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发酵应用于中药的炮制已经成为传统中药炮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药提炼的新工艺。其有效地借用了微生物分解转化的能力,使得中药活性成分得到充分的释放,有效地提高了中药的药物疗效,同时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其具有更高地使用安全性,拥有巨大的使用价值。该文就微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工艺中的历史起源、主要品种、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朱伟  王学美 《天津中医药》2006,23(2):135-137
从优质蜂蜜的选择、蜜炙中药的临床功用、蜜炙中药潜在的风险3个方面,探讨了蜜炙中药的科学内涵,旨在使其在临床上得到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岚  蔡宇  徐月红  胡海燕 《中成药》2004,26(10):846-848
中药注射液对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己得到了初步认可随着介入疗法的逐步开展,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注射液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现将近年来中药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中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必须同时具备方可体现出其本身的价值。在中药发展逐渐走向世界的今天,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已成为了制约中药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疗效得到充分肯定。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热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和发展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有效指导临床应用和研发中药新产品、揭示中药复方配伍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和认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笔者对其研究难点、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作一综述。1研究难点  相似文献   

6.
查阅近10 a间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外用治疗糖尿病发生足部溃疡的临床研究应用的方法。从各种中药外用方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应用和操作方法、结果评价等方面来看,中药在外用法或外用联合内服治法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并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葛万霞  张艳秋  董根玲 《中草药》2007,38(10):1599-1600
中药的有效性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的重视,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将成为必然。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传统的中药制剂难以让国外的患者所接受,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走中药现代化之路,一方面要改革剂型使其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有可控的质量标准,就是从药材到成品制剂整个过程的质量特性进行整体相关性、有效性的控制,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目的正是要反映这一理念。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作为控制中药质量的一种手段,经过大量研究与实际应用逐渐得到认可。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得到的能…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千百年来,其疗效已得到证实.中药复方是以中医的辨证论治、方药理论和中药的配伍规律为基础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8,(11)
纳米混悬技术为解决中药难溶性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障碍、溶出速率不佳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其在中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有利于拓展中药应用、实现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该文概述了中药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和固体化方式,旨在纳米混悬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药是我国的国宝,建国50年以来,我国中药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首先是中药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中药专业人才;第二是中药产业初具规模,至1996年止,全国中药工业企业已有1059家,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35.4亿元;第三是中药资源得到了全面普...  相似文献   

11.
涂瑶生  柳俊  张建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7):2433-2436
随着人们对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研究的深入,NIRS在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NIRS在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在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药成分复杂,一味药就相当于一个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复方。要对其进行分析,样品的前处理往往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中药分析的难度。HPCE技术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其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因而在中药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H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对中药苷类成分的代谢研究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对其研究已得到创新性进展。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对中药苷类成分的代谢作用(包括药理作用和毒性作用),对研究较深入的一些中药成分的代谢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用固定化酶技术对中药苷类成分进行代谢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药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中药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并对中药厚朴按其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各组分相对含量,运用该方法作了尝试,成功率达100%。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性能好,可望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使用,西方国家也逐渐选择中药作为辅助治疗的药物。然而,中药存在成分不明确等质量和安全问题,阻碍了中药在国际社会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与普及,这正是前沿的分析技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确保可重复识别和检验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近年来技术先进的分析仪器不断研发,灵敏度和精确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可采用更高分辨率仪器分析多组分混合物,推动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朝着标准化方向进行。本文主要综述分析技术在中药材及其提取物质量监控和鉴定上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化学辅助研发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研究表明,从中药中寻找新的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是发展新药的有效途径。中药药用植物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临床使用,经过自然筛选,其药效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从数百种、上千种中药药用植物出发来发现新药,其命中率要高得多,风险要小得多,希望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7.
药物代谢酶在中药配伍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药现代化研究中难点之一的配伍问题,分析了中药配伍在复方研究中的地位及其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在药物配伍的复杂相互作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中药不同配伍对CYP450药物代谢酶活性影响,构建中药配伍研究模式的设想,以冀使中药配伍研究得到新的发现和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马文芳  常艳旭 《中草药》2014,45(11):1637-1642
中药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把化学分析与药理活性评价进行了有效地结合,适合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可阐释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近年来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简要综述了常见的几种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中药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其进一步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等7个方面概述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中药抗肝纤维化独具优势,其研究方面呈多方向,多层次;其作用机理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水平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中药疗效问题的争议颇多,但总的来说,其对于慢性病治疗及保健的功效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我国的中医药界也为推广这一传统医学做出了积极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药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的标准体系还有很大的差异。文章就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以期助益中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