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具有疗效快、疗程短、费用低、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6例病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两组Dyck PJ评分、临床表现疗效率.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9%,西医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是从代谢紊乱的大环境及微环境不同方面综合调控治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 87%,对照组为74. 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0%,对照组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张军民 《河南中医》2012,32(1):71-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常规组110例和中西医结合单元组104例,中西医结合常规组采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单元组在中西医结合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干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等个体化辅助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西医结合单元组疗效优于中西医结合常规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痛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将采用西医治疗的17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90例设为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狼疮活动积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向荣 《江苏中医药》2007,39(12):35-3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LN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治疗组复发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43.33%;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胆宁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好,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心电图疗效与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纽在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病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两组Dyck PJ评分、临床表现疗效率。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0.0%,西医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是从代谢紊乱的大环境及微环境不同方面综合调治,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瘤体体积、雌激素、孕激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张兰 《河南中医》2011,31(7):781-78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两步法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两步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两步法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40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龈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8例采用甲硝唑联合青霉素V钾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牙龈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患者随即分成两组,西医组24例采用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0例在用西药的同时采用内服外敷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西医组为75%;中西医结合组为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刘大伟  胡少红 《光明中医》2006,21(11):62-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副作用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增强疗效,减轻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华 《河南中医》2012,32(1):80-8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患者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辅以针灸、水针、外敷等综合治疗.结果:89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6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2.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调整饮食、护肝、利尿、白蛋白与抗感染等西医综合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消腹水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1%,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