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良Okada手术治疗女婴肛门直肠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Okada手术治疗女婴肛门直肠畸形褚先秋用改良Okada手术治疗女婴肛门直肠畸形8例。年龄8个月~3岁。7例为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前庭瘘,1例合并直肠阴道瘘。经X线瘘管造影显示直肠盲端距离肛门窝为2.0~2.5cm者6例,3.0cm者2例;瘘管长1....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天津市第四医院儿科(300222)游佩林例1女,3岁8个月,因咳嗽1周伴发热、咽痛3天入院。查体:T39.5℃,两眼脸水肿,咽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可见暗灰色渗出物。两侧颈部淋巴结2.0cm×1.5cm及2.5cm×1.8cm...  相似文献   

3.
伴皮肤浸润的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四例卢新天朱英华郭在晨孙桂香病例特点:男2例,女2例;年龄1~11岁。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皮疹均散在分布,表现不完全一致。2例分别表现为直径0.8cm以下暗红色丘疱疹或丘疹,1例为质软的直径0.5~1cm的鲜红色丘疹,1例...  相似文献   

4.
应用可回收与非回收弹簧圈装置堵塞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应用可回收(detachablecoil)与非回收弹簧圈(nondetachablecoil)堵塞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并探讨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经导管堵塞18例PDA患儿,男4例,女14例;年龄3~12岁。PDA最狭窄处直径为1.2~3.6mm(平均2.3mm)。其中3例PDA外科结扎后再通,1例PDA伴肺动脉瓣狭窄。结果18例患儿中7例应用非回收弹簧圈堵塞法,其中5例获成功;11例应用可回收弹簧圈装置,堵塞均获成功,其中9例应用双圆锥形弹簧圈,另2例采用Cook可回收弹簧圈。彩色多普勒显示9例堵塞术24小时后无分流,2例随访发现极少量分流。结论应用可回收弹簧圈堵塞PDA,其效果优于非回收弹簧圈;可适用未经手术及外科结扎后再通的PDA患儿。该法简便、有效、安全、并发症少,为堵塞中小型(直径≤3.5mm)PDA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直肠灌注安定溶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安定直肠灌注后在儿童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确定适宜的直肠给药部位,对8例5岁半~13岁患儿分别在肛门内5cm和10cm处灌注安定溶液,并观察血药浓度的变化及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安定的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半衰期平均为38±11h,峰浓度为6.5±0.3ng/L,清除率是0.024±0.006L·kg-1·h-1,表观分布容积为0.72±0.06L/kg。在肛门内5cm给药的4例,其血药浓度在3分钟时平均为3.4±2.3ng/L,7分钟时已达6.3±0.5ng/L,达峰浓度时间平均为0.32±0.09h;而在肛门内10cm处给药的另4例,在7分钟时的血药浓度平均为3.2±1.8ng/L,至30分钟左右达5.0ng/L以上,其达峰浓度时间平均为1.13±0.11h。提示造成两组安定吸收速率快慢差异的原因与直肠肛门血液循环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直肠灌注安定溶液时采用5cm左右的深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小儿贲门痉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治疗小儿贲门痉挛13例。年龄5个月~14岁。贲门狭窄最短2cm,最长4cm。行Heller术,切开贲门肌层4~5cm,胃底浆肌层1.5~2.0cm,3例加胃底折叠术。12例术后恢复顺利,1例并发食管胸膜瘘。均治愈。术后近期吞咽困难和呕吐消失。获随访11例,随访时间6个月~8年,9例症状消失,无复发,2例症状改善,进生冷食物或进食快时仍有呕吐。食管吞钡X线检查9例,7例通过顺利,无返流,1例有返流,1例贲门口仍有狭窄。Heller术治疗小儿贲门痉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1月,我们采用球囊扩张预防肛门直肠术后狭窄的发生。本组共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0岁,平均2.9岁。患儿的病种及术式见表1。根据治疗需要设计制作大、中、小号三种规格的球囊,囊壁由乳胶膜构成,充气或水后最大直径3.0cm;大号球囊长7.5cm,中号5.0cm,小号3.0cm。球囊的中央导管为硅胶管,直径0.5cm,顶端圆顿,开口于前侧壁。球囊的通气管穿中央导管的侧壁引出,外加封闭塞(图1、2)。一、方法术后2周开始扩肛,首先吸空球囊,在其表面涂一层石蜡油,沿肛…  相似文献   

8.
胼胝体脂肪瘤合并脑膜膨出1例邵彤,刘学宽,李洛患儿:男,5岁。额部长一肿物增大半年。体检:智力低下,头围49.8cm,额部中线皮下一软性肿物7.0cm×6.0cm×2.0cm,哭闹时稍增大,透光试验阴性。鼻根部增宽。X线片示额骨裂4.0cm×3.8c...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术后死亡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治疗443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死亡22例。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8岁,体重<11kg;2.术前并发心力衰竭,3.心电图示右室肥大伴心肌损害,4.胸片示心胸比率重度增大。5.VSD>1.5cm。6.肺动脉平均压>5.0kPa,肺总动脉阻力>500达因·秒·cm-5;7.左→右分流量占肺循环量60%以上,肺循环与体循环流量比值>3:1。  相似文献   

10.
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1例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吴明娥患儿女,9岁。因反复黑便伴面色苍白4年余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背部、左足跟及右前臂皮肤分别有1.5cm×1.2cm,1.0cm×0.8cm,0.8cm×0.7c...  相似文献   

