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护士例会是由护士长定期召开,组织学习、讨论、分析,并评价每月的护理质量,所以护士例会对科室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我科室实行护士例会后,护理质量及管理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妇幼专科护理咨询门诊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幼专科护理门诊服务质量的改进策略.方法 回顾2007年11月至2011年10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幼专科护理门诊4 939例患者咨询过程,分析护士的“坐诊”现状.结果 护理门诊咨询内容涉及面广,“坐诊”护士压力日趋增大,专职护士紧缺;护理门诊病历书写欠规范;护士外语水平较差.结论 加强护理门诊管理,建议实行渐进式“坐诊”制度,注重能力培养和自身心理调适,提高坐诊质量.  相似文献   

3.
任志刚 《中国保健》2007,15(16):95-96
通过护士例会召开,传递信息,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加强护士素质教育.结果护士知识得到更新,思路拓宽,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激励作用,增强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保证护理质量不断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门诊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了提高门诊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门诊护士工作角色的功能和优势.方法:对糖尿病及伤口护理门诊与该类护理门诊的护理人员进行访谈并分析护士工作角色的作用.结果:护理门诊护士的工作角色主要有常规护理、疾病宣教、心理指导等,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为患者解决了很多问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通过护理门诊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并且护士工作角色的定位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护理门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甘世坚 《中国保健》2009,(15):677-678
健康教育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一项有效措施。,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护理内容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护士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在门诊,也仅限于橱窗、挂图、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一般的卫生宣教,不能保证健康教育质量。本文将对门诊分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影响门诊分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分诊护士树立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分诊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从而帮助人们建立有利于健康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鲍琴芬 《医疗保健器具》2008,15(12):107-108
目的应用护理程序,更新注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方法引入护理程序理论,指导门诊注射室护士规范注射操作。结果门诊注射室护士遵循护理程序理论,避免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护士的注射技能,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程序在门诊注射病人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使门诊注射病人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现代综合医院门诊部建设和发展需要,分析了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门诊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了提高门诊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推出“专科护士门诊”。看“护士门诊”的病人一样要挂号.不过护士开出的是护理“处方”—旨导、教授病人及其家属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型综合医院应对突发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护理人力调配策略。方法 基于权变理论的外部情境分析传染病事件发展进程的权变因素,综合内部情境中不同岗位对护理人力需求的权变因素,将护理人力按照个人能力分为0~IV级,按照专业匹配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级,结合个人能力与专业匹配程度对护理人力标签化,建立适用于外部情境变化及内部岗位需求的人力适配策略。结果 建立情境-岗位-人力适配策略,分析支援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力分布存在较大差异。0级护士支援门诊预检分诊占比(83.20%)最高,I级护士支援核酸采集门诊占比(45.80%)较高,II级护士支援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占比(80.63%)最高,IV级护士支援外派医疗队占比(10.30%)较高。门诊预检分诊、核酸采集门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外派医疗队的支援人员中,占比最大的均为中匹配专业。结论 权变理论指导下的情境-岗位-人力适配策略,可以指导突发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期间护理人力科学调配,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精准分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注射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每年选取本院门诊注射或静脉输液患者200例和100例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2011年度调查问卷298份,2012年度297份,2013年297份。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男性和女性满意度为58.43±2.17分和58.28±1.33分,均高于2011年度52.36±1.97分和52.87±1.19分(t=4.82,5.06,P<0.05);年龄方面,>60岁分数最高,30~60岁分数最低。>60岁和30~60岁人群满意度分别为59.14±1.36分和56.86±1.34分,均高于2011年度( P<0.05);门诊注射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分为56.75±1.82分,2013年平均分为57.66±1.08分,高于2011年54.08±1.29分( P<0.05);各项评估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服务态度58.94±1.27分、用药的安全性58.88±2.13分、穿刺技术57.29±1.30分、消毒隔离质量56.36±1.26分、输液环境55.81±1.22分、定时巡视输液55.70±1.24分、健康宣教54.81±1.37分和输液等候时间49.73±1.18分。2013年在定时巡视输液、健康宣教和输液等候时间等方面分别为56.74±1.48分、57.13±1.44分和52.60±1.47分,均高于2011年和2012年( P<0.05);2013年在穿刺技术方面为58.18±1.45,高于2011年( P<0.05)。结论门诊注射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主要输液等候时间、健康宣教和定时巡视输液等满意度较低,服务态度和用药的安全性满意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关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依托信息化平台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岗位管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专家会议法,结合医院门诊特点进行护理岗位设置,将岗位管理与绩效分配相结合,并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绩效考核.结果 实施改革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0.0%提升至96.3%,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4.0%提升至97.0%,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68.3%提升至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岗位管理,有利于激发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文书环节质量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护理文书环节质量检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由质控处、护理部组织专职护理组长进行护理病案质量随机抽查,每月平均抽查病历200份,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评出前3名及后3名,并按规定给予相应奖励或处分。结果书写质量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前有了大幅度提高。结论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并健全病历书写管理制度是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讨适合现代护理要求的独立早交班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香  罗毅 《现代医院》2006,6(7):122-123
目的探讨适合现代护理要求的独立早交班模式,以提高护士的交接班质量与效率,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选择本科室2003年4月~2004年3月采用传统交班模式设为对照组,选择2004年4月~2005年3月实行护士独立早交班模式设为实验组,根据自制表格对两组各240次晨会交班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实验组在交班时间、环境、效果及夜间护理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科室医生对新的交班方式表示认可。结论实行护士独立早交班,能有效地提高早交班效率与质量,适合现代护理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的有效办法,评价时间位点管理法在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门诊开诊、就诊高峰、危重症抢救、发生门诊护理不良事件的时间4个时间位点作为门诊管理重点,强调此时在职在位的管理。采用整群抽样法与实施时间位点管理前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门诊来访人次提高,来访者对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结论实行时间位点管理能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保证来访者就诊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社区已出院的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治疗及门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社区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各调查评定1次,比较两组的效果,并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8周的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的应用,提高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确定预期目标诊断,制订和实施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8%,患者掌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的知晓率为95%,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均提高。结论护理程序在高校医院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掌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及陪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的科学有效方法。方法:全面收集护理工作质量资料.开展科室和护理部月护理质量讲评。结果:通过月护理质量讲评会,使护理质量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月质量讲评对护理质量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慧  莫晓琼  刘立捷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2006-2007
目的观察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统计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实行门诊分诊常规护理时284例患者的满意度,以及2010年1月-2011年1月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分诊护理时256例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别。结果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中有224例患者满意,32例患者不满意;常规分诊护理服务中有196例患者,88例患者不满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分诊护理时患者的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明显提高。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分诊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是门诊分诊护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的发展思路与新模式。方法实施人性化、个性化、交互式导医服务模式,规范导医工作流程、合理安排人员资源、加强导诊素质培训、改善口腔门诊就诊环境等。结果提高了门诊导诊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设置并优化口腔科门诊导诊工作适应了当今口腔医疗市场的多层次需求,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