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空低气压环境对角膜接触镜、佩戴者视力和角膜的影响.方法 8名(16眼)男性近视受试者,屈光度为-0.5~-4.25 D,先后佩戴1种含水量为55%和2种含水量为38%的角膜接触镜,进行3次低压舱模拟高空环境实验,每次上升速率25 m/s,升至2500 m和5300 m各停留20 min,7000m停留20 ...  相似文献   

2.
中耳腔压力突变可致前庭器官损伤,引起变压性眩晕,对飞行构成威胁。笔者观察豚鼠前庭器官压力损伤后的病理学改变,为变压性眩晕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豚鼠42只,雌雄兼用。体重300—350g。随机分成实验组28只,对照组14只。将实验组置于低压舱中以50m/s上升至5000m,停留2min,以100m/s下降至  相似文献   

3.
航空性中耳炎是飞行人员的一种常见病。凡导致咽鼓管通气不良的各种诱因均可产生本病。现将用低压舱和压力计两种方法检查的345名飞行人员的咽鼓管通气机能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方法 1.低压舱检查:上升高度为4,000m,到4,000m后停留3~5分钟,然后下降,下降速度为 10~30m/秒,依机种不同而异。在上升,下降和着陆过程中,及时询问病人主诉,检查鼓膜,作出耳压机能正常或  相似文献   

4.
11000m高空暴露人员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制定11000m高空暴露人员的生理防护装备和方法,确保暴露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能力。方法①升空人员进行低压舱模拟5000m高空缺氧耐力和11000m高空耐力检查,进行理论教育和体验上升。②高空供氧装备选型、配套、试验鉴定和试用;吸氧排氮方法的制定,防寒装具的选配。③升空后的卫生保障。结果 共进行了5批次志愿暴露人员的低压舱检查,其中5000m缺氧耐力检查92人,淘汰29人;11000m高空耐力检查75人,淘汰10人。共顺利完成3000~11000m高空暴露下工作32次。结论 此项工作是国内首次对直接暴露在11000m高空进行工作人员的防护实施。为高空生理防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制度、方法以及一些新的进展,以期对我国航空医学工作者有所启示。资料来源与选择主要资料选自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著作。资料引用文献27篇,著作3部。资料综合介绍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现状、训练内容和方法,并总结分析了低压舱高空生理训练导致的医学损伤问题及目前采取的一些解决措施。结论高空生理训练对于提高飞行人员高空应急能力,保证飞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低压舱训练引起的减压病等医学损伤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制定安全、科学的低压舱训练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从血液生理学角度探讨了模拟急性低压缺氧对飞行人员血浆乳酸 (LA)及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的影响。随机选择 1 6名健康男性歼击机飞行员为实验组 ,年龄 2 6岁~ 35岁 (平均年龄 30 .1岁 ) ,飞行时间 30 0小时~1 2 1 0小时 (平均 735小时 )。另外选 1 6名健康男性地面人员为对照组 ,年龄 2 5岁~ 36岁 (平均年龄 2 9.4岁 )。实验组飞行员进入低压舱后 ,以 1 5m/s速度上升至 4 0 0 0m高度 ,停留 1 0分钟 ,观察实验者无明显不适 ,继续以 1 5m/s速度上升至 50 0 0m高度 ,停留 2 0分钟 ,造成体内中度缺氧 ,然后以 5m/s~ 1 5…  相似文献   

7.
勾了探讨用组织中乳酸和次黄嘌呤的变化作为急性缺氧的辅助诊断指标,我们将16只大耳白毛家兔随机分为二组:低压舱组以30 m/s的速度上升至8000 m,停留30 min后迅速降至地面;对照组地面放置30 min。动物断头处死后。立即取其脑、心、肾、肝、肌肉组织,制做组织匀浆,测试组织中乳酸及次黄嘌呤含量。结果急性缺氧组组织乳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除心肌外,其他组织的次黄瞟呤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表明大耳白毛家兔的组织乳酸、次黄嘌呤含量可作为判断急性缺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急性低气压缺氧对人体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名健康飞行员在低压舱以35m/s的上升速度上升至5000m高度,不吸氧,停留30min,用锦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OX-IA型微循环显微镜放大40-100倍,进行了球结膜微循环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球结膜微循环形态、流态、总积分值明显增加(<0.01),管袢分值无明显改变(P>0.05)。细静脉扩张、微血管数减少明显(P<0.01),细动脉无明显改变(P>0.05)。下降地面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提示,这些改变提高了血管的顺应性及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迅速减压对佩戴的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者视力和角膜的影响.方法 8名(16眼)男性近视志愿者,年龄28~46岁,屈光度为-0.5~-4.25 D,先后佩戴含水量为55%和含水量为38%的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2次低压舱模拟迅速减压试验,每次上升速率25 m/s,升至2500 m,停留5 min后在0.3~0.5 ...  相似文献   