11.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合并心肌损害二例黄纪薇,冀英例1男,9岁。因发热7天伴咽痛入院。体检:体温39.2℃。扁桃体肿大。右颌下淋巴结3cm×3cm,质中,界清,压痛,不红。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2×10 ̄9/L,中性粒细胞0.59,淋巴细胞0...  相似文献   

12.
例1男,2个月。因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收入院,曾按“婴儿肝炎综合征”治疗无效。剖腹探查发现肝脏肿大,淤胆呈黄褐色,脾肿大,胆囊萎缩,大小为3cm×1cm×0.8cm,胆总管直径约0.3cm,经胆囊穿刺全胆道造影示胆总管通畅,于十二指肠外汇合于主胰管上,共同通道长约0.6cm,肝内胆管发育不良呈毛刺状,诊断为胰胆管合流异常井胆道发育不良。行胆囊置管冲洗术。术后并发毛细支气管炎及心衰自动出院。例2男,10岁。因反复发作腹痛并呕吐5年收入院。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B超示胆管无扩张,胆囊3.1…  相似文献   

13.
儿童阑尾类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阑尾类癌是一种儿童罕见的肿瘤,我科1990年至今收治3例。例1:女,7岁。例2:男,10岁。均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入院。体检:右下腹部腹膜刺激征明显,术中见阑尾尖端呈结节状,直径分别为1.0cm和0.8cm,剖面呈鱼肉状。病理报告为类癌。例3:女,14岁。因右下腹包块1个月入院。5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类癌。体检:右下腹压痛,可扪及一直径6cm包块。X片示不完全肠梗阻。术中见阑尾残端质硬苍白,直径2.5cm。未见局部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阑尾残端及回盲部,病理证实为类癌(复发)。讨论:阑尾类…  相似文献   

14.
男性乳房发育患儿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乳房发育患儿逐年增多(其中女性多见),我院1995年以来门诊随访135例乳房发育患儿中19例为男性,说明青春前期暂时性男性乳房发育并不少见。对象:本组19例均为我院内分泌专科门诊随访患儿,诊断标准参照文献[李永昶-小儿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4]。起病年龄≤9岁14例,>9岁5例,最小年龄2岁4个月。就诊时乳房直径1~2-5cm9例,3~5cm7例,>5cm3例,最大为7-0cm。病程<2年18例,1例超过4年;均无乳房炎症及泌乳。方法:除测量乳房直径外,并对患儿进行睾丸、骨…  相似文献   

15.
胆道闭锁合并肝外胆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近年收治5例合并肝外胆管囊肿的胆道闭锁,报告并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5例,均因生后早期出现黄疽、排陶士样大便就诊。人院年龄为出生后1~7个月。女4例,男1例。体检:肝脏有不同程度增大,质硬。均未触及囊性肿物。术前血清总胆红素85.5~422.5μmol/L,以直接胆红素为主。B超均探及与肝外胆管关系密切的囊肿,直径1.5cm2例,2.0cm2例,8.0cml例。囊肿直径最大的1例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前移故诊断为胆总管囊肿。本组5例术中探查胆管病变情况如附图,手术均将囊肿切除,2例…  相似文献   

16.
残存极短末段回肠保留回盲瓣吻合2例张庭澍,晏其栋,蒲成明,刘开全笔者为2例距回盲瓣分别为0.5cm和1.0cm的回肠坏死患儿,行保留回盲瓣回肠端瑞吻合术。例1,女,2岁。因粘连性肠梗阻致距回盲瓣1.0cm近侧80cm回肠坏死。例2,男,22/12岁。...  相似文献   

17.
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小儿食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经胃壁隧道食管胃粘膜腔内吻合为5例食管严重狭窄患儿进行了手术。男3例,女2例。年龄1.5~6岁,平均3.1岁。2例为先天性食管狭窄,3例为误服烧碱或清洁剂所致。5例食管狭窄段长4~8cm。颈部吻合和弓上吻合各1例,弓下吻合3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少年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报告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510630)陈洁华尧楷张爱民胡友主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12岁3月至13岁7月。1例为双侧、2例为左侧,均以颈前无痛性肿物就诊。查体:在颈前可扪及约20~25cm肿块,边界清...  相似文献   

19.
小儿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小儿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33例小儿细菌性肝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9例,平均年龄6岁。结果:右肝脓肿24例,左肝脓肿9例,脓腔最大15cm×12cm×10cm,最小2.5cm×2.0cm×1.5cm。非手术治疗18例,占54.5%;经皮穿刺置管疗法6例;经腹行脓肿切开引流术9例。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1.肝脓肿的诊断除临床表现外,首选彩超;2.根据肝脓肿的分期及部位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弹簧圈堵闭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经导管弹簧圈堵闭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1997年1月~10月堵闭治疗25例PDA患儿,年龄15~140岁,平均68±27岁;体重10~37kg,平均197±79kg。PDA最窄处直径13~28mm,PDA长度50~109mm;形态有短管型、长管型、漏斗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3种弹簧圈堵闭PDA。结果成功率为100%,术后心血管造影显示,80%(20/25)患儿有极少量残余分流,术后24小时彩超复查仅有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彩超复查无一例有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弹簧圈堵闭小儿PDA,是较安全且创伤小的非开胸方法,适用于婴幼儿,特别是PDA最窄处直径在3mm以内的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