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药用炭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药用炭),B组(单用别嘌醇),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8周的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并记录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A组第2、8周,尿素氮、肌酐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的降低程度比B组稍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副作用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中,药用炭不仅能降低血尿酸,其疗效与别嘌醇相当,且副作用少,同时具有降尿素氮、肌酐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尤适用于伴有肾衰竭者.  相似文献   

2.
钟春梅  廖常彬  李正良 《四川医学》2011,32(12):1937-1938
目的探讨药用碳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药用碳加别嘌醇片,对照组除不使用药用碳外,其他治疗相同。两组均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药用碳4片,3次/d;别嘌呤醇片1片,3次/d,疗程30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相比,降尿酸疗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BUN、Cr的疗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尿酸、BUN、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中,药用碳不仅可降低BUN、Cr,还可降低血尿酸,与别嘌醇联用有协同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两组予以利培酮片口服,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第6周末评定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钾、血红蛋白的结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的PANSS总分和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6.47%,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的肾功能、血钾、血红蛋白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第2、4、6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88%和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疗效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轻微,未加重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痛风胶囊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WGF)在肾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Ig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痛风胶囊治疗,分别在第71、78、85、92、99天测24h尿蛋白定量,102d后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HE染色制片,光镜观察病理切片及采用免疫组化测定VEGF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用药中、后期,治疗组、阳性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用药后,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各组(P〈0.05);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肾组织中VEGF表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表达强度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肾小管坏死明显,治疗组肾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痛风胶囊能降低血尿酸及尿蛋白水平,对肾功能及肾组织结构无损害,能减少VEGF的增生,改善肾血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别嘌醇降低血尿酸水平对控制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作用.方法 患者分两大组分别比较.轻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伴有高尿酸血症者51例,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7 例;重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未行透析治疗或血清肌酐<707 μmmol/L)伴高尿酸血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别嘌醇治疗组患者给予别嘌醇200 mg/d,控制血尿酸于正常范围内;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治疗方案2组相同.观察期限12个月,比较两大组中别嘌醇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差异.结果 轻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别嘌醇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有升高,别嘌醇治疗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别嘌醇治疗组血尿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别嘌醇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有升高且上升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别嘌醇治疗组血尿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别嘌醇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可明显延缓轻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但不能控制重度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55例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给药前后血压和血尿酸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4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明显(P〈0.01),而对照组用药4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可安全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7.
孙建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116-117
目的 通过中药肾衰宁胶囊与药用炭胶囊联合口服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治疗,探讨该方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原发病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衰宁胶囊和药用炭胶囊。结果治疗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总有效率73.5%,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均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衰宁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的功效,药用炭胶囊直接吸附毒素,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改善症状,明显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并且相互抵消两药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科素亚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进而探讨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122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科素亚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加丙磺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尿酸水平变化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值及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科素亚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明显优于缬沙坦加丙磺舒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注射剂基础上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并观察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尿量的变化。结果 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尿量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作用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自治疗组下降显著(P〈0.01),对照组则不明显(P〉O.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直到目标剂量,对照组不用卡维地洛,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周后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 6 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分别给予氯沙坦和非氯沙坦降压药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7、14、 2 1d监测血尿酸、血压水平及肾功能。结果 A、B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血尿酸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C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均值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控制在 135 /85mmHg以下 ,且血尿酸下降水平与血肌酐的下降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氯沙坦既能降压又能明显地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氯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氯沙坦进行治疗,对比组采用施慧达,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血压情况和血尿酸值。