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6例肩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5.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肩周炎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具有理想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88例,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措施治疗肩周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小刀配合手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肩周炎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的肩周炎治疗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带给患者的痛苦程度较低,这种方法简单且容易操作,而且能够大大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炎应用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方案治疗效果及症状恢复情况.方法:选取7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疼痛评分(VAS)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病例治疗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7.37%,相较对照组的78.95%,差异显著(P<0.05);在CM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上升,组间比较,观察组呈更高水平(P<0.05);在VA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呈更低水平(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在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的治疗上,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降低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肩峰下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关节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68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136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给予肩峰下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节手法松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肩关节疼痛改善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肩关节疼痛缓解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痊愈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接受肩峰下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关节手法松解治疗,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临床治愈率高,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脉冲电导结合关节松动术与中频脉冲电疗结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镇痛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脉冲电导结合关节松动术,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结合超短波治疗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法(C-M评分)对肩关节疼痛程度和活动范围评定。结果经过20天的治疗,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M评分明显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0.0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脉冲电导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针刀配合针灸对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探讨小针刀配合针灸对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可能机制.方法 40例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小针刀配合针灸及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针灸及康复训练,疗程4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程度评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上肢水肿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水肿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针灸对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温泉泥疗加手法加中频电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26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5例,采用温泉泥疗加手法加中频电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34例,采用手法加中频电疗法治疗.均于治疗20 d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2%,对照组为88.0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泉泥疗加手法加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可获得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肩周炎是疼痛门诊常见病之一;患者多以疼痛伴活动受限就诊.治疗目的多以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预防不可逆运动障碍为主.其治疗方法有药物、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神经阻滞,手法松解,外科手术等.而神经阻滞结合手法松解因流程相对简单且安全有效在门诊病人处理时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比单纯多点阻滞和多点阻滞联合手法松解术在门诊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目的:对比单纯多点阻滞与阻滞合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取门诊肩周炎病例43例随机分为A组(n=19)和B组(n=24),A组依据患者关节疼痛部位及活动受限情况选取患侧三角肌-肩峰下滑囊、肱骨结节间沟、喙突下、肩关节腔、肩胛上切迹肩胛神经出口、四边孔腋神经出口、冈上下肌群及明显疼痛处的相应靶点行消炎镇痛液阻滞,术毕嘱患者自行患肩爬墙、钟摆、划圈等功能锻炼,每日2次,每次15分钟;B组患者行阻滞治疗后,趁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时当即以手法辅助患肩依次行上举、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后伸扳肩等动作,余同A组.对患者术前、术后、术后2周的疼痛行视觉模拟评分(VSA);观察术前、术后肩关节活动情况,随访2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活动度早期疗效较A组显著改善:B组早期疗效痊愈22例,有效2例,A组早期疗效痊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点阻滞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门诊肩周炎,镇痛效果好,前期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简单易行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及中药敷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配合手法及中药敷烤治疗,并与42例对照组单纯针刺做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及中药敷烤能够有效松解肩关节组织的粘连,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石氏熏洗方配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粘连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对照设计方法,治疗组用石氏熏洗方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2周,对照组用扶他林乳胶剂外涂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周,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asl ana-loguescale,VAS)、Melle评分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对比并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AS、Mell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后,治疗组VAS(4.14±0.729)分、Melle(4.64±0.921)分,对照组VAS(6.16±0.650)分、Melle(6.42±0.906)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石氏熏洗方是治疗肩周炎粘连前期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在促进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5.56%vs8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15d、30d、45d两组患者CMS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温针灸能进一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肩周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并局部TDP照射.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步疗法即肩三针、TDP辐射、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三步疗法即肩三针、TDP辐射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50例与单纯针剂、TDP辐射治疗肩周炎48例对照,用功能恢复程度评价疗效.结果三步疗法即肩三针、TDP辐射、功能锻炼组近期和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0%、98.0%,对照组为83.3%、6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步疗法即肩三针、TDP辐射、功能锻炼是循序渐进治疗肩周炎的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关节松动治疗,1/d,持续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质针针刺法治疗,2/周,持续治疗2周。采用肩周炎疗效标准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标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肩周通络方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及口服炎痛喜康治疗肩周炎,对照组单纯采用炎痛喜康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率60%、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物配合肢体锻炼治疗肩周炎止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且经济实用,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7例,采用小针刀配合整脊复位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手法整脊复位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配合整脊复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点按"三阳穴"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鼠标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鼠标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点按"三阳穴"配合功能锻炼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法。治疗前后比较整体症状分数表变化,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完成观察60例,治疗组显效率达93.33%;对照组显效率达76.67%。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按"三阳穴"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鼠标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闫玲  付荣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12-1512
目的 讨论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择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普通组各25例,普通组进行常规康复锻炼,针灸组患者在此基础进行针灸配合,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等级,疼痛程度,疗效等.结果 针灸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功能等级及疼痛、疗效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肩周炎患者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通过中医手法整复、加强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复位采用中医手法,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法,两组患者皆采用石膏进行外固定.结果?按照肩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主动活动能力、疼痛等四项评定患者肩关节功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率及治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出对照组,并发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结论?中医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行水针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盐酸利多卡因、维生素B_(12)局部注射,观察组行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1.46±0.43)分]低于对照组[(2.48±0.57)分],肩关节功能评分[(61.63±11.63)分]高于[(52.51±9.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可有效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