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菲  林豪 《当代医学》2013,(16):40-41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解痉抗凝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以硫酸镁解痉为主的传统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常规硫酸镁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病死率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6%,并发症发生率28%;对照组新生儿病死率12%,新生儿窒息率28%,并发症发生率52%。两组在新生儿病死率、统计学差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进行解痉、抗凝综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痉抗凝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的硫酸镁治疗,而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结论: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解痉抗凝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能够显著疏通微循环,改善胎盘功能,保护肾功能,改善母婴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轻度子痫前期的围产结局.方法:将单胎孕28~32周轻度子痫前期9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给予硫酸镁解痉,丹参注射液抗凝;对照组40例,未用解痉抗凝药.统计两组母亲的并发症,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所需的时间和成为重度的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母亲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两组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发展成重度子痫前期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结论:对轻度子痫前期解痉抗凝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改善母儿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4.
雷艳  胡艳红 《四川医学》2013,(6):901-903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硫酸镁解痉治疗)和观察组(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分析两组的孕妇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和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并发症及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的SBP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的24h Pro和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②观察组治疗后的Manin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1min Apgar评分(P<0.05)和5min Apgar评分(P<0.01)均高于对照组;③观察组在窒息(P<0.05)和黄疸(P<0.01)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治疗中的效果较好,不仅降低孕妇的收缩压,并且改善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可在子痫的早期治疗和预防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抗凝解痉治疗效果及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方法选择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随机分成3组,采取单用硫酸镁解痉、硫酸镁加复方丹参、硫酸镁加低分子肝素抗凝解痉3种治疗方案,通过对比疗效并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发现血压降低,24h尿量增多,尿蛋白减少,PT、APTT增加,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但仅收缩压、24h尿量和24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娩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原因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和低分子肝素均能有效控制患者症状,延长孕周,对母儿安全,而两者效果比较无明显区别。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适当延长孕周后终止妊娠,减少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实验组孕期延长时间长,平均动脉压更低,24h蛋白尿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镇静、硫酸镁解痉及降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地屈孕酮)。比较两组监测及治疗情况,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孕妇的自觉症状、血压、尿蛋白、水肿、低蛋白血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妊娠周数延长,新生儿平均体重及存活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辅助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用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症治疗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24小时尿量、尿蛋白、新生儿Apgar评分、胎盘重量、胎龄、新生儿重量、新生儿死亡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55-57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60例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4月前住院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4月后入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硫酸镁解痙、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利尿传统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Apgar、肪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胎儿脐动脉S/D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脐动脉S/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FTT、TT水平仍无差异,但观察组Fg以及DD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无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延长天数、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理性高凝状态,促进脐动脉血流灌注,改善新生儿结局,不增加产后出血危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3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后孕期延长时间为(11.87±2.97)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动脉压更低,血脂TG、TC低,24 h尿蛋白定量低,脐动脉S/D比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给予早期低分子肝素抗凝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延长孕期,降低血压血脂,且对抗凝功能无明显的影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患者取左侧卧位休息,并给予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治疗措施,使用浓度为25%的硫酸镁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黏度、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以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以及新生儿性别、数量、Apgar评分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学评分,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患者血液中全血黏度、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D-二聚体等情况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后血液中全血黏度、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以及D-二聚体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研究组新生儿成活情况、死亡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新生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液中全血黏度、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以及D-二聚体情况,从而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新生儿成活率以及Apgar评分,最终提高母婴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冯玉莲 《中外医疗》2013,(30):102-102,104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一组为硫酸镁组,另一组为山莨菪碱组,每组有患者25例,比较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的前期临床治疗效果都比较理想:两组不同的方法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均有显著疗效,且两组患者预见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开封市妇产医院产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观察组)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围产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及视网膜病变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产儿出现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及围产儿死亡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患者并发症多,围产儿结局差,临床上应加强监测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评估表进行母胎病情评估分级,并启动相应监护、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2例,根据住院卡号随机单盲分为研究组(单号)88例和对照组(双号)74例。研究组入院即按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评估表进行母胎病情评估:分级并启动相应的监护、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中均加用低分子肝素改善胎盘微循环,促胎儿生长;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解痉、降压,必要时扩容、利尿处理,适时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延长孕龄天数、凝血功能改善、脐血流S/D值、产妇总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中病情将逐渐加重,为母婴安全,采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评估表动态整体评估病情、指导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辅助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腹壁皮下注射及25%硫酸镁20g静滴;对照组采用25%MgSO2 20g静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明显,尿量增加,血脂下降,孕周延长时间长,围产儿结局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及尿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改善硫酸镁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效果,而且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爱玲  刘变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97-3599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的21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产妇及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胎儿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妇、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及胎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32周者和〉32周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差于晚发型患者,且≤32周结局更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动脉压、24h尿蛋白定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压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动脉压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利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蔡丹 《当代医学》2013,(7):27-28
目的对比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应用硫酸镁合并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与常规硫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应用硫酸镁+低分子肝素(4100U/d)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常规治疗。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临床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与24小时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戴艳 《中外医疗》2016,(26):124-126
目的:探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4月—2015年5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分别给予单一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和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并对比两组患者及围产儿的结局。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及治疗后的胎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110.32±10.24)mmHg、24 h尿蛋白定量(1.05±0.12)mmHg、剖宫产率6.67%、新生儿窒息率3.33%及围产儿死亡率0.00%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并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单纯应用硫酸镁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为联合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D-二聚体水平、24h尿蛋白水平及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水平等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