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年限对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5,(7)
目的: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对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积累的影响,为确立药材的最佳采收年限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集的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地区生长年限越长其含量相对较高。结论: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大致呈逐年升高趋势,生长年限对这两类成分的积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时间玉竹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确定玉竹最佳采收期,控制玉竹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与采收时间玉竹药材中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醇浸出物的含量,运用多重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采收时间内的变化规律为前期增长较慢,中期增长较快,后期增幅变缓,且在9月底之后各成分含量基本上都趋于平稳,此时玉竹中多糖、皂苷、黄酮、醇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9%,0.453%,0.141%,57.48%。玉竹中多糖、皂苷、黄酮、醇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并没有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持续高速增加,3年即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7.67%,0.436%,0.141%,55.59%。结论:玉竹主要活性成分随玉竹的生长发育不断累积,但含量并非都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最佳采收年限为3年生,最佳采收期为9月底,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提高玉竹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有效成分含量,揭示子洲黄芪在休眠期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子洲黄芪的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收集8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及休眠后期的子洲黄芪,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指标,结合聚类分析法分析其质量差异。结果:各指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各成分含量呈规律性动态变化。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均在生长5年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166%、0.079%;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在生长7年时达到最高值,为21.290%。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各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发现,休眠后期黄芪甲苷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大,生长7年时下降幅度最大,为54.0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增加,生长5年时增幅最大,为145.83%;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生长7年时增幅最大,为18.40%。结论:子洲黄芪有效成分积累受生长年限及采收时间的影响,且变化趋势不一致,如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后期采收;如以黄芪甲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前期采收;若综合考虑黄芪甲苷及毛...  相似文献   

4.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黄芪生长年限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年限黄芪药材HPLC指纹图谱,评定不同年限黄芪中化学物质的含量特点,为科学评价不同年限黄芪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法,梯度洗脱,对3个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12批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测试。结果:建立了黄芪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找出了不同生长年限的12批样品的共有峰和差异峰,并指认出其中2个峰分别为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根据指纹图谱总结出了同产地不同年限黄芪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1年生到4年生黄芪,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药材中所含组分的种类及含量基本上呈现上升的趋势,4年生到5年生黄芪,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药材中所含组分的种类及含量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建立的指纹图谱专属性强,为选择黄芪的最佳生长年限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择7种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内蒙古地区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进行品质的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蒸发光检测器法对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3种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根据测得的40个产地黄芪样品中各指标成分含量,应用SPSS并以组间联结作为聚类方法,对不同产地黄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酮类、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均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1 6%~0.150 3%、0.00 26%~0.060 2%、0.000 2%~0.012 5%、0.000 3%~0.013 5%、0.023 9%~2.189 0%、0.041 3%~0.391 1%、0.040 7%~0.106 5%,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产地黄芪样品分为3类,生长于阴山山脉山区的样品聚为一类,生长于阴山山脉山下周边农区的样品聚为一类,不在阴山山脉范围内的样品聚为一类。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稳定、准确,适用于黄芪中黄酮类、皂苷类成分的测定;生长在阴山山脉范围内的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积累较多,品质较好,其中在包头市的固阳县与土默特右旗所产黄芪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总多糖及总黄酮的含量,为确立药材的最佳采收年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多糖及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其中1年生黄芪药材中多糖平均含量最高,为147mg/g;7年生黄芪药材中总黄酮平均含量最高,为10.53mg/g。结论: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黄芪药材中多糖的含量逐年降低,而总黄酮含量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不同年限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产出不同粗度径级黄芪饮片的比例,比较各粗度径级黄芪饮片药效成分含量的差异,为黄芪饮片质量等级的科学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4~6年生仿野生蒙古黄芪为材料,按照直径在0.5~0.8 cm(不包含0.8 cm)、0.8~1.0 cm和大于1.0 cm对样品进行划分,测定不同年限黄芪各粗度径级饮片的产出比率及药效成分含量。结果 生长年限对不同粗度径级黄芪饮片的质量占比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0.5~0.8 cm粗度径级的黄芪饮片在4年生黄芪中质量占比最高,而粗度大于1.0 cm的黄芪饮片在6年生黄芪中质量占比最高。生长年限、粗度径级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黄芪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黄酮类成分含量受年限因素的影响大于粗度径级,在6年生黄芪的0.8~1.0 cm粗度部位中达到最高;而黄芪甲苷含量受粗度径级的影响大于年限因素,在0.5~0.8 cm粗度径级的5年生黄芪中达到最高。结论 生长年限、粗度径级均会影响黄芪药效成分含量,黄芪饮片在划分质量等级时,在传统考虑粗度直径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生长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期,以及酸枣仁的种皮和种仁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阐明"抢青"采收对于酸枣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了山西、河北、山东等4个酸枣仁主产地从8月下旬—11月上旬不同采摘时间的样品,以及分离出种仁和种皮,采用超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串联蒸发光检测器(UPLC-UV-ELSD)法测定其中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结果:4个产地不同采收期采集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均显示随着酸枣果实成熟,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的含量逐渐增高,9月下旬—11上旬含量基本稳定。成熟期斯皮诺素的含量是8月下旬含量约3倍,各成分在种仁中含量显著高于种皮。结论:"抢青"采收严重影响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和皂苷类含量,应严格控制酸枣仁的"抢青"采收。  相似文献   

9.
山西浑源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山西浑源县仿野生栽培和野生蒙古黄芪中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比较,评价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的质量。方法采集12批野生和19批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样品,采用HPLC-DAD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成分,UPLC-ELSD法测定黄芪皂苷I、II、III、IV 4种皂苷成分。结果 5~6年生的仿野生栽培的蒙古黄芪中的高质量分数成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黄芪皂苷I、II、III的量高于野生黄芪,相应的黄酮总量、皂苷总量高于野生黄芪,而2种低质量分数成分芒柄花素、黄芪皂苷IV的量低于野生黄芪;通过比较仿野生栽培1~6年生黄芪中8种成分的量发现,黄酮类成分随生长年限的增长不断升高,而皂苷类成分则逐渐降低。结论仿野生栽培的方法可有效地解决优质野生浑源蒙古黄芪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比较,为选择黄芪的适宜采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色谱柱为 Hypersil-Keystone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1 mL/min,漂移管温度105℃,空气流速2.7 L/min。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波长490 nm。结果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1.25~6.28μg,平均回收率为97.28%(RSD=1.42%);黄芪多糖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0.94%)。生长1年以上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生长3年者黄芪甲苷含量最高;生长3年者黄芪多糖含量最高,2年者稍低。结论从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综合来看,适宜采收的黄芪生长年限至少为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