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巧红 《实用医技》2007,14(33):4648-4650
目的:探讨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水平的检测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10名健康人(对照组)和42例CKD患者,检测其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Scr)水平及肌酐清除率(Ccr)。以^99mTc—DTPA清除率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标准,比较Cystatin C.Scr,与Ccr的相关性及CysC与Scr敏感度。结果:18例CDK1期患者,其BUN、Scr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Cys、β2-MG、24h尿蛋白、尿Cy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ysC与Ccr相关性系数r为-0.45.P〈0.05.而SCr与Ccr无显著相关性(P〉0.05),24例CKD2、3、4、5期患者CysC,Scr与Ccr都成显著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0.75;CKD 1期、2期患者CysC阳性数与SCr阳性数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KD3、4、5期患者CysC阳性数与Scr阳性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tatin C是理想的反映GFR的血清标志物,对慢性肾脏(CKD)患者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肾功能损害及损伤时作为敏感标志物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3例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同时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随着Ccr下降血清Cys C、BUN、Scr均值逐渐升高(P〈0.05)。Ⅰ组18例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异常者占56%,Scr的浓度异常者占22%;Ⅱ组26例患者血清中Cys C浓度异常者占77%,Scr的浓度异常者占31%;Ⅲ组19例患者血清中Cys C、Scr浓度异常者均占100%。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比BUN、Scr更能准确直观的反映出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方法简便,可以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3.
谢爱辉 《中外医疗》2013,32(1):88+90-88,90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对肾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内科收治的86例肾脏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132-MG、尿素(Ure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与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63例相对照。观察两组β2-MG变化情况,及与血肌酐(Scr)、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BrMG、Urea、Scr、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132-MG与血肌酐(Ser)呈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er)呈负相关(P〈0.05),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132-MG升高早于Urea、Scr、BuN(P〈0.05)。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可作为判断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之一,较Urea、Ser、BuN能更早反映肾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浓度的变化与肾功能不同损害程度的相关性,评价Cys C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ys C,酶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功能不同损害期Cys C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s C在肾功能不同损害期均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是一项判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与Scr联合检测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检测糖尿病肾病(DN)的意义。方法:对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进行CysC、β2-MG、Scr、BUN、Ccr测定,血清CysC和β2-MG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Scr采用酶速率终点法测定,BUN脲酶采用终点法。结果:200例DN患者,各期CysC、β2-MGD、Scr、BUN、C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β2-M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防止肾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林  张燕 《中外医疗》2009,28(2):58-5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糖尿病肾病患和45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NA)测定Cys-C;免疫法测定血清β2-MG水平;酶法测定Scr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Cys-C与Scr、β2-MG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Ccr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降低。,Cys-C与Scr、β2-MG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cr与Cys-C呈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ys-C可作为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肾功能病变程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152例肾病患者,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大小,将其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组50例(A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40例(B组),肾功能衰竭组35例(C组)和尿毒症组27例(D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测定四组的血清CysC,采用酶免疫法检测四组的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尿素(Urea)的水平,并分析血清CysC与Scr、Ccr的相关性。结果 CysC、Scr、Urea在A、B、C、D四组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两两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Ccr在A、B、C、D四组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两两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CysC在A、B组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Scr、Urea的异常率(P〈0.05)。CysC、Scr、Urea在A、B、C、D四组中的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ysC、Scr与GFR呈负相关关系(P〈0.05),Ccr与GFR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中CysC是一个更为准确、可靠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可早期反应肾功能损害,且操作简便,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Cystatin C在评价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在慢性肾病(CKD)患者各期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符合率。方法:血清Cystatin 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Scr和尿肌酐采用酶法测定,基于Scr估算的eGFR采用MDRD方程进行计算,CKD患者根据1999年美国肾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指南按eGFR分为5期。结果:168例CKD患者各期Cystatin C,Scr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升高,Ccr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三者在各期间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GFR≤29 ml/min时,Cystatin C,Scr,Ccr的异常率均为100%,Cystatin C,Scr平均水平是正常参考上限的3~5倍和4~6倍,Ccr下降4~7倍,三者呈平行性改变;在eGFR 30~59 ml/min组,Cystatin C,Scr,Ccr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06 mg/L,131.2μmol/L和45.6 ml/min,异常率分别为97%,80%和89%,三者之间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 60~89 ml/min组,Cys-tatinC,Ccr异常率为87%和69%,Scr异常率为6.5%,三者之间异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90 ml/min组,Cystatin C,Ccr异常率为60%和42%,Scr异常率为0。结论:eGFR<60 ml/min时,其与Cystatin C,Scr,Ccr的总符合率高,基本可以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中度下降;60 ml/min≤eGFR≤89 ml/min时,Cystatin C,Ccr可以检出2/3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异常,Cystatin C比Ccr更敏感,而Scr不能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当eGFR≥90 ml/min时,MDRD方程高估了实际GFR,对于老年CKD患者,MDRD方程不适用,需检测Cystatin C和Ccr以及时发现GFR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李懿  岑贞娇 《当代医学》2011,17(28):104-10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氧化酶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117例患有各种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测,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当Scr正常时,Cys-C异常检出率达33.1%,明显高于β2-MG,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ys-C与传统肾功能相比,临床上优于Scr,比β2-MG敏感,是一项能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胱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对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各种疾病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的浓度,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的浓度.结果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血Cystatin C和血Cr的异常率分别为93%和89%,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功能正常至轻度损害的患者,血Cystatin C和血Cr的异常率分别为60%和12%,Cystain C异常率显著增高(P<0.01).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OC曲线下Cystatin C的面积(0.956)大于Cr的面积(0.866).结论Cystatin C是一个对肾功能损害敏感而准确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不同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与其他常用肾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各种不同肾脏疾病患者86例,Scr、Ccr正常对照组40例,血β2-MG、ERPF正常对照组40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β2-MG。FT-691肾图仪测定ERPF,常规生化法测定BUN、Scr、Ccr。结果血清β2-MG正常时,与Scr呈一致性变化(P〉0.05),与BUN、CcrERPF无明显相关(P〈0.05);血清β2-MG升高时,与BUN、Scr、Ccr、ERPF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肾功能受损早期时,β2-MG不敏感,ERPF可早期判断肾功能;肾功能受损达一定程度时,上述指标均可用于判断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武建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5):405-406,411
