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卫生》2020,(1):30-31
2016年上半年,四川启动医疗“三监管”(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行为的信息化监管)平台的研发,并在2016年10月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创业大会上举行了上线仪式,并于2017年1月正式推出。2019年,在前期探索基础上,四川省医疗三监管更加完善,以“管好医院,管住医生”为出发点,监管指标分类细化,既兼顾医疗总费用、药占比等针对医疗机构运行情况的总体评价,又聚焦“大处方”“滥检查”“泛耗材”等突出问题,加强对不合理处方、不合理药品、不合理耗材使用等反映医师诊疗行为的个案评价,实现了对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的三级精准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监管(以下简称"三监管")数据治理体系,保障"三监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实时性,提升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监管效能.方法 通过梳理、分析并解决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构建"三监管"数据治理架构,建立指标体系、数据标准,整合数据集,制定质控规则,开展"三监管"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建立严格有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是推进、深化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四川省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以医疗机构及人员资质、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费用合理性等为监控重点,推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综合监管(以下简称医疗"三监管"),实现对医疗行业的全程、动态、精准监管,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监管"四川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强化公立医院改革制度设计,完善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和医院的责任。政府当好"掌舵者",建立完善监管评价机制。以公益性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立涵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行为、医疗效率、医疗费用5个方面84项监管指标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13项补充指标的监管指标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精细  相似文献   

5.
正建立严格规范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是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疗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四川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监管(医疗"三监管"),经过3年试点,基本实现了对全省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的精准监控。  相似文献   

6.
何小科  李开祥 《现代医院》2007,7(Z1):128-130
举证责任倒置实施后,由于自卫性医疗行为产生,出现诱导性需求,且对医疗费用产生了影响.文章从内因和外因方面分析产生自卫性医疗行为的成因,并对举证倒置所带来的诱导性医疗费用增长情况进行讨论,然后从社会职能、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层面寻找相应的管理对策,引导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医疗“三监管”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来说,使行业监管更加精准高效,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监管中存在的简单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了监管理念与方式的变革,倒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快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医院信息化水平提升,有力推进了以DRG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医院绩效评估和费用控制手段在全省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深圳市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及其改革探索情况,提出了深圳市医疗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①加快实施卫生事业"一大一小"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卫生资源均衡化布局;②构建资源配置合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公立医院集群;③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④完善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监管机制;⑤建立有效激励、自我约束的科学运行机制;⑥建立医药分开、规范统一的公立医院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未婚青少年实现安全流产需求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视角分析未婚青少年安全流产需求的主要障碍。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方便抽样,对广东、江苏、陕西、甘肃、北京等省市共9所公立医院12名妇产科医务人员展开半结构式个体深入访谈或集体访谈。在定性分析软件NVivo8中基于社会构建理论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匮乏,公立医院的制度缺陷与医疗服务价格高的印象,以及私立医疗机构欠缺资质与夸大宣传是妨碍未婚青少年安全流产需求实现的主要障碍。结论:亟需加强青少年性教育,改良公立医院流产服务流程,加强流产医疗机构资质审核与监管,规范流产服务和宣传。  相似文献   

