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凋亡调节蛋白Fas、FasL、Bcl 2和Bax与Graves病 (G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 4例GD和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Fas、FasL、Bcl 2、Bax表达 ,应用Mias 99图像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GD甲状腺细胞Fas、FasL、Bcl 2及Bax表达增高 ,其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 (均P <0 .0 1) ;(2 )GD组甲状腺组织Bcl 2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均高于Bax(P <0 .0 1) ,而正常甲状腺Bcl 2阳性颗粒面积及积分光密度与Bax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Bcl 2阳性颗粒面积及积分光密度与Bax的比值 ,GD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 )GD甲状腺浸润淋巴细胞亦表达一定水平的Fas、FasL、Bcl 2、Bax ,但明显低于同组甲状腺细胞(均P <0 .0 1)。结论 Fas、FasL、Bcl 2及Bax表达异常尤其是Bcl 2高表达导致的甲状腺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与GD甲状腺体积增大、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蛋白Fas/FasL、Bcl-2/Bax在Graves病(GD)和桥本氏病(H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外科手术切取的GD及HT病人甲状腺组织标本,颈部手术时取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标本Fas/FasL、Bcl-2/Bax的表达和分布状况。结果(1)Fas/FasL在GD和HT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2)在GD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Bcl-2及Bax表达明显高于HT组及正常对照组,以Bcl-2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同组Bax(P<0.01),而在HT,Bcl-2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GD与HT相比较,GD甲状腺滤泡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Fas,Bcl-2抗原表达均强于HT,但其浸润淋巴细胞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同组甲状腺滤泡细胞(均P<0.05)。结论Fas/FasL高表达和Bcl-2的低表达可能引起HT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凋亡。在GD,Fas、Bax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被高表达Bcl-2对抗,从而致甲状腺体积增大、功能亢进。此外,Bcl-2与Bax表达强度的比值对于凋亡的调控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Fas/FasL介导的凋亡在桥本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m印迹法在24例桥本病(HT)甲状腺组织中观察到甲状腺细胞Fas表达增高,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CD8 T细胞Fas/FasL、Bcl-2/Bax蛋白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探讨细胞凋亡机制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UC肠黏膜组织以及6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CD8,Fas/FasL, 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CD8阳性细胞在上皮间的浸润在UC 组为52%,正常组为7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急性期较缓解期也显著减少(20% vs 74%,P<0.01).CD8在UC患者急性期黏膜固有层的表达为80%,高于缓解期的34%(P= 0.0006).Fas在UC上皮中表达62%,正常组织 3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急性期高于缓解期(84% vs 45%,P<0.01).FasL在固有膜炎性细胞中的表达UC组为62%,正常组7%,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急性期(88%)高于缓解期(43%),而且CD8与FasL在黏膜固有层炎性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X2=7.3,P<0.01). Bcl-2/Bax在UC肠黏膜上皮的表达率与正常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UC肠黏膜组织Fas/FasL表达增强, Bcl-2/Bax表达无明显变化,CD8细胞与UC急性期Fas/FasL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Fas、FasL与1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β细胞凋亡在其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Fas/FasL系统参与 β细胞凋亡。Fas是死亡因子 ,FasL是其受体 ,表达Fas的细胞和表达FasL的细胞或抗Fas抗体结合均可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正常胰腺细胞不表达Fas,胰岛炎时 ,许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可诱导胰岛β细胞表达Fas,从而被表达FasL的细胞 (T细胞或胰岛α及 β细胞 )诱导凋亡 ,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对Fas/FasL研究可能在 1型糖尿病免疫预防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时肝细胞凋亡蛋白Fas、FasL、Bax、Bcl-2、BcL-XL、Bcl-2α等的表达与线粒体的改变。方法 慢性肝炎72例、肝炎后肝硬化29例,以上患者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促凋亡蛋白Fas、FasL、Bax和抑凋亡蛋白Bcl-2、Bcl-XL、Bcl-2α等的表达,并对其中15例肝组织着重观察了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促凋亡蛋白与抑凋亡蛋白相比,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前者最高达94.4%,明显高于后者的最高值61.1%,两组Fas、FasL的表达程度以( )、( )为主,未见差别;但慢性肝炎组Bax( )表达多达16例(22.2%)、肝硬化组未见( )表达者。提示慢性肝炎组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而肝硬化组的凋亡相对不活跃。凋亡肝细胞的线粒体普遍存在明显的改变,包括线粒体嵴的扩张,外膜破裂、基质外漏等。结论 慢性肝炎时肝细胞的凋亡激活途径很可能偏重以线粒体途径为主,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Fas和Fas配体(Fas 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及配体家族中的一对跨膜蛋白,也是控制细胞凋亡的死亡因子之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病人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上Fas,Fas L的较高表达可能是机体抵抗自身免疫攻击的一种保护机制。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鼠体内转移编码FasL的质粒DNA的结果表明,Fas L的表达可诱使淋巴细胞,尤其是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AIT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Fas/Fas配体在大肠癌发生和免疫逃逸及反击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u Q  Deng C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378-380
