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从虚、痰、瘀论治肺心痛缓解期.将肺心病缓解期辨证分为肺气亏虚、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脾肾两虚、血瘀及痰阻几个证型,通过中药方剂加减及穴位敷贴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定喘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亏虚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8例COPD稳定期(肺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的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益肾定喘方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  相似文献   

3.
滋肾养肝、化痰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病证,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阴虚多见,而涉及心,脾,标实主在痰瘀痹阻,痰浊为重,且常见痰与风,火湿相兼,瘀常与气,热,寒杂呈,本虚基于乙癸同源,多以肾之阴精亏少为先导,标实与痰瘀相关,多由津凝为痰而致血涩成瘀,本虚与标实既有个体的主次差异,又有因果消长变化,治疗当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运用辨证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阻脑络、气血亏虚、肝肾亏虚五型,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冯纯慧教授辨治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纯慧教授以脾胃为核心,从虚实着手辨治高脂血症,临证将其分为痰浊食积型、痰瘀郁热型、脾气亏虚痰瘀内阻型、脾胃阴虚痰瘀内阻型,治疗上灵活遣方用药,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赵恒侠  李培 《广东医学》2008,29(2):181-183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患者气虚痰阻型、非气虚痰阻型辨证分型与血清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TT4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单纯性肥胖患者51例,辨证分型,同时设立对照组。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TT4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岛素、TT4、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本病呈正相关,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肥胖患者气虚痰阻型组与非气虚痰阻型组比较BMI、SBP与前者具有正相关性,两种证型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高瘦素、高TT4、高胰岛素,高肿瘤坏死因子α、低脂联素血症。血清胰岛素水平做为客观指标对于气虚痰阻型的辨证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气虚痰阻型的肥胖患者可能较非气虚痰阻型更易患肥胖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薛科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2,(31):137-138,140
目的观察突眼消汤治疗阴虚阳亢、痰瘀阻滞型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Graves眼病、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和痰瘀阻滞证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突眼消汤治疗组(30例)和强的松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他巴唑10 mg口服,tid,常规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突眼度、眼部自觉症状的中医症候疗效。结果突眼消汤对改善患者的突眼度有一定的效果,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突眼消汤对改善Graves眼病属阴虚阳亢和痰瘀阻滞证的患者的眼部自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突眼消汤对改善Graves眼病患者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和痰瘀阻滞证患者的突眼度、眼部自觉症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经验总结而来的化浊调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型的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把100例高脂血症(痰瘀互结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化浊调脂方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6周为治疗周期.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各血脂成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结论:化浊调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祛痰通络、活血化瘀之功,能全面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9.
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调研诊治300例眩晕患者,证候分类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对各证型的比例,与西医病种的关系,风、痰、虚、瘀相兼同化,其病位与脏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证候分类比例风阳上扰证占33.6%,痰浊上蒙证占32.6%,气血亏虚证占16.3%,肝肾阴虚证占17.3%。引起眩晕主要西医病种为高血压病、内耳性眩晕症等16个。证候分类存在兼风(火)、兼痰湿、兼虚、兼瘀现象。涉及相关脏腑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古方、经方辨证治疗眩晕总有效率为92.3%。结论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血瘀致眩理论源自临床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模型小鼠的干预,探讨消脂方减重降脂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高脂饮食造模成功后的DIO模型小鼠,分为肥胖模型组(蒸馏水,n=6)、低剂量实验组(消脂方汤剂,药物浓度0.458 3 g/mL,n=6)、中剂量(等效剂量)实验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养筋解毒汤配合西医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筋解毒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为(6.96±2.756)分,总有效率为87.50%(42/48),均高于对照组的(4.47±3.427)分、60.42%(2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筋解毒汤配合西医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综合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冠心病的发病起于心气亏虚,成于脉络瘀滞,有阴阳痰水风之变,其治疗宜以益气通络贯穿治疗始终,擅用芪丹护心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对于心气亏虚脉络瘀滞证,方用芪丹护心饮加减;气阴两虚脉络瘀滞证,合用生脉散;阳气亏虚脉络瘀滞证,合用桂枝甘草汤;心气亏虚痰瘀阻络证,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心气亏虚瘀水互结证,合用苓桂术甘汤;气虚络瘀阳亢风动证,合用天麻钩藤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肾祛瘀化湿汤治疗肾气亏虚、湿瘀内阻型狼疮性肾炎对患者肾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肾气亏虚、湿瘀内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益肾祛瘀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及疗效。结果:观察组Scr、BUA、BUN均较对照组低,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气亏虚、湿瘀内阻型狼疮性肾炎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益肾祛瘀化湿汤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4.
总结赵健雄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赵健雄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在心、肾、阴阳气血亏虚,标实责之于瘀、痰、寒、毒.治疗当分标本缓急,急性发作用期以通为主,缓解期标本兼治,寓通于补.选方多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之肾元亏虚、淤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法,对124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试验组(n=64)口服培元通脑胶囊,对照组(n=60)口服偏瘫复元丸。治疗6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中风病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55.0%(P≤0.05);症状体征改善前后自身比P≤0.01、治疗后组间比语言表达P≤0.05上肢功能P≤0.05。结论:培元通脑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之肾元亏虚、淤血阻络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脑血栓形成的气血亏虚、痰瘀阻滞血脉的病理机制,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该病,其治疗效果与西医对照比较,疗效较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与健康人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软斑、硬斑个数,并测定和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CAS患者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增厚(P<0.05)、有斑块,血清TC、TG、HDL-C、CRP增高(P<0.05)。认为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CAS与高血脂、CRP有关;脾肾两虚痰瘀交阻型CAS最为常见,是中老年CAS患者的主要证型;中老年脾肾两虚痰瘀交阻CAS患者形成颈动脉内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的增宽,形成硬化斑块的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病机是脾肾亏虚、痰浊湿热、瘀阻血脉,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虚、肾虚、肝肾不足;标实为湿浊、湿热、瘀血阻滞、痰瘀互结、浊毒内生。治疗当清泄湿浊瘀热,兼顾补益脾肾,自拟内清、外清、清补之清热化浊降酸方,并论述了该方的组方意义及临证加减。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9,(12):2500-2503
从风、虚、痰瘀、浊毒、气郁立论认识帕金森病(颤证)病因病机,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风内动、肝肾亏虚、痰瘀浊毒、气机郁结于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临证中,多从疏、补、消三方面辨证施治,具体为疏肝行气、补益肝肾、消除病理因素。根据疏、补、消三大治疗总纲,归纳总结帕金森病用药规律和特点为:疏肝行气宜燥湿相济;安内攘外需补消相和;平熄肝风应刚柔相因。  相似文献   

20.
谢懋华  钟贤  邱非拉 《海南医学》2012,23(24):26-28
目的研究自拟"通络追风散"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适应证型。方法采用通络追风散辨证外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病,观察肝肾不足、筋脉瘀滞(A组)及肝肾亏虚、痰瘀交阻(B组)两组证型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通络追风散能有效改善两组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病情,总显效率A组为95.45%,B组为92.30%,在改善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追风散适用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型及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型的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