10.
如何加强医疗安全监管、推动持续医疗质量的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完善我国医疗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1 医疗安全监督的现状 1.1偏重于机构、人员、技术的准入管理,忽视医疗行为的日常监管 目前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安全的监督偏重于医务人员、大型医用设备和医疗技术等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而在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日常监管上往往能力不足[1].对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获得基本准入资格之后,利用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出现需求诱导、过度医疗、过度检查,或者实行分解或超标准收费的状况监管不力.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医疗改革要求,医疗行业协会参与公立医院监管成为必然,公立医院复合式监管模式正在形成。通过分析医疗行业协会在公立医院外部监管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行业协会参与公立医院监管的困境:政府重视不够,缺乏监管独立性,协会职能不清和内部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快立法、理顺关系、明确监管职能范围及加强自身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剖析闵行区政府监管机制的特点与变化,为公立医疗机构监管机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政策分析和现场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闵行区成立了“闵行区卫生监管中心”,运用区域信息平台工具,以绩效考核和专题监管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医疗机构运行监管、医疗质量监管等七个方面的监管工作。结论绩效考核监管形式有助于引导医疗机构实现公益性目标。区域信息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监管能力。未来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监管指标体系,强化专业监管能力,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相关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配置量,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设备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设立指标,对2007年四川省所有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医疗机构及其相关从业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医疗机构392个,乙类大型医用设备564台,相关的从业医务人员共1 975人。结果四川省5种乙类设备相关从业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专业主要为临床医学,71.9%的人员为放射影像医技师,维护等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而设备的平均人员配置量较低,均小于5人/台,虽然5种设备的人员均有80%以上拟定了培训计划,但实际培训次数均较低,小于5次/人。结论卫生行政部门需加强对大型医用设备相关医务人员的从业资格的审查及监管,而医疗机构要重视对设备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对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机构消毒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医疗机构消毒现状。方法随机抽取85所医疗机构检查消毒管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有82.5%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90.0%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公立、民营、个体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率分别为54.4%、22.4%、45.5%;有54.5%医院重点科室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只有48.9%医院重点科室所使用的医疗用品按其危险程度分类,做相应的消毒或灭菌处理符合规定要求;口腔科的消毒设备、手机配置和消毒隔离操作符合要求的公立医院占68.2%、民营医院仅占22.7%、个体为56.7%。结论在消毒隔离、医疗机构审批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5.
刘茜  蒲川 《现代预防医学》2021,(8):1426-1429
目的 基于目前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提出医防融合的策略建议。方法 分析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医防融合的新内涵和主要障碍,并根据疫情防控的现实情况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医防融合的障碍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缺乏有效协调衔接机制、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医院未重视公共卫生职能、基层传染病防控基础较薄弱。结论 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医防融合。其中,宏观层面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社会氛围;中观层面包括提高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增强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促进医防信息的融合;微观层面则关注人员的融合,即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地位与待遇、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防治结合”型人才、打通疾控与医疗机构人员互通渠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工作开展现状,旨在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第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项目,对全国173家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17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仅3家未开展出院患者随访工作。有72家(42.35%)设置了院级随访中心,90家(52.94%)为科级随访,均由院内医务人员实施;3家(1.77%)设置院级随访中心,并由第三方机构负责随访。不同类型医院患者随访形式有差异(P=0.006),肿瘤医院以“设置院级随访中心医务人员随访”为主,其余类型医院以“科室层面随访”为主。结论医院对组织开展患者随访工作持积极态度,但部分医院并未认识到患者随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进一步提高对出院患者随访工作重视程度,结合自身实际、随访目的及患者需求,灵活选择或组合随访人员,从院级和科级层面建立多学科患者随访团队,并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医疗机构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的预警监测与精准管控,基于信息技术构建了核酸检测监管平台,形成市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网格员三级联防监管闭环,实现了重点人群的动态管理,提升了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依从性,提高了医疗机构核酸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优先发展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县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举措。建构医疗服务的横向竞争机制和纵向整合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前提,改革医疗保险的付费制度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关键,重构医疗机构的监管机制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苏、沪、粤三省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标准知晓、培训、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苏、沪、粤三省市医疗机构94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35名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二、三级医院、不同科室在标准的知晓率、培训率、执行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三级医院标准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准、指南不易区分”“错把红头文件当标准”,且二级医院选择率高于三级医院(P<0.001)。标准适用性有待加强。结论苏、沪、粤三省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标准知晓、培训、执行情况较好。未来应继续加强标准宣贯、培训、监督和考核,努力提升标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近5年(2016—2020届)中国疾控中心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及资源管理系统毕业生数据,分析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和特点。结果 2016—2020年累计毕业生共计687人,其中定向生119人,占17.3%,非定向生568人,占82.7%;非定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3.2%,其中2016—2018年的就业率比较稳定,均为100%;考研或继续从事博士后工作人数比较平稳,共55人,占9.7%;出国仅占0.4%。非定向毕业生就业去向疾控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最多,占53.5%;其次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占18.1%)、企业(占9.3%)。就业去向选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近几年来保持平稳,选择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有略微增长趋势。结论 可通过提升公共卫生机构吸引力、加大教育培训等措施为我国公共卫生机构输送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推动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