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圣保罗消息: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直肠炎有效,但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正在研制的新制剂只含有效成分5-氨基水杨酸(5-ASA)。但在去除磺胺吡啶后,5-ASA无法到达结肠,消除炎症。在一般情况下,细菌从磺胺部分分离出5-ASA,将5-ASA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克罗恩病内科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服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碇(SASP)的患者也不能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SASP在肠内可分解为5-ASA,即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5-ASA是SASP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可减少腹泻.磺胺吡啶主要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皮疹等,使用时应注意观察.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相似文献   

3.
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结肠炎症,病变以溃疡为主,主要限于结肠黏膜,多累及直肠与远端结肠,甚至遍及全结肠。笔者在常规治疗如应用皮质激素、SASP(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或5-ASA(5-氨基水杨酸)、止血、输液等基础上加用贞芪扶正胶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国纽约消息:对常用抗溃疡性结肠炎(UC)药物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治疗无效的大量UC病人口服一种试验性药物产生了效果。这一试验是在Mount Sinai医学中心进行的。据报道,轻度至中等度UC病人使用Olsalazine(Dipentum)后,3人中有一人减轻了症状。最近Pharmacia药厂向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申请使用Dipentum。该药使进柳氮磺胺吡啶[即5-氨基水杨酸(5-ASA)]的活性部分进入靶器管结肠,不溶解于胃。 Olsalazine由两分子5-ASA组成,以偶氮键连接,去掉了柳氮磺胺吡啶的磺胺吡啶部分。即: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特别是非溃疡性结肠炎(UC),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加[1],其发病以左半结肠,特别是直肠炎多见。其治疗方法惯以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强的松及免疫抑制剂,或肛门用5-ASA栓剂及SASP栓剂。对56例溃疡性直肠炎门诊病人,选用直肠保留药物SASP加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灌肠,并与口服SASP,保留SASP及单纯保留双八面体蒙脱石药物灌肠加以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发病率为5‰,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低,但近年似有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的口服和直肠给药,由于口服用药量大,因此易引起较多的副反应,兼之位于结肠远段的病变采用口服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口服5-ASA缓释剂疗效明显,但按照血药浓度的标准用药,价格较高,长期使用患者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消息:包括Olsalazine Sodium的一类新化合物连同其他新的5-氨基水杨酸(5-ASA)药剂被称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进展。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内科副教授Stephen Hanauer指出,新药剂——口服5-ASA类药只把5-氨基水杨酸直接送到肠道,在那里能对疾病发挥最大作用。它没有柳氮磺胺吡啶的副作用,后者一直是过去40年中治疗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1柳氮磺胺吡啶(SASP)类SASP为几十年来治疗IBD效果肯定的药物。但由于口服SASP的患者中13%-42%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便有了5-氨基水杨酸(5-ASA)的问世。5-氨基水杨酸保留了SASP的有效成分而去除了主要引起SASP不良反应的磺胶毗陡,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口服5-ASA有多种制剂,常用的有偶氮水杨酸(OIsalagine)等。Maier等报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口服Zg/日,并与SASP对照,8周后发现5-ASA组中86%患者有改善,ho%肠镜可见UC活动缓解,而SASP组为53%。5-ASA对CTt)llll病亦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回…  相似文献   

9.
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栓 《中外医疗》2009,28(34):91-91
目的观察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6年至2009年4月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ASA)与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HSP)组分别为26例与22例。5-ASA组给予5-ASA3~4g/d;SASP组给予SASP4-6g/d,2组均于治疗前及疗程6周复查结肠镜评估疗效。结果5ASA治疗UC6周后有效率与SASP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与SAS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肝功能损害明显低于SASP组。结论5-ASA为治疗UC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壳聚糖胶囊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在结肠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在轻度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大鼠口服5-ASA壳聚糖胶囊3粒(1.6mg/粒),对照组口服5-ASA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1ml(4.8mg)。于给定的时间间隔从大鼠心脏取血,并取出结肠组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液及结肠中药物的浓度。结果壳聚糖胶囊组血清中的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0.62倍;而结肠组织中壳聚糖胶囊组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3.62倍。结论5-ASA壳聚糖胶囊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靶向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对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72例患者在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质子泵抑制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补气、补肾、健脾利湿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壳聚糖胶囊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在结肠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在轻度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大鼠口服5-ASA壳聚糖胶囊3粒(1.6mg/粒),对照组口服5-ASA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1ml(4.8mg)。于给定的时间问隔从大鼠心脏取血,并取出结肠组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液及结肠中药物的浓度。结果 壳聚糖胶囊组血清中的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0.62倍;而结肠组织中壳聚糖胶囊组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3.62倍。结论 5-ASA壳聚糖胶囊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靶向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判定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20例,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B组为实验组,20例,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呲啶及复方甘草酸苷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随访6个月后仍维持较低水平。结论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完全缓解率高,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侵犯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腹泻、腹痛、黏液血便且易复发为特征。运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加糖皮质激素(glucorcot icoid,GCS)口服和灌肠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案,在国内外有很多报道,但其疗效和副作用的出现均不令人满意。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UC,探讨其疗效和副作用的变化。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UC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修改…  相似文献   

15.
刘建德 《当代医学》2008,14(23):167-168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常规治疗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1g,qid.n=50);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常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1g,qid)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tid.n=56).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hsCRP的变化.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组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4个月后,复方甘草酸苷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可能与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常规治疗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1g,qid,n=50);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常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1g,qid)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tid,n=56)。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hsCRP的变化。结果复方甘草酸苷组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lt;0.05)。治疗4个月后,复方甘草酸苷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于常规治疗组(P&lt;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可能与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尽管对炎症性肠病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致病机理和原因仍不清,治疗上依然根据经验进行常规治疗。随着对炎症性肠病炎症过程性质的研究,许多具有潜力的新制剂相继应用于临床。本文评述了5-ASA 衍生物、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环孢霉素 A,氨甲喋呤、左旋咪唑),类固醇,广谱抗生素等的产生和治疗情况,非常有希望的是局部使用和口服5-ASA。5-ASA是抑氮磺胺吡啶的活性成份,其口服制剂耐受好,与抑氮磺胺吡啶一样有效,而局部使用5-ASA 对  相似文献   

18.
氨基水杨酸类:氨基水杨酸盐已成为轻一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诱导与维持缓解治疗的第一线药物。SASP也仍是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口服后大部分抵达结肠,并在细菌的偶氮键还原酶作用下被分解为上述2种成分^[1],其中52ASA在结肠内发挥局部黏膜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1个或多个步骤,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相似文献   

19.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26例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康复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配合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例,并与单纯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8例做对照,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结论康复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4岁。于1986年3月27日入院。1965年始出现腹泻,大便4~5次/日,黄稀便混有少量暗红或鲜红色血,伴下腹隐痛,便后缓解。经乙状结肠镜和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用大蒜液、灌肠Ⅱ号液灌肠及口服强地松(10mg/日)治疗,病情逐渐好转,1967~1985年期间,病情时有加重,长期使用强地松、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及號珀酸氢化考地松灌肠。1985年10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