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唐胜修  徐祖豪  唐萍  李凤萍 《中国针灸》2003,23(10):585-586
目的 :比较针刺与黛力新 (deanxit)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 ,并探讨针刺治疗该症的机理。方法 :针刺组以头、体穴并用 ,针刺每日 1次 ,治疗 2个疗程共 2 0次 ;西药组服用黛力新治疗亦2 0日。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及检验疗程前后催乳素 (PRL)、皮质醇(COR)值 ,并加以比较。 结果 :每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与西药黛力新相当 ,针刺治疗该症的原理可能与升高体内PRL值及降低COR值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有效性,并分析其优势。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黛力新)抗抑郁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①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②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③治疗后1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④治疗后2周、4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和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均有确切疗效,针刺疗效和黛力新相当,但针刺起效快。针刺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并且针刺治疗可以多靶点对机体进行整体调整。  相似文献   

3.
杨静娟  段浩 《河北中医》2002,24(11):811-813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5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3例运用中医辨证治疗 ,对照组 32例用西药治疗。 4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 3个疗程。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分别对 2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 ,并观察 2组疗效。结果  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对照组副作用明显 ;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混合性焦虑与抑郁障碍(M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M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给予黛力新加针刺董氏奇穴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观察2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0%(27/30),对照组为66. 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HAMA评分、HAMD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合黛力新治疗MAD疗效优于单用黛力新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线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紧张性头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药线灸组、针刺组、黛力新组各32例。每组均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月随访时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定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针刺结合药线灸组优于针刺组、黛力新组(P0.05),针刺组与黛力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HAMA、HAMD量表总评分治疗后及随访期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针刺结合药线灸组优于针刺组、黛力新组(P0.05),针刺组与黛力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线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及黛力新。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有效性及优势。方法: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进行抗抑郁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1.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lt;0.01)。2.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lt;0.01)。3.治疗后1W,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评分*、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1,**P&lt;0.05)。4.治疗后2W、4W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gt;0.05)。5.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有确切疗效,疗效和西药组相当,起效较西药组快,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醒脑安神针刺法与口服黛力新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躯体形式疼痛患者(可合并轻中度抑郁)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2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神庭、水沟、四神聪透百会、风池等穴位,每日1次,每周6次;西药组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每日早晨及中午各1片。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采用划线法疼痛指数(V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3个月后随访其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针刺组VAS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西药组(P0.05),HAMD评分下降的幅度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西药组有3例出现头晕、震颤、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针刺组愈显率为50.0%(10/20),优于西药组的15.0%(3/20,P0.05);针刺组复发率为10.0%(2/20),低于西药组35.0%(7/20,P0.05)。结论:醒脑安神针刺法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确切,能够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尤其在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及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西药黛力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黛力新对帕金森病 (PD)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3 0例伴抑郁症状的PD患者 ,用丹麦产黛力新治疗 6周 ,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疗效。结果 黛力新组治疗有效率为10 0 % ,显效率为 40 % ,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黛力新治疗PD患者的抑郁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配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天智颗粒及黛力新,对照组给予黛力新,疗程为4周。结果:两组病人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5.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天智颗粒配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给予黛力新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HAM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针刺调肝法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例患者分为针刺调肝法组、百优解组、假针刺组,针刺调肝组采用四关穴为主的穴位,百优解组服用药物20 mg/d,假针刺组患者接受非穴位的针刺治疗。针刺每周进行2次,药物每天服用1次,各治疗12周。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调肝组的有效率优于假针刺组及百优解组,治疗后针刺调肝组的HAMD、SDS计分亦优于另外两组。结论:针刺调肝法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有效的疗法,穴位的准确与否对于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辨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辨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50例(以"四神针"为主穴,配合中医证候分型取穴,每日1次)及氟西汀组150例(口服氟西汀每日20mg),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统计两组疗效,并对疗效与证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HAMD的评分优于氟西汀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3%(134/150),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6.0%(114/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各证型的疗效也均优于氟西汀组(均P0.05)。结论:针刺辨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对脑卒中后抑郁症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128 例PSD患者随机分为 4 组,即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西药组,每组 32 例。分别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中药、针刺、中药加针刺及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everity, NIS)量表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HAMD及NIS积分值均降低(P<0.01);FCA评分提高(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针药组与其他 3 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积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提高综合功能,中药加针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病常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片加中药活血疏肝解郁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各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NIHSS、HAMD和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NIHSS、HAMD和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IHS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均得到改善,但针药联合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采用耳压配合针刺方法,对照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星期末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候量表进行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降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疗效与药物治疗相同。  相似文献   

16.
Depressivepsychosisisametastaticneuro sismanifestingmainlyaspersistingmentalde pressioninclinic.It’smorbidityincreasesgrad uallyinrecentyearsandapparentlyhinderspa tients’dailylifeandworkingabilities.Itisre ported[1 ] thatacupuncturetherapy possessesagoodt…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贺军  申鹏飞 《针刺研究》2007,32(1):58-6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作为干预手段,设口服阿米替林作为西药对照。针刺组选取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穴,每穴留针20min,每天治疗2次。以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为指标衡量疗效,并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心理情绪障碍的作用。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P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改善,“醒脑开窍”针法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且对改善抑郁、悲观的精神症状效果明显优于西药(P<0.05),且具有无毒副作用的特点。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及电针与药物配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电针组24例,药物组22例和针药组2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针药组是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将HAMD的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观察HAMD总分、7类因子分的变化及SDS总分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P〈0.05)和药物组(P〈0.01)。电针组和针药组在改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降低SDS总分方面,针药组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抑郁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电针与药物并用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针刺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针刺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57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针刺合并帕罗西汀(10mg/d)和单纯帕罗西汀(20mg/d)治疗的对照研究,其中针刺合并帕罗西汀组(针药组)29例,帕罗西洒组28例,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6周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86.21%,显效率62.06%;帕罗西汀组分别为82.14%、57.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药组治疗第1周就起效.两组的HAMD、HAMA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针药组的不良反应相对于帕罗西汀组少而轻.结论:针刺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针、灸抗抑郁效应。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药物组(25例)、针刺药物组(25例)、药物组(30例)。3组均给予SSRIs类药物,在此基础上,针灸药物组予督脉导气针刺法,穴取百会、风府、大椎等,并温灸大椎、百会;针刺药物组仅予督脉导气针刺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于治疗前后评定总分和各因子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与药物组相比,针刺药物组与针灸药物组HAMD量表阻滞、睡眠、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和总分明显改善(P<0.05,P<0.01);与针刺药物组相比,针灸药物组进一步改善了HAMD量表中的睡眠因子、认知因子评分和总分(P<0.05,P<0.01)。3组愈显率分别为100.0%(25/25)、84.0%(21/25)、56.7%(17/30),针灸药物组优于针刺药物组(P<0.05),且两组均优于药物组(均P<0.01)。结论:SSRIs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针、灸存在一定的抗抑郁效应,且针灸并用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