10.
赵红艳  张琼  许永华 《人民军医》2014,(5):482-483,489
目的:探讨大型复合低压舱模拟缺氧及大气压力降低时的飞行环境,在检测飞行人员耳气压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部直升机飞行人员158例,首先询问病史,并进行电耳镜、纯音测听、声导抗及前鼻镜和鼻内镜检查,无低压舱耳气压功能检查禁忌证者再进入舱内进行测试。以15m/s的速度“上升”至4000m,停留5min后以5m/s的速度“下降”至地面。每“上升”和“下降”1000m,飞行人员在症状列表中选钩一次主观感觉。出舱后复查电耳镜、纯音测听和声导抗。结果:除1例因近日感冒,未安排进舱而终止检查外,其余157例(314耳)均完成检查。其中,在不同高度分别出现耳闷胀、耳压痛等症状75例150耳,在3000~1000m下降时症状加重。出舱后电耳镜检查鼓膜Ⅱ度充血19例30耳、Ⅲ度充血1例1耳;纯音测听检查听力异常20例31耳,呈轻至中度传导性聋;声导抗测试c型曲线19例22耳,B型曲线3例3耳。耳气压功能完全正常139例281耳,基本正常8例16耳。达耳气压功能不良诊断标准10例17耳,其中,轻度6例12耳,中度1例1耳,重度3例4耳。结论:大型复合低压舱耳气压功能检查,在飞行人员航空性中耳炎诊断、疗效评估及做飞行结论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空飞行训练前,结合高空生理卫生教育,组织飞行人员进行低压舱模拟上升,以体验急性高空缺氧及低气压对人体的影响,检查高空缺氧耐力和进行供氧装备使用方法的训练,对增强飞行人员空中应急能力,防止飞行事故,保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参考国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模拟间歇性中度低压缺氧环境下大鼠脑皮质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常压组、5 000 m 4 d组、5 000 m 6 d组、5 000 m 8 d组和5 000 m 10 d组等5组,每组6只。实验动物进入动物低压舱,舱内按5 8/kg体重放置钠石灰,安静15 min,开始上升,速率为15 m/s;上升到5 000 m,持续低压缺氧5 h后,下降,速率为15 m/s;按分组持续低压缺氧,动物出舱后立即开颅取皮质5 g,测定皮质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例1 男,25岁,空投员,执行任务前进行低压舱5000m缺氧耐力检查,全过程实施心电图(ECG)监护。上升前为窦性心律,心率(HR)98/min。5000m停留14min时,HR从104/min突然降至52/min。5s后P波消失,变为结性心律,HR35/min,伴有耦合间期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军低压舱训练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训练安全,第二是训练效果。危险因素分析必须把不同参训群体考虑进去,因此要平衡这些原则,统一压力水平,决定训练频度。舱内陪同人员要体验全部训练内容。参训人员和陪同人员在18000m等效高度暴露前预吸100%纯氧以减低高空减压病的发病率。贴近实际对于保障训练效果很重要,通过提供防护装备并暴露到相应高度达到训练效果。高空停留的时间决定于飞行人员是否感受到危险症状和熟悉特情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动物鼓膜造孔对耳气压伤防治的实验研究,为有效预防飞行过程中中耳及内耳的继发性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0只豚鼠按编号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制成双侧、单侧咽鼓管机能不良动物模型及对照组.3组均行左耳鼓膜激光造孔模拟人工耳咽管,并放入低压舱以15 m/s速率上升至5000 m模拟高度,停留5 min,然后以70 m/s速率下降至地面,出舱后观察鼓膜充血情况. 结果 30只实验鼠左耳鼓膜均未见充血内陷;而右耳鼓膜大多出现充血内陷,甚至鼓室黏膜出血、鼓膜穿孔. 结论 鼓膜造孔能够有效预防耳气压机能不良在飞行过程中引起的中耳、内耳损伤.这可能是飞行人员预防和治疗耳气压机能不良及气压性中耳、内耳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资料例 1 男性 ,2 5岁 ,强 - 5飞行员 ,飞行时间 6 0 0 h。 1989年曾因 4  牙髓炎作根管治疗 ,以后在高空飞行时常发生 4 齿刺痛及右面颊部钝痛 ,但在下降中无疼痛现象 ,无鼻塞与流脓涕史。1996年 4月 2 6日作低压舱乏氧训练 ,在以 30m / s上升至 10 0 0 0 m时 ,感到右面颊部刺痛及 4  齿尖锐刺痛 ,约持续 1min。出舱后体检见右犬齿窝处压痛 ,4  齿叩痛 ,牙周红肿 ,鼻甲无肿大 ,各鼻道清洁。副鼻窦 X线摄片示右上颌窦粘膜明显增厚 ,4  根尖突入上颌窦内 ,根尖处有直径约 1.5 cm的圆形阴影。于 2 8日除去根管填充物 ,重开放根…  相似文献   

