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2和TNF-α含量,并与46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IL-2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IL-2和TNF-α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温肺止流丹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锋 《吉林中医药》2008,28(12):884-885
目的:研究温肺止流丹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r-干扰素(IFN-r)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肺气虚寒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中药治疗组口服温肺止流丹.西药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清IL-4、IFN-r水平变化情况,并与30例健康成人做比较.结果:温肺止流丹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r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其可降低IL-4水平,提高IFN-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温肺止流丹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4、IFN-r的水平而对变应性鼻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片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非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5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7)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组(n=4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TNF-α和IL-4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氯雷他定片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非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用药安全性好,可能与小青龙汤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4,(9)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和防风)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采用10%甲苯-2,4-二异氰酸酯橄榄油溶液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对大鼠过敏症状进行评分;股静脉取血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6及TNF-α的水平;收集腹腔肥大细胞,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IL-6及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过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动物鼻黏膜进行染色,观察药物对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散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过敏症状积分(P<0.05,P<0.01),外周血中IL-6及TNF-α的水平(P<0.05,P<0.01),腹腔肥大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5,P<0.01),鼻黏膜中IL-6和TNF-α的表达。结论玉屏风散能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6和TNF-α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 (IFN-γ)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77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另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Streitberger’s安慰针具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水平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FN-γ水平用ELISA法测定,并采用同一方法在治疗前同时测定正常组血清IL-2、TNF-α、IFN-γ水平.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1.8%(28/39),对照组总有效率15.8%(6/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稍有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比较,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俞募配穴针灸对CFS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升高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提高免疫力,可能是本法治疗CFS取效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51-1453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的数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在TNF-α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IL-1、IL-6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肺脱敏汤对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疗效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2)值变化。结果:综合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IL-4、IL-2水平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肺脱敏汤能有效治疗肺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与其降低IL-4及升高IL-2水平有关。提示其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76-178
目的:观察抗白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IL-2、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抗白酊组(38例)和补骨脂酊组(30例),另外随机抽取20名健康体检者,抗白酊组给予抗白酊,每日外搽12次,涂后日光照射52次,涂后日光照射510min,连用3个月观察疗效。补骨脂酊组用干净的棉签蘸取补骨脂酊涂抹于患处,每日1次,涂药后日光照射5-10min。所有观察者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抗白酊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且优于补骨酊组(P<0.05)。局限性白癜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191.28±46.53,101.53±40.26)、IL-10(32.21±7.47,21.54±8.21)、TNF-α(2.12±1.28,0.94±0.25)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组(P<0.01),IL-2(1.39±0.11,4.03±1.22)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抗白酊组可显著升高血清IL-2水平,降低IL-6、IL-10、TNF-α水平,与补骨脂酊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白酊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VS 43.33%,P<0.05)。结论:抗白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为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调节IL-2、IL-6、IL-10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9.
沃武杰 《新中医》2015,47(9):57-58
目的:观察急支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急支糖浆,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和哮鸣音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喘息和哮鸣音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痰、喘息和哮鸣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和IL-8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表达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支糖浆结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和IL-8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汪浩  郑海文  赵之青  陈佩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582-1584
目的:探讨柴胡四黄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SAP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四黄汤口服,1剂/d;对照组30例,给予大柴胡汤口服,1次/d,疗程均为7 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且设正常健康组30例.结果:2组IL-10水平均较健康组低.而TNF-α及IL-6较健康组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6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降低(P<0.01),IL-10与对照组比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与治疗前对比P<0.01.结论:柴胡四黄汤能显著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促进SAP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RQLQ评分、slgE、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诊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鼻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症状体征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IL-4、IL-12、IL-17及IL-25),并统计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slgE水平、VAS评分及IL-4、IL-17、IL-25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1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2周后水平(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西替利嗪联合曲安奈德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改善slgE、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NF-α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连用15 d.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同时观察空腹血糖、血脂、24 h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能通过减低DN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通络愈瘫胶囊、消栓通络胶囊。评定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用药前后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NF-α、IL-6检测:治疗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中IL-6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络愈瘫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TNF-α、IL-6在血清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通络方药对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型患者TNF-α、IL-8、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另加熄风化痰通络方药治疗,21天为观察周期;评定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用药前后TNF-α、IL-8、SOD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NF-α、IL-8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O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熄风化痰通络方药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能降低TNF-α、IL-8在血清中的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玉 《辽宁中医杂志》2014,(8):1676-1677
目的:研究益气脱敏汤对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及两者相关性分析。方法:6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脱敏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IgE、IL-4值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停药3个月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IL-4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IgE、IL-4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脱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稳定持久,能降低IgE、IL-4水平,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和大黄及其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黄及其复方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大黄治疗组、小承气汤治疗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黄及复方治疗组与SA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恢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黄及复方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均服药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血清IFN-γ、IL-4、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与各自组治疗前相比,Th1、Th1/Th2显著降低(P<0.01),Th2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Th2升高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的Th1降低更为明显(P<0.01),Th1/Th2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IFN-γ、TNF-α、IL-1β显著降低(P<0.01),IL-4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L-4升高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IFN-γ、TNF-α降低更为明显(P<0.01),IL-1β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可以明显改善肾虚寒凝型RA患者Th1/Th2的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血浆IL-4、IL-5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行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及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9例。比较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L-5水平及气道反应性、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等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4、IL-5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气道反应性显著降低,呼吸频率及气道阻力均显著改善(P均<0.05),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以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4、IL-5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鼻腔通气。  相似文献   

19.
董樑  夏敬文  龚益 《中成药》2014,(5):926-929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连花清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加用连花清瘟胶囊,评估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血和痰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好转,血清IL-8水平降低(P<0.05),痰IL-8、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TNF-α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痰TNF-α较前下降(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因子IL-8、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升降散对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2、IL-6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SI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0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加升降散;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用药前、后(第2、3、7d)血清TNF-α、IL-2、IL-6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2、IL-6水平在用药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两组TNF-α、IL-2、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升降散较常规治疗能更显著降低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2、IL-6水平;提示依据温病学说理论运用中药早期干预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SIRS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