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检测肾功能,评估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检测204例各种类型肾病及相关疾病患者和104例非肾病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I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尿转铁蛋白(T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结果肾病及相关疾病组(简称肾病组)的尿mAIb阳性率85.8%,α1-MG阳性率63.7%,β2-MG阳性率60.8%,TRF阳性率70.6%,Cystatin C阳性率74.5%,以上各项检测项目的阳性率均高于BUN及Scr的阳性率35.3%。且肾病组各项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肾病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BUN及Scr只是一个反映肾功能较为粗糙的指标,尿mAIb、α1-MG、β2-MG、TRP以及Cystatin C等均可不同程度地作为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评价老年人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浊度法测定189例患各种肾脏病及相关疾病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血清Cystatin C水平,同时测定了他们的血清肌酐及肌酐清清除率(Ccr),分别对血清Cystatin C和血清肌酐与肌酐清除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的血清Cystatin C与肌酐有显著正相关(P<0.001),与Ccr的对数呈显著负相关(P<0.001),回归方程分别为:Cystatin C=0.0112 Cr 0.2604(r=0.92)和Cystatin C=-3.406logCcr 7.593(r=-0.814).当Ccr(50~80)ml/min时,Cystatin C异常率(77.9%)高于肌酐异常率(9.1%).结论血清Cystatin C可作为老年人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并可能比肌酐更能真实地反映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4.
血清胱抑素C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波  黄海樱  陈曼铌  周芸  冯桂玲  林敏 《海南医学》2010,21(19):104-10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的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各种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同时采用Jaffe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Cys-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在Ccr≥80ml/min的患者中,Cys-C异常率为5%,Scr异常率为0;在20ml/min≤Ccr〈80ml/min的患者中,Cys-C异常率为68%,Scr异常率为53%;在Ccr〈20ml/min的患者中,Cys-C与Scr的异常率均为100%。结论血清胱抑素C(Cys-C)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敏感标志物,为临床及时发现早期肾病并对其作出诊断提供了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冰  郭兴来  高勇 《安徽医学》2013,34(12):1840-1843
目的 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ysC)、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8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和5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含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分析此4个项目差异.同时比较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化疗前后3个项目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肾功能轻度受损患者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的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mAlb水平化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8.2%、55.7%、44.3%和83.0%,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患者3个项目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尿β2-MG及尿mAlb均能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但尿mAlb敏感性不如血清CysC、尿β2-MG.同时3个项目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因此3个项目联合检测可作为替代Ccr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损害进行评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与临床常用的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方法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确诊的CKD患者72例,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β2-MG和血清Cystatin C,并分别利用MDRD方程、Cockcroft-Gault方程、Cystatin C方程计算GFR,比较各种方法与99Tcm-DTPA测得GFR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比较各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血清Cystatin C与GFR呈明显负相关(P<0.01),较Cockcroft-Gault方程计算值及Scr、BUN相关性好.Cys C、1/MDRD-GFR、1/CG-GFR、1/Cys-GFR的AUCROC分别为0.998、0.905、0.865、0.997.结论 血清Cystatin 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比较敏感的指标,尤其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时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7.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Cys C)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早期标记物,但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报道少见。为此,我们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4例,检测其Cys C水平,并与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进行比较,探讨Cys C可否作为检测肝肾综合征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肺炎患儿血胱抑素C(Cystatin,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含量,探讨肺炎患儿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Cys-C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β2-M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5例急性肺炎患儿(轻症肺炎印例,重症肺炎25例)和6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Cys-C及β2-MG的含量,并与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与对照组间Cys-C、β2-M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重症肺炎组与轻症肺炎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重症肺炎组BUN及Cr水平亦有变化,但异常率比较Cys-C〉β2-MG〉BUN〉Cr。结论肺炎患儿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提示临床医师在治疗肺炎同时,应注意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尿B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以及三者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厅而的相关性。方法共选择80例研究对象,其中MS患者和健康对照各40例,分别测定baPWV、尿β2-MG、血清CyS—C以及肾功能、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并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GFR),观察两组间各指标有无差别,并分析baPWV与评价肾功能损害的各项指标问的相关性。结果MS患者baPWV、尿β2—MG、血清CyS—C、血糖、血脂、尿酸、B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eGF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尿素氮、肌酐值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baPWV与尿β2-MG、血清CyS—C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可发生弹性减退,僵硬度增加,baPWV与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尿β2-MG、血清CyS—C等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动脉僵硬度增加可能导致早期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罗伯银 《西部医学》2008,20(2):292-293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5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Ⅰ组正常蛋白尿组23例(UAER〈20μg/min),Ⅱ组微量蛋白尿组(UAER20-199μg/min)33例和Ⅲ组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9例,设立对照组、健康体检合格者。测定各组Cystatin C、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结果在糖尿病患者中所测的Cystatin C平均值高于对照组,而血肌酐在Ⅰ组和Ⅱ组中所测的平均值并无明显差别,且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性较Scr与Ccr的相关性好,尤其是大量蛋白尿组相关系数达到了-0.81。结论血Cystatin 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较血肌酐更敏感。Cystatin C是临床上评定糖尿病肾病的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