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恢复优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氯沙坦及施慧达在降压上都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氯沙坦能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水平,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樊勇 《西部医学》2012,24(11):2119-2121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魏酸钠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纽患者均根据尿蛋白和肾功能的不同情况再分别分为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和临床期肾功能不全组两个亚组。对照组给予保肾排毒中成药及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方法,试验组给予注射用阿魏酸钠,每日1次,连续4周,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中肾功能正常亚组血清肌酐、尿素氮下降(P〈O.05),尿蛋白明显下降(P〈O.01);肾功能不全亚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均下降(P〈O.05);对照组中两亚组上述指标亦较治疗前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各亚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肾功能正常亚组血清肌酐、尿素氮下降(P〈0.05),尿蛋白明显下降(P〈O.01);肾功能不全亚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均下降(p〈0.05)。结论注射用阿魏酸钠可进一步改善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对7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分组,IMT〈0.9mm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0.9mm≤IMT〈1.2mm且无动脉粥样斑块者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IMT≥1.2mm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分别测定其血尿酸水平。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阳性率83.7%(36/43),女性高尿酸血症阳性率77.1%(27/3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厚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为58.3%(14/24),斑块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为82.9%(34/41),其中颈动脉斑块数1的患者高尿酸血症阳性率为66.7%(10/15),颈动脉斑块数/〉2的患者高尿酸血症阳性率为92.3%(24/26),正常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为15.4%(2/13)。1个斑块组、≥2个斑块组、总斑块组及增厚组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2个斑块组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明显高于1个斑块组以及增厚组(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有关,是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斑块形成程度越重者其血尿酸的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拟通过建立急性小鼠与慢性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并采用阳性药验证两种模型的可治愈性,为抗高尿酸药物的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急性痛风模型小鼠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联合皮下注射氧嗪酸钾的方法造模,造模后半小时阳性组给予别嘌醇片,造模后2 h测定血尿酸、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及肝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慢性痛风大鼠每天灌胃腺嘌呤及乙胺丁醇盐酸盐造模,阳性组每天给予别嘌醇片,连续21 d后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清尿素氮、肝XOD活性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急、慢性痛风模型动物血尿酸、血肌酐均显著升高(P0. 05),慢性痛风大鼠还可见血清尿素氮及肝XOD活性显著升高(P0. 05),肾小管间质损伤及尿酸盐结晶加重,评分显著升高(P0. 05)。阳性药别嘌醇可显著降低急、慢性高尿酸动物的血尿酸值,降低慢性高尿酸动物的血肌酐值、肝XOD活性,改善肾损伤及减少尿酸盐结晶(P0. 05)。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建立急、慢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可用于药物药效学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依那普利的降压疗效,及两者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6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d和依那普利10mg/d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氯沙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疗效相似,氯沙坦除降压外,还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首选氯沙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影响高尿酸血症的因素。方法将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92例,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gA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40.54%)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20%),P〈0.05;②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与血尿酸正常患者在肾功能不全与肾功能正常组中分别进行比较,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清IgA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据肾脏Katafuch i半定量评分显示在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脏总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肾小管间质积分、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平均动脉压是血尿酸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肾脏病理损害密切相关,严格控制高尿酸血症及影响因素,可减低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延缓IgA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廖静  林建华 《四川医学》2009,30(2):234-235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福辛普利的降压疗效及两者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将8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d和福辛普利10mg/d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氯沙坦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福辛普利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沙坦和福辛普利降压疗效相似,氯沙坦除降压外。还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首选氯沙坦。  相似文献   

19.
林佑谆 《中外医疗》2012,31(17):72-73
目的探讨和分析非离子造影剂对正常肾功能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使用造影剂检查和介入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其中正常肾功能患者5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50例。两组比较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冠脉造影,其中又按使用等渗造影剂与低渗造影剂分为二个治疗组.同时对其中进行单纯造影与造影后直接行PCI术的患者根据造影剂用量的不同,分为≤100mL组和〉100mL组,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等渗造影剂与低渗造影剂以及不同剂量的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患者在造影前和造影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尿B:微球蛋白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mL组和〉100mL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尿p:微球蛋白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在造影前和造影后血肌酐和尿B:微球蛋白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00mL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尿B。微球蛋白的水平显著低于〉100m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有3例,发生率为6%;等渗组对肾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低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并且低渗造影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影响大于等渗造影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20.
别嘌呤醇降低血尿酸水平以控制慢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慧  刘定义 《中外医疗》2010,29(12):88-89
目的探讨用别嘌呤醇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以控制并发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病的进展。方法将52例慢性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100~200mg/d。结果治疗组血清尿酸水平、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血压较对照组低,肾功能恶化者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别嘌呤醇可安全有效地降低尿酸水平以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