我怜悯存在显著正相关(r=0.340,P<0.001),表面行为与自我怜悯没有显著相关,但方向为负相关(r=-0.083)。③自我怜悯在表面行为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在深度行为与工作倦怠之间存中介作用。自我怜悯对深度行为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 结论 高自我怜悯的护士会更倾向于选择深度行为,从而拥有更低的工作倦怠水平。而采用表面行为的护士,高自我怜悯水平则会使其的工作倦怠程度降低。且高自我怜悯本身便能显著缓解工作倦怠。所以引导护士采用情绪劳动策略中的深度行为调节情绪,并提高其自我怜悯的水平,是降低护士工作倦怠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8—10月选取浙江省5所三甲医院189名儿科护士及其所护理的189名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中文版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量表(pediatric nurse parent partnership scale, PNPPS)、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及护士心理资本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  PNPPS(儿科护士版)总分为(141.67±15.73)分;护理组织氛围得分为(85.13±9.87)分,心理资本得分为(86.52±11.8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生育、不同儿科工作年限、不同平均月收入的儿科护士PNPPS(儿科护士版)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NPPS(儿科护士版)总分与护理组织氛围、心理资本及PNPPS(患儿父母版)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248~0.598, 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理组织氛围、是否生育、心理资本、PNPPS(患儿父母版)总分及儿科工作年限是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结论  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组织氛围、是否生育、心理资本、儿科工作年限是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未生育及低工作年限的儿科护士护理组织氛围水平及心理资本的培养,通过营造和谐的护理组织氛围,提高心理资本水平,改善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为患儿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三因素评分模型分析手术室轮班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513名手术室轮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三因素评分模型分析:因素1,睡眠效率;因素2,睡眠质量;因素3,日常生活功能障碍.结果:不同劳动关系、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研究生护士的资质过剩感、组织支持感和公平敏感性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生护士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于2020年5—9月选取206名浙江省5所三甲医院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研究生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资质过剩量表、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和公平偏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公平敏感性在组织支持感与资质过剩感之间的调节效应。  结果  研究生护士的资源过剩感得分为(31.11±6.79)分;组织支持感得分为(49.29±9.68)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公平敏感性得分为(56.22±11.17)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奉献和酬赏。一般资料中的收入满意度、最高学位培养方式和年龄进入回归方程,可影响研究对象的资质过剩感;公平敏感性在组织支持感和资质过剩感的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β=0.186,ΔR2=0.075,P<0.001)。  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完善组织支持体系,对研究生护士实施个性化管理,为其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学习机会,对于偏好酬赏的临床护士,应让其更多感受到来自组织和领导的良性支持和正性评价,降低其资质过剩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