目的 探讨Fas、Fas配体 (FasL)在大肠癌发生和免疫逃逸及反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对 5 2例大肠癌、2 7例大肠腺瘤、2 8例溃疡性结肠炎、30例正常大肠组织及 2 3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对 5 2例大肠癌用TUNEL法 ,检测不同FasL表达区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Fas在不同大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是 :大肠癌中表达最低 ,其次是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 ,表达水平最高的是正常大肠组织。FasL在不同大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Fas正好相反 ,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最高 ,其次是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 ,正常大肠组织中几乎不表达FasL。 (2 )Fas、FasL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 ,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3)在同一大肠癌组织切片中 ,FasL的表达不均匀 ;FasL表达阳性区(n =2 5 )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81 2 % )比FasL阴性区 (n =2 5 ) (47 4 % )高 (P <0 0 1)。 (4)在 2 3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 ,发现 2 3例转移癌FasL均强阳性表达 ,阳性细胞率均大于 75 %。结论 Fas、FasL在大肠癌发生和免疫逃逸及反击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近来认为死亡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可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根据目前报道,TRAIL仅仅特异性地作用于甲状腺上皮细胞,而不同于Fas/FasL还可造成甲状腺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害。结合HT病纤维变性的临床症状,TRAIL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凋亡中似乎比FasL更具有说服力。bcl-2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Fas/FasL诱导的细胞凋亡在机体的发育、生长、内环境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正常甲状腺细胞表达Fas;Graves病患者IgG可显著下调甲状腺细胞Fas的表达 ,此可能与Graves甲亢时甲状腺肿大有关 ;桥本甲状腺炎时甲状腺细胞表达Fas增强 ,但FasL的表达结果有所不一 ,因而Fas/FasL相互作用诱导的凋亡在桥本甲状腺炎时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母细胞瘤组织Fas、FasL及FAP-1和组织中淋巴细胞的Fas、FasL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Fas、FasL多克隆抗体及FAP-1单克隆抗体对15例小儿肝母细胞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其组织Fas、FasL及FAP-1和淋巴细胞的Fas、FasL的蛋白表达,并以相应的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果 肝母细胞瘤组织中Fas表达(78%)高于正常肝组织(5%),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呈胞浆型表达。正常肝组织中FasL表达阴性,而肝母细胞瘤中FasL表达73%,两者表达率差异明显;在15例肝母细胞瘤中FAP-1阳性表达13例。同时发现瘤周淋巴细胞Fas、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8%,而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正常肝组织同时表达Fas/FasL,在维持其自身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肝母细胞瘤组织Fas、FasL表达上调以及FAP-1阳性表达可诱导表达Fas的淋巴细胞凋亡以实现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2.
Fas/FasL途径在Graves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aves病(GD)存在凋亡信号分子Fas和Fas配体(FasL)等的异常表达。凋亡相关分子bcl-2和白细胞介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刺激性抗体、活性氧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甲状腺内Fas途径的凋亡反应。凋亡异常与甲状腺细胞增生、免疫细胞浸润及最终出现GD特征性的毒性甲状腺肿等密切相关,在GD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Fas/FasL途径在Graves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 (GD)存在凋亡信号分子Fas和Fas配体 (FasL)等的异常表达。凋亡相关分子bcl 2和白细胞介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刺激性抗体、活性氧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甲状腺内Fas途径的凋亡反应。凋亡异常与甲状腺细胞增生、免疫细胞浸润及最终出现GD特征性的毒性甲状腺肿等密切相关 ,在GD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研究Graves病 (GD)甲状腺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Fas、可溶性Fas(sFas)及Fas配基 (Fas L)的表达特征 ,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GD发病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甲状腺组织取自 7例GD手术患者和 3例意外死亡健康个体 ,采用原代甲状腺细胞 (TEC)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ELISA及半定量RT PCR法检测TEC凋亡率及Fas、sFas和Fas L的表达情况。结果(1)GDTEC凋亡率为 (3.42± 0 .81)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2 )GDTECFas表达率为 (8.3± 1.7) %,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3)GDTEC培养上清液中sFas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 <0 .0 1)。 (4 )正常及GDTEC均表达Fas及sFasmRNA ,而Fas LmRNA仅在GDTEC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 ,GDTECFasmRNA差异无显著性 ,sFasmRNA含量则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GD患者甲状腺细胞存在细胞凋亡和Fas系统的异常表达 ,提示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GD的发病过程 ,sFas产生增加可能与甲状腺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供心常温热缺血后细胞凋亡和Bcl2、Bax、Fas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利用猪原位心脏移植实验方法,猪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n=6)灌注低温保护液后切取供心,4℃保存4h;热缺血1组(E1,n=6)常温阻断主动脉缺血5min后,灌注低温保护液后切取供心;热缺血2组(E2,n=6)常温阻断主动脉缺血10min后,灌注低温保护液后切取供心。