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菌直接用作药材是我国利用真菌的一大创举,并且历史悠久。真菌药材应用普遍,许多是名贵的中药材,如灵芝、虫草、茯苓、红曲等,现已确定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有298种,分布在41科110属中,绝大多数为担子菌。  相似文献   

2.
灵芝的现代临床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灵芝(Ganoderma lucidium,GL)是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 (Lesyss ex Fr.) 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是我国法定中药材[1]。紫芝味甘、赤芝味苦,性平,入心、肝、脾、肺、肾五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扶正固本功效[2],可延年益寿。灵芝及其制剂的现代临床应  相似文献   

3.
真菌多糖抗肿瘤研究简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真菌是一种异养的低等生物,按其菌丝体特征和有性生殖的方式,可分为藻状菌纲(Phycomycetes)、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和半子菌纲(Deuteromycetes)等四纲,近年来所发现的抗癌真菌如云芝、茯苓、猴菇、香菇、猪苓等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纲。国外从五十年代开始研究真菌的抗肿瘤作用,至六十年代,方引起人们的注意。药用真菌猪苓、荟芝、香菇、冬菇、竹菌、猴菇、茯苓等提取物对小鼠 S_(180)的抑制率为40—96%,实验发现担子菌纲中具  相似文献   

4.
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真菌植物。药用部分为菌核,其用途广泛,特别是抗癌作用发现后,用量骤然增加。但是,几千年采自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商品奇缺,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研究人工栽培技术,是当务之急。一、猪苓的生长和繁殖猪苓的生活史包括担孢子、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四个阶段。担孢子是由子实体产  相似文献   

5.
〔英〕/Gilardoni G…∥J Nat Prod.-2007,70(1).-137~139自担子菌纲真菌金齿蜡伞Hygrophoruschrysodon(Batsch.:Fr.)Fr.新鲜子实体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2-酰基环戊烯-1,3-二酮衍生物,chrysotrione A(1)和B(2),通过光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结构,还通过化学合成法进一步证实了化合物2的  相似文献   

6.
云芝糖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邹巧根  朱玲  王伟  相秉仁 《中成药》2003,25(7):578-580
1 概述多糖的免疫调节及其对肿瘤较好的治疗等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一批多糖类药物在许多国家已被用到了临床上 ,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药云芝又称彩云革盖菌[1] ,按照真菌分类 ,是多孔菌科真菌云芝属 (Coriolusversicolor (L)Fr.)的子实体 ,别名杂色云芝。云芝性微甘、寒 ,能清热、消炎 ,主治气管炎、肝炎、肿瘤等。云芝糖肽 (PSP)是从天然产物担子菌纲云芝中提取的一种混合蛋白多糖 (Proleoglycan) ,文献报道系由15 %蛋白质组成的蛋白多糖体[2 ]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临床用于抗肿瘤 ,抑制动脉硬化 ,消炎等作用。2 分…  相似文献   

7.
<正> 竹荪[Dictyophorg indusiata(Vent exPers.)Fisch]民间又叫竹笙、竹参,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鬼笔科(Phallaceae)的珍贵食用菌。其医药功效,早在1930年德国就报道鬼笔属的真菌,例如白鬼笔的发酵产物,经紫外线照射解毒后,加入若干金属盐,用以治疗人类的癌症,使得症状改善。据有关部门测定:每100g 的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以及16种氨基酸、多种酶和高分子多糖等。  相似文献   

8.
药用真菌是指能作为药物治疗疾病的真菌。这是一类天然药物。其主要来源有野生采集、人工栽培及发酵培养等。通常所说的药用真菌多限于在形成个体较大的子实体或菌核结构的高等真菌。临床常用的大部分属于担子菌纲中品种,少数的属于子囊菌纲的品种。在其它种属中如酵母菌或霉菌中也有个别品种有药用价值。药用真菌的野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获得促进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形成沉香的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并纯化真菌及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进行功能验证。形态学特征结合ITS序列进行真菌鉴定和平板培养法测定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到1株真菌ASAF01,其菌液输到白木香6个月后能促进沉香的形成。ASAF01鉴定为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属于拟层孔菌属(Fomitopsis),拟层孔菌科(Fomitopsidaceae),多孔菌目(Polyporal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菌最适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是35℃,最适p H值为7,最适碳源和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浸膏。结论: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能促进白木香结香。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目的 :对我国云南、四川等地采集的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和金钗石斛D .nobile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测定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 ;所获得真菌分别与铁皮石斛种子、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无菌苗共培养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 :分离获得内生真菌 2 5种 ,主要属于担子菌Basidiomy cotina和半知菌Deuteromycotina;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其中 5种真菌可促进铁皮石斛种子萌发 ;7种真菌可与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幼苗形成共生关系 ,但仅有 3种真菌对幼菌有促生作用。结论 :分离和筛选促进石斛生长发育的适宜菌根真菌 ,是菌根技术应用于石斛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茯苓皮中茯苓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茯苓皮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 oria cocos(Schw.)W o lf的干燥菌核的皮,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1],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要含有三萜酸类如茯苓酸和多糖等有效成分[2]。《中国药典》2000年版测定项尚无其化学成分量测定。本研究采用RP-HPLC法测定安徽、  相似文献   

