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对60例接受血液透析(血透)治疗3个月以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用Zhan的生活质量和Procidano及Heller的从家庭和朋友中接受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血透患者有着较低的生活质量;用相关性分析表明,家庭支持与病人的生活质量呈正性相关关系。提示,临床血透不仅应全面评估病人状况,而且应对家庭支持作出评估,以利于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Inventory,SSI)对94例农村 MHD 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患者社会支持由高到低分别为感情支持、信息支持、社交支持、物质支持,影响因素有家庭月收入、病程、受教育程度。结论应给予低收入家庭、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的患者更多的关注,减轻其经济负担,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其对生活的希望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家庭弹性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家庭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简体中文版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弹性评估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家庭弹性(r=0.180~0.519,P<0.01)和心理韧性(r=0.147~0.557,P<0.01)呈正相关;家庭弹性及其各维度也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r=0.344~0.570,P<0.01)。家庭弹性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32.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心理韧性,还可通过家庭弹性间接影响心理韧性。临床应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和家庭弹性对心理韧性的重要作用,将社会支持干预与家庭弹性干预进行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提高其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4.
何桂英  何剑 《中国病案》2012,13(6):79-80
目的探讨家庭及社会支持与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得分为(39.88±8.11)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69.69±17.12)分;高家庭及社会支持组总体生活质量、健康与功能、生活满意度、自我概念、社会与经济显著高于低家庭及社会支持组(P〈0.01或〈0.05)。结论家庭及社会支持直接影响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重视提高家庭及社会支持力度,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敦促家庭支持.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支持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对患者身、心支持能极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赵丹 《大家健康》2016,(2):91-91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患者的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有关。应对方式中,患者较多选择回避或屈服,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有关。结论:为透析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及对其进行咨询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其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56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对其生活满意度、健康与功能状态、自我概念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评估时,应重视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加强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支持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及探讨改善生活质量的途径。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15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其日常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经济负担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对当前生活状况不满意,心理负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均较重,对病症的恢复和生活均明显丧失信心;且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生活质量评分(P〈0.05)。结论应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以有效改善其生存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irnet设计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指数自评量表,应用医学应对问卷对4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社会支持与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呈明显正相关性。医学应对方式中,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两种应对方式。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程度,评估患者采取医学应对方式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正性引导,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春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34-2735
随着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措施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患者生存的数量(生存时间、生存率等),更应着重于提高其生存质量,增进人类身心健康。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目前全世界仍有80%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有研究显示,家庭关系与患者精神健康得分呈正相关,家庭关系越好QOL越高。Christensen的研究表明,感受到有家庭支持的HD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影响血液透析(HD)患者生存质量(QOL)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以寻求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来提高H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1个月以上的HD患者66例,使用肾脏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民族、医疗负担、疾病诊断、血透频率、在职情况、经济及心理支持、家庭经济收入、年龄、性别与HD患者生存质量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探索护理对策、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应注意民族间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影响QOL的因素,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晓莉  代中全 《四川医学》2005,26(8):916-917
目的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分析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个人资源量表(PRQ-85)以及改良的生活质量指数量表(MQU),对110例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总均分、各因子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将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胡雅玲  李世华  刘东杰  张丽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505-2505,2517
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从多个角度来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及社会状况。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支持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透析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喉癌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及家属,按首次住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个性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沟通、专科疾病知识讲解和生活指导。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4周,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QOL)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喉癌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 6 0例接受血液透析 (血透 )治疗 3个月以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用Zhan的生活质量和Procidano及Heller的从家庭和朋友中接受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血透患者有着较低的生活质量 ;用相关性分析表明 ,家庭支持与病人的生活质量呈正性相关关系。提示 ,临床血透不仅应全面评估病人状况 ,而且应对家庭支持作出评估 ,以利于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维106例、汉104例)及60例已婚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患者配偶总体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差,并涉及到躯体功能等四个维度.社会支持总量及主观支持低于对照组(P<0.05),客观支持高于对照组(P>0.05).维、汉患者配偶总体生活质量无差异,只存在单因子方面差异.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量高于汉族患者配偶.结论:维、汉患者配偶生活质量不高及低社会支持水平,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家庭支持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与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支持得分高低对其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均有影响(P<0.05),而对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家庭支持状况直接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过程中重视家庭支持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明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特征,识别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是提升这一弱势群体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既往研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关注较少,且在探讨其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时,多仅从照护者自身因素入手,对于患者、家庭层面因素对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状况影响的关注不足。目的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影响其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旨在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我国东、中、西部各1座城市中的1家三级甲等精神卫生机构作为调查机构,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述3家三级甲等精神卫生机构门诊就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主要照护者1 00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设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家庭照护者进行调查,收集家庭照护者的个人、家庭信息及照护对象资料,并评估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的因素。结果1 001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4.4±9.1)分,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20.3±6.2)、(7.5±2.8)、(6.6±2.3)分。照护者的职业类别,照护对象所患精神疾病种类、精神症状稳定程度,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的因素(P<0.05)。除上述共性因素外,照护者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P<0.05);照护者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宗教信仰,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家庭获补助数量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主观社会支持水平(P<0.05);家庭获补助数量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客观社会支持水平(P<0.05);照护者的性别、居住地,家庭获补助数量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利用水平(P<0.05)。结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水平整体较低,社会支持来源较少,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强度较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意愿较弱,且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的因素不尽相同。未来,应重点关注无配偶、未就业、家庭月收入较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症状不稳定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在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以缓解其照护负担,进而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患者应激事件、社会支持与婚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方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及30例匹配对照分别进行自评式心理测试,包括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指数A(LISA)、婚姻质量问卷(ENRICH)。结果:乳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负性生活事件值(L2、L5、L8、L11)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量表得分,生活满意度和婚姻质量问卷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家庭负性生活事件值(L5)和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客观支持分(S2)。结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但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女性在生活所承受的心理社会压力。  相似文献   

20.
刘小娟 《中国病案》2012,13(1):75-7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MPSS-Fa)和由SF-36健康调查量表改编的问卷,以方便取样法,对北京市三家三甲医院的门诊及病房的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家庭支持和患病年限的长短(以8年为截点)呈显著性差异(P〈0.01);生活质量sf-36总评分中等偏低;家庭支持和生活质量之间无明显相关(r=0.08,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家庭支持情况普遍较低(8.46±2.16)。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尽可能对家庭成员进行健康宣教,调动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家庭支持,同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疏导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