17.
介绍美国空军低压舱缺氧训练方案,为完善我军飞行人员低压舱训练提供有益借鉴.引用2份美国空军指令,美国空军指令AFI11-403《航空航天生理训练方案》是美国空军开展飞行人员航空生理训练的指令性文件,其中详细介绍了低压舱缺氧训练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美国空军低压舱缺氧训练方案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18.
高空缺氧和加压供氧是航空生理训练的重要内容。目前低压舱配备的KⅡ-18氧气调节器为非加压供氧设备,不能实施加压供氧训练,满足不了高空加压供氧生理训练的需要。用YTQ-1氧气调节器取代kⅡ-18氧气调节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该调节器的小余压接通高度为3.5km左右,影响7.5km急性缺氧训练时的肺泡氧分压,为此,我们提出调整YTQ-1  相似文献   

19.
介绍高空暴露的危险性,并在可控制条件下使战斗机飞行员认识高空暴露对人体的影响。这已经成为飞行员航空医学训练的基础内容。传统的训练方法是使用低压舱使飞行员减压到相应高度,同时通过呼吸周围环境空气体验缺氧。试用这种方法体验缺氧,也使飞行员感受了气压变化带来的影响。近年来,也试验了其它方法来进行缺氧训练,有时是为了减少高空减压病,有时是为了避免使用大型低压舱。这些技术包括在地面或中等高度使用低氧混合气。研究人员讨论了4个国家和5个航空医学代表团的普通训练方法,旨在就高空生理训练的不同方法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低高度迅速减压训练方法 的训练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以187名男性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为对象,采用序贯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减压供氧组(A组,93人)和减压不供氧组(B组,94人).每批次试验A组和B组各1人参加,首先低压舱以30~40 m/s速度上升至起爆高度2500 m,并停留1~3 min,待心率稳定后,进行减压准备.各项准备就绪后,开始减压,低压舱在0.48 s内迅速减压至5500 m高度.在此高度停留1~2 min后,低压舱以10~20 m/s速度下降至地面.下降过程中高度低于4000 m后停止供氧.试验过程中记录飞行员不同时期的血氧饱和度、ECG(标准肢体Ⅱ导联)和减压瞬间的肺内减压峰值.低压舱试验完成后进行胸部X线透视检查并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试验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对迅速减压训练效果的评价. 结果 A组血氧饱和度在供氧期间始终维持在99%左右,停止供氧后出现明显下降,然后,随着高度降低逐渐回升;B组血氧饱和度则与高度呈现明显负相关的变化.ECG分析显示:两组飞行员心率在减压前均持续上升,在减压即刻达到最大值,A组(87.87士15.97)次/min,B组(91.29±2.78)次/min,减压后则明显降低;肢体Ⅱ导联T波振幅在减压即刻,即心率最大时显著降低,A组(0.19±0.11)mV,B组(0.20士0.12)mV.肺内减压峰值为(139士11)mm H2O(1 mm H2O=9.8 Pa).全部飞行员减压试验后胸部X线透视检查未见异常.调查问卷结果 显示100%被调查人员认为该方法 能较真实模拟飞机增压座舱发生迅速减压的情景,并有效提高飞行员迅速判断是否发生迅速减压的能力. 结论 飞行员低高度迅速减压训练方法 具有明确的训练效果和肯定的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pilot's rapid decompression (RD)training at low altitude. Methods According to sequential design methods, 187 male high performance fighter pilots were selected for RD and divided as Group A (93 pilots) and B (94 pilots),that with and without oxygen supply respectively. Each traning was for 2 pilots who were respectively from Group A and B. Training started from the climb to 2500 m with the rate of 30-40 m/s and stayed there 1-3 minutes for stabilizing heart rate (HR). RD was executed to 5500 m within 0. 48 s and returned to ground level by the rate of 10-20 m/s after plateau maintained for 1-2 min. Oxygen had no longer supplied while the altitude was lower than 4000 m in descend. The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SaO2),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peak value of pressure in lung were recorded during training.Pilots were examined by thoracic roentgenoscopy when training finished and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that concerned about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rapid decompression training. Results Observed SaO2 in Group A was about 99% when oxygen applied but significantly dropped as the supply stopped and finally gradually recovered. In Group B, SaO2 was decreased with the altitude. ECG analysis showed that pilots in both groups appeared growing HR before RD applied and respectively reached peak value at RD started (87. 87 ±15. 97) beats/min in Group A and (91. 29±2.78) beats/min in Group B. Then HR was significantly dropped in descend. The amplitude of lead Ⅱ T wav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maximum HR appeared (0.19±0.11) mV in Group A and (0. 20±0.12) mV in Group B. During decompression the peak value of the pressure in lung was (139±11) mm H2O (1 mm H2O=9.8 Pa). No abnormity was observed by thoracic roentgenoscopy for both groups. Questionnaire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pilots admitted the reality of simulated R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judging the happening of RD in time. Conclusions The RD training program for pilots at low altitude is categorically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