12.
26种土家族药用真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用药范围广 ,除常用植物、动物、矿物药外 ,菌类药亦是土家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Prdnce的资料统计 ,我国真菌约有380 0余属 ,7万种以上 ,作为药的约 117种 ,分属于藻菌纲、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纲〔1〕。土家医常用药用真菌即分属其中子囊菌纲、担子菌纲两纲7种 ,现将常用 2 7个品种简介如下。土家药名基    源功 效主 治土蚕儿为麦角菌科亚香棒虫草CordycepshawkesiiCrdy .的子座和虫体 肋阳 ,滋肺补肾 ,止咳平喘虚劳证中的书劳、饿水劳、肺劳、房劳等竹荷包为麦角菌科真…  相似文献   

13.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桦褐孔菌,学名为Fuscoporia obliqua(Pers:Fr.)Aoshi或Inonotus obliquus(Fr.)Pilat,俗名为BlackBirch touchwood,Birch mushroom,Clinker polypore,Tschaga pilz,Crooked schiller-Porling,Kofukisarunokoshikake.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无褶菌目=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纤孔菌属).桦褐孔菌分布于北美(北部)、芬兰、波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中国黑龙江和吉林省(长白山)、日本(北海道).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45°~50°的地区.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树皮下或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筏后树木的枯干上.桦褐孔菌是生长在寒带的木腐菌,引起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白腐.在木材中的桦褐孔菌菌丝在零下40℃也不会冻死,是极耐寒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川明参轮作对烟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探索川明参种植对烟地微生物影响,该文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川明参对植烟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在门和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川明参种植增加了烟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且对真菌的影响大于细菌,极大的增加了真菌的序列数,分别获得32 978个细菌16S r DNA序列和32 229个真菌18S r DNA序列。没有改变细菌前三大优势菌门类,但含量上分别使变形菌和酸杆菌降低1.73%,1.4%,放线菌增加0.65%,使真菌优势门子囊菌减少27.99%成为次优势菌,次优势菌担子菌增加23.69%成为优势菌;改变了原烟地属水平的群落结构,使优势属及丰度都发生了变化,变化较大的细菌如uncultured Acidobacteriaceae Subgroup-1,Gemmatimonas,Subgroup-2,uncultured Nitrosomonadaceae等,真菌如norank Sordariales,norank Agaricomycetes,Phialophora等,且拮抗微生物及生理类群微生物丰度增加,病原菌减少。因此,川明参种植能改善烟地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凤仙草不同提取物对三种皮肤真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实验材料 ①菌株 :导致手足癣病、甲癣病的主要 3种致病真菌 :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白色念珠菌 ,购于广州市皮肤病研究所 ;②培养基 :沙搏氏培养基 (杭州微生物试剂厂 ,批号 :990 4 2 6 ) ;③药物与试剂 :凤仙草 (南京中药饮片厂 ,出厂日期 :990 6 14 ) ,经鉴定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 (ImpatiensbalsaminaL .)。达克宁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0 0 0 6 0 12 57) ,喷脚灵 (四川联发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 ,批号 :2 0 0 0 0 6 0 4 ) ,氯仿 (广州新成精细化工厂 ,批号 :2 0 0 0 0 32 3) ,正丁醇(广州化学试剂二厂…  相似文献   

16.
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野生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根内菌根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菌根真菌的分离采用平皿点种法;生物活性测定采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对幼苗生长作用方法。结果 从野生金线莲根内分离获得21种菌根真菌,其中6种真菌对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和长苏石斛(Dendrobiun brymerianun Lindl)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5种真菌对金线莲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通过对有生物活性真菌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将其应用到兰科及其它濒危药用植物繁殖中去。  相似文献   

17.
Zhang YG  Yuan WP  Xia XK  Jia AR  Liu X  Zhang MS  Liu CH 《中药材》2011,34(5):707-709
目的:通过对一株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的研究获得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固体大米培养基对该株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进行发酵培养,利用硅胶、凝胶柱层析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该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4个次生代谢产物,分别为:Cerebroside C(1)、Cerebroside D(2)、2-Hydroxybenzyl alcohol(3)、2-(4-Hydroxyphenyl)ethanol(4)。结论: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株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真菌 (fungi)在自然界现存的大约有 2 0~ 2 5万种 ,我国至少有 10万余种 ,已报道 80 0 0种左右 ,可食用的高达 2 0 0 0种 ,其中传统药用及试验具有药效的真菌已超过 40 0种 ,主要集中在担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1] 。近 2 0年来中外学者发现了很多原来仅知可以食用或简单药用价值的真菌 ,除我国对药用真菌进行大量研究外 ,日本、美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都设立了专门的真菌药物筛选实验中心 ,进行真菌新剂型药物的研制 ,以便药用真菌的推广与应用[1~ 5] 。现笔者就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药用真菌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应用1.1…  相似文献   

19.
李挺  宋斌  王超群  李泰辉 《中草药》2013,44(4):478-481
目的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冬虫夏草促繁地土壤真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利用PCR方法选择特异性引物ITS3-GC和ITS4扩增ITS rDNA基因的ITS2片段,结合DGGE分离技术,并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所测的土壤样品中真菌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已报道的丝盖伞属Inocybe (Fr.) Fr.、口蘑属Tricholoma (Fr.) Staude、根肿黑粉菌属Entorrhiza C.A. Weber及未确定的子囊菌Ascomycota、土壤真菌等的序列相似性较高,土壤真菌种群结构相似性仅有19.4%~50.1%。结论 冬虫夏草促繁地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及金叉石斛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对我国云南、四川等地采集的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和金钗石斛D.mobile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测定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内生地具菌;所获得真菌分别与铁皮石斛种子、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无菌性菌苗共培养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分离获得内生真菌25种,主要属于担子菌Basidiomy-cotina和半知菌Deuteromycotina;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