3组低温保存供心4h后分别行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移植2h后取左心室心肌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Fas蛋白的表达。结果:供心移植2h后,E1、E2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高于C组(P<0.01),E2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高于E1组(P<0.01),Bcl2蛋白表达C组高于E1、E2组(P<0.01),Bax和Fas蛋白表达C组低于E1、E2组(P<0.01)。结论:供心热缺血移植后的心肌细胞凋亡增加,Bcl2、Bax、Fas参与了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Fas/FasL、Bcl-2/Bax蛋白及Caspase-8 mRNA的表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以正常饮食设立对照组.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炎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肝细胞凋亡百分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FasL、Bcl-2及Bax在肝组织中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Cas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NAFLD模型组脂肪变性明显,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记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百分数增加,随造模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加更明显(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随着肝脏脂肪变加重,Fas、FasL蛋白染色加深,阳性细胞数增加;Bcl-2、Bax在对照组的表达均为散在弱阳性,实验组4、8、12wk阳性细胞数渐增加,并在脂肪变明显的部位着色深且随着脂肪肝的进展,Bcl-2/Bax比率进行性下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显示Caspase-8 mRNA表达量在高脂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随肝脏脂肪变及炎症加重呈进行性上升.结论:在NAFLD发生过程中,肝细胞凋亡促进NAFLD大鼠病情进展;Fas、FasL、Caspase-8 mRNA相关调控蛋白的活化是引起NAFLD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的重要因素.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ax、Bcl-2表达上调,二者表达的相对比例发生异常,这可能是NAFLD中肝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胃癌及癌旁组织Fas、Fas L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Fas、Fas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74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高中分化型胃癌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一致性显著高于低分化型胃癌(P<0.05)。而在早期和进展期胃癌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间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Fas 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FasL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和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分化和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轻度碘过量对碘缺乏和非碘缺乏Wista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碘缺乏大鼠以饲过氯酸钾制备饲料,随机分成3个组,补碘量分别为0、840、1680μg/L。非碘缺乏大鼠随机分成补碘量分别为0、280、560、840、1680、2800和5600μg/L组。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确定细胞凋亡数。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Fas/FasL表达。结果①碘缺乏大鼠:与补碘0μg/L组相比,饮水碘840μg/L组7d和90d时Fas表达明显降低,P分别<0.01和0.001。FasL的表达也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数在补碘21d和90d有显著降低,P均<0.05。补碘90d时Fas鄄mRNA和FasL鄄mRNA表达明显低于0μg/L组,P<0.001。②非碘缺乏大鼠:补碘90d时,840、1680、2800、5600μg/L组Fas和FasL表达明显高于280和560μg/L组,P<0.001。840、2800和5600μg/L补碘组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280和560μg/L组,P<0.001。补碘组Fas鄄mRNA表达明显高于碘0μg/L组,P<0.001,FasL鄄mRNA表达与0μg/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量碘(尿碘中位数>300μg/L)补碘90d,使碘缺乏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数和Fas表达明显减少,非碘缺乏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数、Fas和FasL的表达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Fas、FasL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Fas、FasL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对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肝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的Fas/FasL表达强度。 (1)Fas、FasL在肝组织肝细胞膜及胞浆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其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位于汇管区小叶内及周边碎屑状坏死区 ,呈弥漫分布 ,在其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上多为FasL阳性细胞 ,亦可见到Fas阳性细胞。 (2 )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随着慢性肝炎程度即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加强 (P均 <0 0 0 1)。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 ,确实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且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近来认为死亡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可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根据目前报道,TRAIL仅仅特异性地作用于甲状腺上皮细胞,而不同于Fas/FasL还可造成甲状腺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害,结合HT病纤维变性的临床症状,TRAIL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凋亡中似乎比FasL更具有说服力,bcl-2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