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的一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肾癌患者资料。结果其中34例患者术后均送病理检查,透明细胞癌26例,颗粒细胞癌6例,混合细胞癌2例。22例患者随访10~60个月,平均42个月。2例肾楔形切除术后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及11个月肿瘤复发,行肾癌根治切除术,术后3年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肾癌根治术后患者术后2年死于心脏病。结论早期肾癌患者,由于发现较早,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配合生物免疫治疗,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左肾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分析1例原发性肝癌左肾转移的病例资料,男性,60岁,因腹痛行B超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入院.CT检查:左肾实性占位,肝右后叶占位,考虑肾癌;肝转移的可能性大,不除外原发性病变.术前诊断为"肾癌肝转移".结果 该例患者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结节性肝硬化伴肝细胞癌,肾内可见转移性癌结节.术后给予保肝治疗,术后随访半年出现肝内肿瘤复发.结论 原发性肝癌左肾转移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该病预后差,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及综合治疗可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收集2005-2010年在我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并发顽固肾出血住院病例.本组7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左肾2例,右肾5例;年龄31~64岁,平均41岁.患者主要表现为PCNL术后大量肉眼血尿,血压不稳定,均行保守治疗仍有持续性肉眼血尿.本组7例患者均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各种手术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对81例肾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癌行根治性切除69例,其他术式12例。病理结果为透明细胞癌67例,颗粒细胞癌8例,混合型癌6例。66例获随访3年、5年和8年,其存活数分别为32、17和1例。结论: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是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各种手术径路及处理均以肾癌根治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尿的病因及诊断思路。方法回顾该血尿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两例患者分别行右肾癌根治术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分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肾盂鳞状细胞癌。结论血尿患者的病因多数为结石、癌症、创伤或炎症所致,当常规检查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效果欠佳时,必须尽早考虑其罹患肾癌的可能,B超和CT联合检查,是尽快明确肾癌致肉眼血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比较开放性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6/2013-10月因肾细胞癌于作者医院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行开放性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治疗,45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治疗。对两组病例肿瘤大小、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肌酐及术后复发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OPN组与LPN组的基本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LPN动脉阻断时间较OPN组长(P=0.01),但术时、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少于后者(P〈0.05)。两组术后肌酐较术前均有升高。随访124例病人,平均随访26个月(1~76个月),OPN组有1例术后第4年死于肾癌腹腔转移,1例术后5年死于前列腺癌,1例术后15月中下腹及肾门转移;LPN组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LPN较OPN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能达到OPN的治疗效果。在熟练掌握腹腔镜下操作及缝合等手术技巧的前提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一种更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在局限性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物应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蔡文锋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71-171,173
目的对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8月-2012年8期间早期肾癌患者26例,随机分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组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N)组,每组各有13例早期肾癌患者。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N组与LPN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而LPN组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更小,由随访结果可知,LPN组中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更为满意,P<0.05。结论在对早期肾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选择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对于患者的疾病有一定的积极治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0岁,汉族。于1993年6月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4个月到当地医院就诊,当时诊断为左肾囊肿,行左肾囊肿切除术。术后半月又出现血尿,转来我院治疗。静脉肾盂造影左肾不显影,右肾正常。膀胶镜检查见左肾输尿管开口处有喷血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脏及肾周脂肪肉瘤6例确诊与治疗。方法:肾脏脂肪肉瘤5例行CT检查,提示肾皮质内软组织肿块,术前均未发现转移。1例腹部平片、B超和IVU疑为左肾结石,行逆行造影示左肾盂内2cm×1.5cm结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左肾盂整形及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肾周肿瘤,改行根治切除术。结果:病理示粘液性脂肪肉瘤4例,高分化脂肪肉瘤2例。6例患者随访0.5 ̄13年,4例无瘤长期存活,最长13年。结论:肾脏和肾周脂肪肉瘤临床表现多样,治疗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肾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肾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NSS)治疗偶发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偶发性肾癌患者进行NSS治疗,术中均行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每3个月行腹部CT、B超及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1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漏尿1例.随访6~24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NSS治疗偶发性肾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68-106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学习初期的体会。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0例病例资料和手术录像,其中肾癌17例,肾结核2例,无功能积水肾1例。结果:除1例左肾肿瘤较大,位于上极腹侧,与腹膜粘连,处理完肾血管、下极、上极,最后游离腹侧粘连时困难,改手助切除,其余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初期开展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应注意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仔细处理肾血管,由易渐难,逐步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RP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etroperitone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PRN)治疗T1b 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b N0M0期肾癌16例及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引流时间、术后肌酐水平、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输血情况、引流时间、术后肌酐、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b 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术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小,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5.
探讨经腹行肾脏切除术优点。方法 :2 0例经腹肾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手术视野显露好 ,手术过程顺利 ,可同时治疗腹腔脏器疾患 ,尤其对肾癌患者行根治手术 ,利于操作 ,并能彻底清扫淋巴结。结论 :经腹行肾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楚 ,操作安全顺利 ,手术后效果好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59岁,因右腰部酸胀1年,于2007年1月入院,因发热及肉眼血尿,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右肾上极一约5cm×4cm大小实性肿块,包膜完整。CT示:右肾上极见一约4cm×4cm大小肿块,突向肾轮廓之外,局部可见钙化灶,平均CT值28Hu,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诊断右肾癌,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4cm×4cm×3.5cm,位于右肾上极,类圆形,分界清,包膜完整,质中偏软,周围无黏连。例2:患者,女,50岁,因查体发现左肾占位4天,于2007年12月收入院。体检无阳性体征。彩超示右肾上极偏内侧可见一实性略低回声,大小约4.0cm×2.4cm,边界清,局部向外突出,内有少许血流。CT示:左肾体积增大,上极表面不规则隆起,可见一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欠清,病灶尚规则,平扫密度均匀,呈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高于肾实质强化,左肾上极病灶大小3.6cm×4.7cm,与正常肾脏分界清,呈相对密度;诊断为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发现左肾上极一肿物,边界清,包膜完整剖面质地均匀,呈红褐色。肾切除标本肿瘤切面表现为棕色或褐色,似肾实质颜色,境界清楚,未见明显出血坏死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行腹腔镜手术的肾癌患者13例,肿瘤临床分期T1N0M0期10例,T2N0M0期3例。13例均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结果:13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其中1例精索静脉出血,采用手辅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手术时间60~255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量50—1200ml,平均124ml。12例术后获得随访1—17个月,1例术后半年发现肺转移,余11例未发现肾窝、切口和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技术特点并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8年12月30例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与同期42例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0例患者中,2例因肾周脂肪过多无法将肾脏掀起显露肾蒂而改用开放手术,余28例手术成功;42例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无瘤生存.结论 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生存率相当等特点,值得临床广为应用.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应用于肾切除术约有 1 0年左右的时间 ,其间经历了经腹腔到经腹膜后途径的发展 ,我院于2 0 0 1年 8月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例 1 ,女 ,40岁 ,反复出现左腰疼痛 ,发热、尿频、尿痛 2年 ,行B超 ,IVU、CT、同位素肾图检查 ,示左肾重度积水 ,左肾无功能 ,右肾输尿管、膀胱形态功能正常。例 2 ,男 ,60岁 ,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一周 ,行CT、IVU检查 ,示右肾占位性病变 ,范围 41mm× 43mm ,界限清楚 ,CT值 +47至 1 0 8Hu ,腔静脉未见癌栓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岁.肿瘤直径2.7~5.1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5.8±34.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8±3.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6.9±41.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切缘均阴性.3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2~3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